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宜10日訊)首相拿督斯里依斯邁沙比利宣佈,由人民信託局(MARA)負責贊助的海內外大學生生活費津貼全面獲得加碼。
他說,國內MARA贊助生每個月將獲得最低650令吉、最高950令吉的生活費津貼(ESH),海外留學生則每個月將獲得1380令吉及最高7600令吉。
ADVERTISEMENT
他說,上述修讀海外學士學位(國內則從文憑(Diploma)階段開始)至博士硏究及專業階段的大學生新生活費津貼措施,於今年9月生效。
制定新津貼制抗通脹
他今天為位於德國—馬來西亞學院(GMI)舉行“大馬一家卓越願景”活動主持推介時指出,上述基於通貨膨脹、生活費高漲因素,而制定的新生活費津貼,將利惠6萬2998名海內外的MARA贊助生。
他表示,就海外首要城市的生活費情況,平均每月支付房租、水電費的生活開銷達500英磅(約2733令吉)至730英磅(約3990令吉),佔了每名留學生的60至70%津貼比率。
他說,MARA贊助生及由公共服務局(JPA)保送英國倫敦的留學生,其生活費津貼目前為1045英磅(約5712令吉),遠比英國政府建議中位數的1312英磅(約7172令吉)要低得多;這是截至2021年9月數據。
“結果,大馬留學生被逼勒緊腰帶、節儉地過活,包括尋找比大學校址更遠的地點租房、課餘時間以半工讀方式來節約預算,以應付高漲的生活費。”
首相說,根據JPA-MARA於2月份展開特別調查行動結果顯示,居住在倫敦、布里斯托(Bristol)和愛丁堡城市大部分來自B40群體的留學生,因原有生活津貼水平使到逾60%的學生,感到沉重的生活負擔。
生活津貼13年未調整
他指出,原有生活費津貼水平已經延用了超過13年,不曾調整;而隨著國內遭冠病疫情的衝擊及外圍國際課題的影響,導致生活費高漲,所以政府有必要檢討原有的生活津貼。
他說,MARA贊助的大學生生活津貼涵蓋在當地城市生活中的每月飲食、房租、交通、生活必需品的開銷。
“目前身在海外MARA贊助生,達4149人,當中有1049人正在50所國際最佳大學名單上的24所大學裡深造。”
他續說,同時國內目前也有5萬8849名MARA贊助學生,在四至六星級的大馬高等教育機構級別評估制度(SETARA)大學及私立大專升學。
MARA提升土著國際競爭力
首相說,截至目前,自56年前成立MARA以來,MARA落實各種措施已讓135萬名馬來學生及土著生受惠,最顯著成就是在教育領域,催生了公共服務領域傑出人士及大公司的企業家,例如拿督斯里阿都瓦希奧馬、拿督卡馬魯丁默拉農、拿督斯里沙扎裡南利及大馬太空人拿督錫慕查化。
“有逾400萬名在國家社會經濟、企業界、教育和高效益投資領域的土著角色,獲得MARA強化。”
他說,這符合了致力於加強和提升馬來人和土著在國際舞臺的競爭力,及在各自領展現越的表現。
JPA檢討保送生生活津貼
首相較後面對媒體時補充,JPA也正在檢討他們負責保送的海外留學生原有的生活津貼。
“我已指示JPA,由JPA贊助留學生的生活津貼水平,不能與MARA贊助生相差太遠。兩者水平應該一致。”
因此,他說,JPA將會進行調整,使兩者之間的生活津貼更加相近。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