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暖势力

|

最新文章

发布: 3:37pm 07/09/2022

青年华小

爱心爸妈团

青年华小

爱心爸妈团

“爱心爸妈团”风雨不改 默默到校守护学童20年

报道/摄影:吴爱月
(部分照片由爱心妈妈提供)
巴生青年华小“爱心爸妈团”默守学校20年
参与访谈的“爱心爸妈”代表包括黄思洁(前左起)、罗雅玲、李慧玲、陈保璇及吴翊风;后左起是陈国汉、侯墨荣及刘锦荣。

(巴生7日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凭着这个信念,一批“爱心爸爸”和“爱心妈妈”,为巴生港口的孩子默默地守护整整20年之久!

这批“爱心爸妈”,每日清晨6时许就到校门口维持交通秩序,为了加速车辆的流动率,甚至为学生开车门、拎书包、牵学生过马路等。不只,他们还给新生家长发交通规则传单和路线图,尽力确保校门口交通顺畅、安全。

巴生青年华小“爱心爸妈团”默守学校20年
交通组成员在繁忙车流中,协助学生过马路。
巴生青年华小“爱心爸妈团”默守学校20年
一年级新生迎新日,少不了爱心妈妈的协助。

若有学生提早到校,他们就把学生集合在操场上晨读,给学生讲绘本故事、陪伴学生在班上读唐诗、念英文及学习静思语等。

巴生青年华小“爱心爸妈团”默守学校20年
清凉的早晨,一起来听爱心妈妈讲故事。
巴生青年华小“爱心爸妈团”默守学校20年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静思语组成员进班之前,已是全副武装的。

这群“爱心爸妈”,在巴生港口青年华小默默地付出近二十年,不问回馈、不求闻达。这是怎样的一种心态?

记者好奇之下,要求该校校长陈姝郿安排,采访部分团员,一探究竟。

李慧玲:家长受训教导静思语
巴生青年华小“爱心爸妈团”默守学校20年
青年爱心妈妈团第一任团长李慧玲。

青年华小“”发起人李慧玲透露,早于2003年,时任校长佘琼凤曾私下向她透露,由于学校周围有建筑工程正进行中,而且常有外劳及陌生人出现,对于学生的安全产生隐忧,心里感觉不舒服。

于是,李慧玲大胆建议,送孩子到校后,顺便连同夫婿侯墨荣,一起巡视校园内各处尤其较隐蔽角落,以确保校园安全。

2006年成立“大爱妈妈”团

2006年,佘校长推荐她带动一些家长参加慈济所举办的首届“大爱妈妈”培训课程,以便进入校园协助推动“静思语”学习。课程结束后,这批家长成立了“大爱妈妈”团队,附属于家教协会;李慧玲则被推选为第一任团长。

李慧玲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一样重要,在成为团长后,发现自己的任务与使命更加重大,也更具意义。更难得的是,孩子成长了,父母也跟着一起成长。

巴生青年华小“爱心爸妈团”默守学校20年
青年“爱心爸妈团”与董事部领导欢喜合照。

“历经多年,大爱妈妈团队获更多家长的认可与支持,从寥寥几人增至数十人,学校进行大型活动时,我们也受邀进入校园协助工作。”

鉴于大部分家长不曾参加“大爱妈妈”的培训,于是这个团队易名为“爱心妈妈”。由于团队中有不少爱心爸爸,也不乏夫妻档,之后团队逐渐被称作“爱心爸妈”团队。

随着孩子毕业离开青年小学,李慧玲也于2012年卸下团长职;由罗雅玲接棒。第三任团长陈保璇,则于2019年接任。

罗雅玲:支持校园活动赞助经费
巴生青年华小“爱心爸妈团”默守学校20年
第二任团长罗雅玲。

罗雅玲表示,“爱心爸妈”的团员,都必须谨记本身义务,不忘初心、无私付出。

她说,由于凝聚力强大,爱心爸妈协助学校举办许多大型活动,包括2015年的百年校庆等。当学校办“书香日”或其他活动时,爱心爸妈也会赞助经费或捐书给学生。

“当年,团队人数曾高达50人,所以我们分成多组,承担不同任务,其中包括交通组、弟子规组、静思语组、绘本组、英文组及唐诗组。除了根据时间表到校服务,我们不会随意进入校园。”

巴生青年华小“爱心爸妈团”默守学校20年
青年百年校庆,爱心爸妈准备和学生一起“踩街”去。
巴生青年华小“爱心爸妈团”默守学校20年
弟子规组的大爱爸妈,带动学生跨越时光,进入经典。
巴生青年华小“爱心爸妈团”默守学校20年
和爱心妈妈一起学英文,原来可以这么活泼有趣的!

