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立場相左很正常,沒有誰對誰錯,想走陽關道就去吧,想過獨木橋就過吧。問題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不讓人走陽關道,還硬把他拖上獨木橋。
ADVERTISEMENT
當一個人不同意對方,然後不顧一切反駁,為的是爭輸贏對錯,還是交流意見?若是交流,一旦交出髒話,流回惡言,意見失蹤,理智斷線,最終又得到什麼?
網絡社群時代,放大了意見兩極化的現象。延伸到現實生活,加劇人與人之間的溝通鴻溝。如果你也為此煩惱,又可曾想過,你在急著表達與反駁的當兒,耐心聽對方說了什麼嗎?
請教傳播學者黃國富,現今社交媒體上兩極的立場,延伸到現實生活的親密關係中,造成關係觸礁,該怎麼辦?沒想到,過去還沒有社交媒體的時代,他也有類似經驗。
父親寡言,晚年似乎想和孩子說說話,就找話題和他聊政治。又是中臺議題……黃國富過去在臺灣求學、工作,父親在家看的是鳳凰衛視、中央電視臺,可想而知兩人感受到與接收到的資訊截然不同。他當然試著與父親聊,卻發現彼此都沒什麼耐性把複雜的東西說清楚。
“這其實是一個溝通學習的過程。”身為傳播學者,他也曾不自覺把持身段,自認讀過書呢,講的東西父親怎麼都聽不懂。不耐煩,所幸還能忍著不爆發,這些“敏感”課題避而不談。
但他還想多做些什麼。資訊接收太單一,那就提供父親別的管道,特地找了香港的《陽光時務週刊》,對中國議題有比較不一樣的討論和理解。但是,父親應是習慣讀《新生活報》、《號外》這類報刊,過於嚴肅的討論似乎太無聊。他也不強迫,報刊就放在那。憶起當年,黃國富說,與父親的爭執並不嚴重,情緒上來時就暫停。
因為他早看過立場對立的親密關係。90年代在臺灣求學,正是解嚴後的過渡時代,新舊世代對政治的看法不同,很多臺灣同學都在經歷家庭衝突。戒嚴時期成長的人發現國家教的那一套原來不是這麼一回事;當時的新生代質問為何老一輩不懂反省,還被洗腦。
“這裡面有世代的衝突、信念的衝突,家庭內部還有權威的觀念,你是我小孩你要聽我話……”
信念是什麼?如何塑造?
一個看似簡單的二元對立、意見衝突,背後藏著個人的成長經歷,平時資訊接收與知識累積。或許我們該探究的是什麼導致他們建立某種信念,又那麼執意維護。
用學術的話,那叫“田野式回溯家族背景”。黃國富曾回看父親、祖父三代人,兩組父子關係。老一輩的絕對威權,父親對祖父事事服從,來到孩子對待自己時已是另一套,難免鬱悶。如此回溯,比較能牽動出同理心,去了解父子之間的溝通到底卡在哪裡。
再來是信念的建構,一個人的信念從哪來?當然是長期建立的,從最基礎的學校教育,是否可信的資訊來源,到周遭圍繞著什麼親友夥伴,都會強化一個人對某件事物的信念。黃國富認為,在馬來西亞,人們從小接受的教育素質可能不那麼整齊,也許還帶有偏頗,種族歧視一直很嚴重。而整體環境卻沒有那麼多反省、反思的機會。
至於堅持己見到無所不用其極反駁對方,黃國富以心理學的“動機推理” (motivated-reasoning)解釋。當一個人相信的事物遭到挑戰,就會無意識地反擊,因為信念正是證明個人價值其中一部分,不能輕易被推翻。因此即便提出許多證據反擊,他們也不太能夠接受,思考也不一定是理性的。
縱觀馬來西亞華社,常常爭論的不外乎是中港臺議題和本地政治。黃國富認為,這也和人們的生活經驗有關,許多言論、資訊都一再強化某些信念。例如,中華文化那麼優秀;新加坡是華人管理的國家,幣值比大馬高三倍;友族買房子有折扣,華人有很多委屈甚至妒恨。
其實,那些都是非常複雜的議題,要在三言兩語中講清楚並不容易。而我們在咖啡店吹水、親友間閒聊,本就不是正經議事的場合。往往,人們會用簡單有力的話語,為的其實是強化自己在吹水群中領袖的地位罷了。
網絡資訊爆炸,要學會分辨與思考
立場相左一直都在發生,來到社群媒體時代,變得更加複雜且放大了。黃國富解釋,這與資訊的取得有關。
根據牛津大學路透新聞學研究所公佈的《2022年數位新聞報告》(Digital News Report 2022),網絡(包括社交媒體)依舊是馬來西亞人的主要新聞接收來源,從2017年的86%維穩在2022年的89%;智能手機則是最主要的接收器材,佔78%。透過社交媒體、通訊軟體或電郵轉發新聞達52%,其中52%使用臉書、WhatsApp 47%、YouTube 39%。
相信每個人都有各種聊天群組——同學會、死黨、沒有老闆的同事八卦群聊、三五要好鄰居……有些群組,總有幾個成員特別強烈表達意見,轉發很多訊息或資訊鏈接,其他人即便不認同也不出聲,因為擔心被反擊。如此一來,這個小群內漸漸強化著某種同質的聲音和意見。
黃國富提醒,中高齡群體的社交媒體使用量大增,其實當中是有數位鴻溝的。所謂鴻溝,不在於他們會不會操作手機,能否駕馭貼文、轉發、打字寫訊息、開直播等等技術問題。關鍵是他們能否分辨新聞與資訊、事實與評論之別?
