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专题

|

周刊专题

|
发布: 7:00am 12/09/2022

沟通

社交媒体

信念

冲突

两极立场

黄国富

沟通

社交媒体

信念

冲突

两极立场

黄国富

【当我们立场不同/03】当立场不同,如何沟通化解冲突?

报道:本刊 白慧琪 摄影:本报 陈敬晖

【当我们立场不同/03】当立场不同,如何沟通化解冲突?

其实,立场相左很正常,没有谁对谁错,想走阳关道就去吧,想过独木桥就过吧。问题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不让人走阳关道,还硬把他拖上独木桥。

ADVERTISEMENT

当一个人不同意对方,然后不顾一切反驳,为的是争输赢对错,还是交流意见?若是交流,一旦交出脏话,流回恶言,意见失踪,理智断线,最终又得到什么?

网络社群时代,放大了意见两极化的现象。延伸到现实生活,加剧人与人之间的鸿沟。如果你也为此烦恼,又可曾想过,你在急着表达与反驳的当儿,耐心听对方说了什么吗?

请教传播学者,现今上两极的立场,延伸到现实生活的亲密关系中,造成关系触礁,该怎么办?没想到,过去还没有社交媒体的时代,他也有类似经验。

父亲寡言,晚年似乎想和孩子说说话,就找话题和他聊政治。又是中台议题……黄国富过去在台湾求学、工作,父亲在家看的是凤凰卫视、中央电视台,可想而知两人感受到与接收到的资讯截然不同。他当然试着与父亲聊,却发现彼此都没什么耐性把复杂的东西说清楚。

“这其实是一个沟通学习的过程。”身为传播学者,他也曾不自觉把持身段,自认读过书呢,讲的东西父亲怎么都听不懂。不耐烦,所幸还能忍着不爆发,这些“敏感”课题避而不谈。

但他还想多做些什么。资讯接收太单一,那就提供父亲别的管道,特地找了香港的《阳光时务周刊》,对中国议题有比较不一样的讨论和理解。但是,父亲应是习惯读《新生活报》、《号外》这类报刊,过于严肃的讨论似乎太无聊。他也不强迫,报刊就放在那。忆起当年,黄国富说,与父亲的争执并不严重,情绪上来时就暂停。

因为他早看过立场对立的亲密关系。90年代在台湾求学,正是解严后的过渡时代,新旧世代对政治的看法不同,很多台湾同学都在经历家庭。戒严时期成长的人发现国家教的那一套原来不是这么一回事;当时的新生代质问为何老一辈不懂反省,还被洗脑。

“这里面有世代的冲突、的冲突,家庭内部还有权威的观念,你是我小孩你要听我话……”

【当我们立场不同/03】当立场不同,如何沟通化解冲突?
黄国富解释,信念正是证明个人价值其中一部分,被推翻后人往往会不顾一切反击。
信念是什么?如何塑造?

一个看似简单的二元对立、意见冲突,背后藏着个人的成长经历,平时资讯接收与知识累积。或许我们该探究的是什么导致他们建立某种信念,又那么执意维护。

用学术的话,那叫“田野式回溯家族背景”。黄国富曾回看父亲、祖父三代人,两组父子关系。老一辈的绝对威权,父亲对祖父事事服从,来到孩子对待自己时已是另一套,难免郁闷。如此回溯,比较能牵动出同理心,去了解父子之间的沟通到底卡在哪里。

再来是信念的建构,一个人的信念从哪来?当然是长期建立的,从最基础的学校教育,是否可信的资讯来源,到周遭围绕着什么亲友伙伴,都会强化一个人对某件事物的信念。黄国富认为,在马来西亚,人们从小接受的教育素质可能不那么整齐,也许还带有偏颇,种族歧视一直很严重。而整体环境却没有那么多反省、反思的机会。

至于坚持己见到无所不用其极反驳对方,黄国富以心理学的“动机推理” (motivated-reasoning)解释。当一个人相信的事物遭到挑战,就会无意识地反击,因为信念正是证明个人价值其中一部分,不能轻易被推翻。因此即便提出许多证据反击,他们也不太能够接受,思考也不一定是理性的。

纵观马来西亚华社,常常争论的不外乎是中港台议题和本地政治。黄国富认为,这也和人们的生活经验有关,许多言论、资讯都一再强化某些信念。例如,中华文化那么优秀;新加坡是华人管理的国家,币值比大马高三倍;友族买房子有折扣,华人有很多委屈甚至妒恨。

其实,那些都是非常复杂的议题,要在三言两语中讲清楚并不容易。而我们在咖啡店吹水、亲友间闲聊,本就不是正经议事的场合。往往,人们会用简单有力的话语,为的其实是强化自己在吹水群中领袖的地位罢了。

【当我们立场不同/03】当立场不同,如何沟通化解冲突?