爱心爸妈团每周开会检讨

同时,该校每逢周六晚7时30分至9时,是弟子规夜学班时刻,开放给该校所有家长,也鼓励亲子共修。

为了确保工作顺畅,爱心爸妈团每周必开会一次,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尽量把所有难题在最短时间内解决。

“爱心爸爸”之一的刘锦荣披露,他是首批负责交通组的团员,当时大概于10年前,大家对这方面工作还不熟悉,时常挨骂。可是,既然发心贡献,就得一面坚持、一面摸索着;庆幸尔后很快就上手了,驾轻就熟。

陈保璇:与校方约法坚守底线
巴生青年华小“爱心爸妈团”默守学校20年
现任团长陈保璇。

此外,现任团长陈保璇披露,鉴于冠病疫情的影响,“爱心爸妈”有两年多不曾进入校园,目前团队只剩35人。今年7月,他们再次走入校园奉献爱心,带动各组学习。

“走入校园,为免产生任何不愉快,我们也和校方约法三章,制定《爱心爸爸妈妈守则》,坚守底线,不做出僭越之举。”

青年华小的“爱心爸妈团”,如今已在校跨过两个年代,虽然团员随着孩子长大、毕业,也逐年更替,但他们爱护学校、坚持付出的大爱精神,却会永续发展下去,无条件传承下去。

巴生港口青年华小《爱心爸妈守则》:

1。不计名利、报酬,热诚地为学校服务,不得利用爱心爸妈团队福利工作之便,满足个人需求。

2。勿以爱心爸妈身分向外炫耀,对外发言。

3。没有任何特权,就如普通家长一般。如无特殊活动,不能随意进入校园。

4。不能自作主张做任何决定,必须拥有团队精神,任何事情都需要一起讨论和解决。代表爱心爸妈,树立好的榜样,是团队的责任之一,否则会带来后患,团队会因此被终止。

5。不能干涉学校的任何管理和工作流程,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同时,在协助学校的过程中,需要与学校的要求保持一致。

6。若学校有任何活动邀请参加,必须身穿制服,深色长裤和包鞋,以示尊重。

7。未经允许,车辆不得进入校园。

巴生青年华小“爱心爸妈团”默守学校20年
工作不忘娱乐,爱心爸妈组团一日游,欢聚家庭日。

打开全文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发布: 4:03pm 16/10/2022
青年华小耕耘心田11年  习“弟子规” 见美丽蜕变
青年华小弟子规学习班耕耘心田
青年华小弟子规学习班团队。前左起为庄荣源、刘锦荣、陈姝郿校长、谢东源、裴月玲及邱英珠。次排左起是学长洪启盛、吕羿泽、庄丽丽师、黄美宝、潘婉琪、郭美芬、陈保璇、黄美清、李洛谊及李采嬨。

(巴生16日讯)2008年,“弟子规”教育登陆马来西亚,在许多华校甚至国民型学校,盛大而火热地开展,取得不俗成果。

然而,随着时代与领导者的变迁,弟子规的炙热火焰已经逐渐黯淡,仍然坚持弟子规学习的学校所剩无几;青年华小乃其中之一。

位于巴生港口的青年华小,于2011年开始搭上德行教育的列车,组织了弟子规家长学习班;11年来孜孜不倦地耕耘心田,为学校打造幸福快乐的氛围。

是怎么样的因缘,成就了这所学校的特色校风?又是什么力量,让这样的一批人,11年来始终坚持信念,不离不弃?

刘锦荣:向友校取经观摩

该校学习班团长刘锦荣受访时披露,当年他与一群热心家长,通过向友校取经的方式,到当时弟子规做到非常到位的巴生兴华小学,学习如何成立弟子规家长学习班,也组团远赴槟城钟灵学校去观摩。

青年华小弟子规学习班耕耘心田
学习班团长兼发起人刘锦荣。

也是学习班发起人的刘锦荣指出,2011年,在该团顾问洪国如与李美霞伉俪的引荐下,接触了传统文化可以改变命运的知识,身在爱心爸妈团的刘锦荣遂向董事长拿督黄福美建议,成立传统文化家长学习班,获得董事长与时任校长陈爱莉的大力支持。

于是,他与团队着手筹备,一面在中华总商会上课学习,一边到巴生弟子规中心学习课件制作,致力把青年弟子规家长学习班办了起来。

开班初期,许多家长基于牵挂孩子,未克加入学习班。2013年,他们决定开办儿童班,让亲子共读弟子规。

青年华小弟子规学习班耕耘心田
弟子规学习班附属董事会,团队与董事领导拍摄“全家福”。
青年华小弟子规学习班耕耘心田
今年中秋节,团队与黄福美董事长(坐左中)和陈姝郿校长等合影。

