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時我家對園有一片荒地,那是發展商開發樹林建設住宅區後遺留下來的一小塊地,由於空地面積不大,缺少商業價值而被擱置。荒地上留下發展商建造房子剩餘的小沙丘,沙堆經過風吹雨淋後鋪平了荒地上的坑洞,成為了我們打彈珠及跳格子游戲的首選之處。
首先,我們在沙堆上畫上圓圈,每人把彈珠按照指定數量放進圓圈內,隨後在距離圓圈大約10米外畫上一條直線;遊戲開始時,孩童們得站在直線外把彈珠射向圓圈內,彈珠以拋物線的弧度射向圓圈;若參賽者把圈內的彈珠射出來,他就能擁有它,並繼續射擊圈內的彈珠,一旦手上的彈珠陷入圈內,才輪到下一個參賽者重複同樣的步驟;一直到圈內的彈珠全被打出圈外時,遊戲才算結束;而獲得最多彈珠的人就是贏家。多年後閱讀《射鵰英雄傳》,看到黃藥師為了爭奪武功秘籍《九陰真經》而與老頑童周伯通比賽打彈珠遊戲,瞬間回想起孩童時期的有趣玩意。
ADVERTISEMENT
90年代互聯網還未普及,在智能手機還未佔據人類的日常生活時,這類傳統遊戲是我們孩提時代打發時間的嗜好。每當中秋節來臨,我們皆會在曬衣服而綁定的鐵絲上掛滿燈籠,隨後在庭院籬笆上點滿蠟燭以慶祝中秋節。
彷彿自己置身於古裝戲裡
除了購買畫上水彩圖案的傳統紙燈籠,我們也會用鐵釘在圓形的美祿(Milo)鐵罐釘上滿滿的洞孔,隨後在罐內點上蠟燭,就形成了一個不怕蠟燭傾斜而燃燒成灰燼的“鐵燈籠”。在漆黑的夜晚,從鐵罐洞孔發出的光芒豔麗四射,就像似經常在電影內見到的,卡拉OK舞廳上那不斷旋轉的圓形球體所發出的光景般炫目動人。
一切準備妥當後,一班童伴們還會提著燈籠遊街走巷,以往的街道路燈昏暗,提著燈籠在漆黑的小巷暢遊有種冒險的快感,彷彿自己置身於古裝戲裡的角色,在深夜裡出外闖蕩江湖,與仇敵一決雌雄。
中秋節亦少不了“家家酒”遊戲,“家家酒”也叫作“鍋頭熱熱”,是小孩子們在一起扮演不同角色的遊戲,彷彿大家已經長大成人,並開始為日常生活所需的“柴米油鹽醬醋茶”日出奔波。幼小的心靈渴望快速長大,總感覺成人世界多姿多彩,豁免了考試及課業的煩惱。
我對“家家酒”的“炒菜”環節情有獨鍾,我們用兩塊磚塊堆砌成火爐,隨後在磚塊上平放美祿罐的鐵蓋,在鐵蓋底下點燃蠟燭,鐵蓋內經過高溫燻熱的蠟燭就成為了炒菜所需的燃料,隨後把路邊採取的野草丟入鐵蓋上隨意翻炒。我們喜愛在蠟燭油過熱而逐漸著火時把水灑向鐵蓋,經過水滴噴灑的蠟燭油瞬間噴起火焰,過程緊張刺激,雖然屢次被大人告誡,但我們仍然樂此不疲。
隨著兒時玩伴逐步踏入社會,各自搬遷到不同的都市謀生後亦不再聯絡。如今中秋節來臨時,電臺主持人總會播放一些與月亮有關的歌曲,粵語童謠〈月光光〉:“月光光,照地堂,蝦仔你乖乖訓落床”,詞曲優美的旋律讓我憶及兒時的玩伴,還有那些伴我度過童年時光的遊戲,這些簡樸的玩意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而逐漸被淘汰,但它卻更生動及富有人情味,同伴們聚集在一起嬉戲的美好光陰,是夢幻冰冷的電動遊戲難以取代的。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