“他們對於新的社群媒體、通訊軟體的理解,常常會等同於過去的大眾媒體。”黃國富指出,長輩過去透過電視臺、報紙接收新聞和資訊。如今看YouTuber製作節目也像電視臺,但這些資訊背後可能沒有按照新聞製作的流程、常規去處理。
當資訊取得變得輕而易舉,我們是否還會多加分析、考慮自己到底讀了什麼,聽了什麼?黃國富提醒,很多資訊內容其實都在強化個人原來的信念,因為挑戰你的,早就被演算法篩選掉了,而循環在同溫層的資訊調性都很接近。例如,親中反美的資訊往往都在以不同事件訴說美國很糟糕,中國有多好。這些資訊不斷餵養,又再加強了支持者的信念。
此路不通先休戰,別讓衝突毀了關係
在一段對立的關係裡,我們不只認為自己的想法正確,也認為一定是對方冥頑不靈。一直抱持這種想法,溝通永遠難以達成。
黃國富建議,要建設心理——自己是可以修正的。“這很重要,要質疑自己,明白自己也可能有偏見,是不是要聽聽不同的看法?”當然,這得建立在有一定的知識基礎,有堅定的價值和判斷能力。如果沒有很清楚的價值,這回聽了A覺得有道理,聽了B好像也對,反而容易搖擺。
這的確是長期的過程呢!累積足夠的知識基礎後,還要不停止學習、進步的,抱持願意接受挑戰的精神,適當合理懷疑,又不要變成懷疑論者。
那麼,抱持這種態度,問題解決了嗎?慢著,上述只是比較理性的前提。溝通發生在人與人之間,還關係到情感流動。
“當你察覺到講下去衝突會越來越大,這時候稍微躲開、逃開也不是很丟臉的事。”黃國富直言,人與人之間一定會有衝突,可是不該扯破彼此的關係。我們得願意接受,談到某程度得踩剎車了,即使對方可能認為“看吧,你沒話說了,你敗走了”。
先接受吧,畢竟我們要維持的是一段長久且信任的關係,是經過長時間積累的情感。此路不通,或許換個策略,或者從其他相關但未必引起衝突的話題下手。
“有時不得不這樣,因為長輩的語言可能不足以很好地表達真正想要說的事情。”黃國富過去想了解長輩的經歷,問了好多回,一次才不經意說起較具體的畫面:他曾被馬來小孩指著罵“babi”。然而這種經歷,長輩無法詮釋“我受到汙辱,或情緒遭到打擊”這種更深一層的情緒反應。
當個傾聽者,不一定要當贏家
“不需要當贏家,生活裡面這不是太重要,你也不一定是對。”黃國富說,“試著去理解別人,因為那其實是回過頭看自己。”想像一個畫面,我們使用媒體得到資訊,腦袋認知後表達出來,和別人溝通得到回應,整個循環過程其實是有趣的。間中會遇到很多衝突、不愉快,請別太在意,也試著危機處理,別讓火花引爆。
“聆聽很重要。”黃國富提醒,我們經常都太急於表達自己的想法,忘了要好好聆聽。“真誠的理解對方想要表達的事,才有可能形成有效的溝通。”讓我們一起平心靜氣提醒自己吧。
相關報道:
【當我們立場不同/01】不是每個議題都爭輸贏,請用真理說服我!
【當我們立場不同/02】安煥然:尊重不同的聲音,我們缺乏真心和獨立的判斷。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