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由于资讯流通迅速,古今中外文豪的生日,总有粉丝在网络庆祝、纪念,若遇上整数,比如但丁600岁诞辰,出版社、文化界还会办理相关活动,热闹好一阵子。
台湾教授李郁周在社交媒体,曾提及苏轼生日是阴历十二月十九日(坡寿),部分文人会在这一天举办雅集,为东坡贺寿。李教授在清代知名书法家何绍基日记,发现1844、1845、1846等年,都有关于坡寿的记录,可见这是何绍基与其友人行之有年的活动,并非一时兴起。
ADVERTISEMENT
家人有点好奇,在坡寿这一天举办雅集,是何绍基和友人的创举,抑或时代风气使然?清末名人郑孝胥,因东坡诗句“万人如海一身藏”,自号“海藏楼”,时人称为郑海藏,看来他亦是东坡的粉丝。曾任满洲国总理的郑孝胥,政治表现虽有争议,然而旧诗确实写得很好。家人翻阅《海藏楼诗集》,果然找到几首关于坡寿的诗,证实文人欢庆坡寿,不是何绍基的专利。
《海藏楼诗集》有诗〈东坡生日集翁铁梅斋中〉:“江上残年我又归,高斋雪后更添衣。终知此老堂堂在,剩觉虚名种种非。酒半题诗忘客去,香中读画爱肥梅。聚山楼外山能识,只欠相携看夕晖。”郑海藏诗浅白典雅,果然一绝。而“终知此老堂堂在”,指的便是苏东坡,海藏一句诗将东坡和当下的自己连结,确实是厉害手笔。然而尽管明知“剩觉虚名种种非”,海藏仍继续宦海沉浮,景仰东坡是一回事,但郑依然继续完成自己的志向。
为前辈文人做寿
而同治、光绪年间的大诗人陈三立,与郑孝胥齐名,家人亦查找《散原精舍诗文集》,的确也找到相关的几首诗。倘若广泛查阅清代文人日记、诗集,说不定会发现更多关于坡寿的种种。
民间拜观音,文人祝坡寿。郑孝胥亦曾于某年六月二十一日,为欧阳修集会贺寿。可见“为前辈文人做寿”,是郑孝胥的日常,他这个习惯相当有趣。清代这些文人生活尚称丰裕,才有心力为东坡贺寿。如今各地仍有不少东坡迷,若有人登高一呼,精心筹划新时代的坡寿相关活动,将千百年前的文豪,与现代人心灵结合,甚至衍生各式艺文创作,应该满有意思的。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首相拿督斯里安华为国家元首苏丹依布拉欣的生日,捎上衷心祝贺。
安华在脸书发文说,要衷心地向陛下和王室祈祷,愿陛下永远受到真主的怜悯和指引,并保持身体健康、秉持繁荣和拥护主权。
“我谨向柔佛州最高统治者、国家元首致以最崇高敬意。3月23日是陛下官方诞辰日。”
另一方面,副首相拿督斯里阿末扎希也为国家元首的生日致以崇高庆贺。
也是巫统主席的阿末扎希在脸书发文表示,要代表家人、副首相办公室,以及乡村及区域发展部向陛下祈祷和祝福。
通讯部长法米则在脸书发文,代表该部全体同仁,向柔苏丹兼国家元首由衷庆贺,愿陛下和王室永远得歌颂,继续健康万寿及捍卫主权。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