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女王在位70年,在英國前後任命了15任首相,從丘吉爾到本月6日新科上任的特拉斯;如果以丘吉爾為領袖的標竿,英國的首相似乎一代不如一代。從政治家逐漸“變態”(物種)成政客。這是全球的趨勢,也是無奈!
ADVERTISEMENT
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辭世,查爾斯三世登基繼位。
英女王的辭世,全世界所有主要媒體幾乎用盡篇幅向女王做最後的道別,這是必然的,因為她在位的時間夠長,是一個橫跨幾個世代的歷史人物。生時,她每一天都在寫歷史;走後,很多人還想抓住時間的尾巴,留住對她最後的一抹回憶。
我們不必對她歌功頌德,但他確實是大英帝國的驕傲,是尊貴的帝王世家平民化的象徵;她不需要權力,這是天賦的;她不必一身珠光寶氣,那只是凡間的事物;她親近平民百姓,她身體力行“人皆生而平等”(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她幾乎是政治人物(王室)完美的化身!
誠如英國新首相特拉斯所言:“女王是現代英國的基石”。是的,女王70年來是全球“王室”的代表,她的離去,意味著是一個大時代的謝幕。原本式微,象徵重於實質意義的“王室或王室成員”,可能會從此淡出世界舞臺;查爾斯三世不會有那麼多的故事。
英國“溫莎王朝”(House of Windsor),從1917年開始至2022年的105年間,有整整70年,英國或全球都瀰漫著英女王的靈動、氣息和影子。她從不濫用大英帝國政府賦予的至高無上的權力,她不必用權力來奠定地位、不必用權力強迫人民尊重,她瞭解權力會使人腐化、會讓人憎恨!“不怒則威”不是君王應有的態度。
1926年出生,1952年加冕時年方26歲。清新秀麗的她登基時,不只英國舉國歡騰,喜悅一直蔓延到英殖民地時期的馬來亞、新加坡等地。
女王登基的過程拍成電影(黑白紀錄片),在殖民地的城鄉街頭拉開大屏幕播放,那時華人新村還是吃大鍋飯的“黑區年代”。聽母親轉述,美麗的新女王登基,普天同慶,更教她們從紀錄片中看到了外面的花花世界,看到未來和希望。如今匆匆70年過去了,女王登基的場景,母親記憶猶新;無奈日出日落,韶光易逝,素未謀面的故人遠去,人生恰似中秋的走馬花燈。
一直到60年代初期,我們使用的鈔票和硬幣還是美麗的“女王頭”,至今我還牢牢地握著。畢竟,女王是很多人的兒時回憶,她一直在我們的生命中存在,直到9月8日她生命結束的那天,我們多有不捨。
英女王用行動證明她的親民,不必刻意做作。1979年訪問新加坡,她在英國最高專員署內接見工作滿20年的資深員工,送個小禮物,個別拍張照;在專員署當電工的姨丈,開心的把與女王的合照掛在客廳最顯眼的位置。一個微笑、一張照片、一次握手、一句鼓勵的話,會是百姓一輩子的回憶和幸福。
她是20世紀中期至21世紀初的一部歷史,星洲日報上週六第6版頭條標題“全世界懷念她”,我國領袖紛紛哀悼和緬懷。
新馬是在英女王登基幾年後取得獨立,脫離英國的殖民統治。女王去世前,澳、紐、加等10餘國仍以女王為王。這是對英國王室的尊重,是延續王室傳統文化,無關地位和權力。我個人,也曾經以女王的子民為榮,總覺得她離我們近在咫尺。
我們曾經是英國的殖民地,女王1972年、1989年、1998年曾3度訪馬,貴為女王,她訪馬不似美國女政客佩洛西不到12小時的蜉蝣戲水。他參觀過馬六甲古城、在檳城上升旗山、足跡也遍及沙、砂。
英女王在位70年,在英國前後任命了15任首相,從丘吉爾到本月6日新科上任的特拉斯;如果以丘吉爾為領袖的標竿,英國的首相似乎一代不如一代。從政治家逐漸“變態”(物種)成政客。這是全球的趨勢,也是無奈!
同期間,他也見證了美國14任總統的更替,杜魯門、艾森豪、肯尼迪、尼遜、里根、奧巴馬、拜登。她一直在書寫歷史。
1955年印尼“萬隆會議”之後,在已成功爭取獨立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國家鼓舞下,獨立運動全球蔓延,英國宣佈了“從蘇伊士以東撤退”的政策,新、馬、北婆羅州、斯里蘭卡、南也門、巴林、科威特、肯尼亞、烏干達等10餘國也先後和平獨立。
此外,也經歷納粹德國空襲倫敦、二戰結束、國共戰爭、古巴飛彈危機、中東戰爭、香港97迴歸、中國崛起,英國的逐漸沒落……
她是一個值得尊敬的長者,是英國的驕傲,人類的典範。
她一生留下許多經典語錄,且摘兩句緬懷。其一,“建立關係並且珍惜,比起厭惡與破壞困難得多。”(It has always been easy to hate and destroy。 To build and to cherish is much more difficult。)其二,“真正的愛國主義,是不排斥他人對愛國主義的理解。”(True patriotism doesn’t exclude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patriotism of others。)
再見了,女王!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