网络资讯爆炸,要学会分辨与思考

立场相左一直都在发生,来到社群媒体时代,变得更加复杂且放大了。黄国富解释,这与资讯的取得有关。

根据牛津大学路透新闻学研究所公布的《2022年数位新闻报告》(Digital News Report 2022),网络(包括社交媒体)依旧是马来西亚人的主要新闻接收来源,从2017年的86%维稳在2022年的89%;智能手机则是最主要的接收器材,占78%。透过社交媒体、通讯软体或电邮转发新闻达52%,其中52%使用脸书、WhatsApp 47%、YouTube 39%。

相信每个人都有各种聊天群组——同学会、死党、没有老板的同事八卦群聊、三五要好邻居……有些群组,总有几个成员特别强烈表达意见,转发很多讯息或资讯链接,其他人即便不认同也不出声,因为担心被反击。如此一来,这个小群内渐渐强化着某种同质的声音和意见。

黄国富提醒,中高龄群体的社交媒体使用量大增,其实当中是有数位鸿沟的。所谓鸿沟,不在于他们会不会操作手机,能否驾驭贴文、转发、打字写讯息、开直播等等技术问题。关键是他们能否分辨新闻与资讯、事实与评论之别?

“他们对于新的社群媒体、通讯软体的理解,常常会等同于过去的大众媒体。”黄国富指出,长辈过去透过电视台、报纸接收新闻和资讯。如今看YouTuber制作节目也像电视台,但这些资讯背后可能没有按照新闻制作的流程、常规去处理。

当资讯取得变得轻而易举,我们是否还会多加分析、考虑自己到底读了什么,听了什么?黄国富提醒,很多资讯内容其实都在强化个人原来的信念,因为挑战你的,早就被演算法筛选掉了,而循环在同温层的资讯调性都很接近。例如,亲中反美的资讯往往都在以不同事件诉说美国很糟糕,中国有多好。这些资讯不断喂养,又再加强了支持者的信念。

【当我们立场不同/03】当立场不同,如何沟通化解冲突?

此路不通先休战,别让冲突毁了关系

在一段对立的关系里,我们不只认为自己的想法正确,也认为一定是对方冥顽不灵。一直抱持这种想法,沟通永远难以达成。

黄国富建议,要建设心理——自己是可以修正的。“这很重要,要质疑自己,明白自己也可能有偏见,是不是要听听不同的看法?”当然,这得建立在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有坚定的价值和判断能力。如果没有很清楚的价值,这回听了A觉得有道理,听了B好像也对,反而容易摇摆。

这的确是长期的过程呢!累积足够的知识基础后,还要不停止学习、进步的,抱持愿意接受挑战的精神,适当合理怀疑,又不要变成怀疑论者。

那么,抱持这种态度,问题解决了吗?慢着,上述只是比较理性的前提。沟通发生在人与人之间,还关系到情感流动。

“当你察觉到讲下去冲突会越来越大,这时候稍微躲开、逃开也不是很丢脸的事。”黄国富直言,人与人之间一定会有冲突,可是不该扯破彼此的关系。我们得愿意接受,谈到某程度得踩刹车了,即使对方可能认为“看吧,你没话说了,你败走了”。

先接受吧,毕竟我们要维持的是一段长久且信任的关系,是经过长时间积累的情感。此路不通,或许换个策略,或者从其他相关但未必引起冲突的话题下手。

“有时不得不这样,因为长辈的语言可能不足以很好地表达真正想要说的事情。”黄国富过去想了解长辈的经历,问了好多回,一次才不经意说起较具体的画面:他曾被马来小孩指着骂“babi”。然而这种经历,长辈无法诠释“我受到污辱,或情绪遭到打击”这种更深一层的情绪反应。

当个倾听者,不一定要当赢家

“不需要当赢家,生活里面这不是太重要,你也不一定是对。”黄国富说,“试着去理解别人,因为那其实是回过头看自己。”想像一个画面,我们使用媒体得到资讯,脑袋认知后表达出来,和别人沟通得到回应,整个循环过程其实是有趣的。间中会遇到很多冲突、不愉快,请别太在意,也试着危机处理,别让火花引爆。

“聆听很重要。”黄国富提醒,我们经常都太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忘了要好好聆听。“真诚的理解对方想要表达的事,才有可能形成有效的沟通。”让我们一起平心静气提醒自己吧。

相关报道:
【当我们立场不同/01】不是每个议题都争输赢,请用真理说服我!
【当我们立场不同/02】安焕然:尊重不同的声音,我们缺乏真心和独立的判断。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