盼更多志愿者加入团队

“开始时,只分高年级及低年级班。如今,学生已增加至100余人,每个年级各有一两班。”

他补充,通常孩子毕业后,家长也跟着离开;但也有一些家长愿意留下成为工委,毕业生则加入学长团,协助老师维持秩序或准备课件。

“无论如何,欠缺人手一直是我们面对的难题,希望更多志愿人士加入我们的团队,成为工委、老师或助教。我们每年都会进行培训工委和老师。”

谢东源:认同以后是德行教育天下

同时,副团长谢东源则指出,他本身不是青年华小的家长,获知这里有传统文化学习班,就在2017年毅然加入;2018年被提升为“老师”,隔年被推选为副团长。

他说,他最欣赏青年校长陈姝郿所说的“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弟子规”,因为,以后的世界,将会是德行教育的天下。

青年华小弟子规学习班耕耘心田
副团长谢东源及太太黄美清不是青年家长,却热心加入团队。

他自认深受台湾蔡礼旭老师的影响,觉得弟子规是一门生活学问,学习的目标是为了融入生活,因为“爱”是弟子规的完满落实。

他说,欲落实幸福人生,必须从家里先做改变。通常,亲子携手参加学习班的家庭,在半年至一年之间,就会看到美丽的蜕变。

夫唱妇随,谢东源的太太黄美清也是学习班老师。她认为,弟子规教育用在生活中,对事对物、处事待人,都有一套完善的方法,读本犹如反照自我的镜子。

黄美宝:儿女更了解父母辛苦

此外,秘书黄美宝也表示,教育从家里开始,父母肯陪伴儿女参与学习班,得益更多,因儿女在参加弟子规活动后,更了解父母的辛苦。

她说,随着华人传统渐渐被忽视,该团举办的许多活动,正好填补了有关的缺失。

参与该团长达9年的教学组组长裴月玲指出,学生有如白纸,从基础开始教导礼貌行为,让他们明白生活中的可为和不可为,小朋友的吸收能力强,很快就加以实践。

“最好自一年级开始扎根,从德育故事中学习礼仪,间中再带一些活动,如为父母浴足、准备餐饮、折衣服、洗碗盘等,不但促进亲子关系,小朋友也非常乐意来上课。”

青年华小弟子规学习班耕耘心田
小朋友认真学习泡饮品,以便学以致用,回家孝敬父母。
青年华小弟子规学习班耕耘心田
通过“带水球”环节,体验妈妈怀孕的辛劳。
青年华小弟子规学习班耕耘心田
上课前,小朋友需自行打扫课室。
青年华小弟子规学习班耕耘心田
配合双亲节,小朋友培植万年青,祝福父母福寿安康。

陈保璇:三代同堂浴足让人感动

入团逾十年的陈保璇老师称,她负责的6年级及初中班更具挑战,通过青少年互动的活动,晓以礼仪、孝道,强调知恩、感恩、报恩。

最令她感动的是,该团在2019举办三代同堂浴足时,场面和氛围都感化许多人。碍于疫情,今年的浴足活动只在线上进行。

青年华小弟子规学习班耕耘心田
2019年的三代同堂浴足活动,场面盛大、感人。

助教老师郭美芬亦表示,上完家长学习班之后,她开始担任助教,尤其在MCO期间,停课不停学,由于正确使用网课技术,学生踊跃参与,在恢复实体课之后,一切顺利。

李采嬨李洛谊:以“力行表”验收成果

学长团长李采嬨和副团长李洛谊受访时表示,她们从三年级开始参加弟子规学习班,毕业后接受培训成为学长,帮忙老师维持班上秩序,也协助策划活动、制作教材、操作电脑技术等,在学习中成长,在磨练中长大。

为了确认学生所学是否落实,该团一直以来都以“力行表”作为验收的证件之一。表中列出“孩子自我力行/期许/反省”的成果,也包含“家长爱语(肯定/鼓励)”及“老师爱语”。

通过家长给爱和老师给爱,促进亲师合作,在校老师劝勉学生孝顺父母,父母则督促孩子尊师重道。

青年华小弟子规学习班耕耘心田
家长学习的上课情况。
亲子师共学更见其效

刘锦荣补充,力行表要求写得深入,不能只做口头禅。

的确,弟子规不能只做口头禅,单单背诵弟子规,期待假以时日的潜移默化,不如亲子师共学,彼此身体力行,更见其效。

你也可能感兴趣...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