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星洲人

|

VIP文

|
发布: 7:00am 16/09/2022

武吉不兰律

周刊专题

副刊专题

独家报道

武吉不兰律

周刊专题

副刊专题

独家报道

大城小鎮03|巴古菜──躍上餐桌的深芭野菜

巴古菜(Sayur Paku),也稱蕨菜,是隱藏在山林之間的蕨類植物,也是天生地養的野菜。古時候,人們深居郊外,除了拿起鋤頭在廣袤的土地上種植,亦揹著籮筐走入深山,在特定時節採摘野菜烹煮,享受大自然的饋贈。在武吉不蘭律,有一對夫婦靠採摘巴古菜為生,再賣給餐館和商家,讓食客的舌尖品嚐甜美的野味。

報道:本刊 林德成

ADVERTISEMENT

攝影:本報 陳敬暉

古菜的頂部形狀捲曲,很像一個“問號”,只有上半段捲曲和未展開的嫩芽才能食用。

野菜被人視為“原生蔬菜”,沒有農藥耕種,且富含大量營養,能做成美味料理。巴古菜雖然看似不起眼,卻有個美名,叫“山菜之王”。它擁有豐富的維他命和纖維,可清腸排毒。巴古菜頂部是捲曲形狀,很像一個“問號”,只有上半段捲曲和未展開的嫩芽才能食用。烹煮時,可加入蒜頭碎清炒或搭配峇拉煎,即變成一道風味十足的菜餚。

進入古稀之年的林文成與陸月桂夫婦,是當地採摘巴古菜的好手。我們登門拜訪時,躲在一角的哈士奇迫不及待地用響亮的吠聲表示“歡迎”。這時林文成剛好從屋內走出來,屋外的石桌上有一袋新鮮採摘的巴古菜,看見我們到來,他熱情地說,待會抓一把拿去餐館吧!

他們本業是豬農,採摘巴古菜只是副業。直至立百病毒事件,副業才轉變成正業。提到毀豬事件,陸月桂語氣無奈地說,“豬全部被毀掉,(豬欄)都變成空空,現在(屋後那片地)就拿來種油棕。”

有兒女照顧,兩老其實可以悠閒過退休日子。可是勞動幹活正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雙手無法空閒下來,總覺得時間過得很慢。“現在早上起來,知道自己有事情要做,人會比較有精神。”

陸月桂特別強調,清炒巴古菜時,記得加入紅酒。
林文成說,目前有4個固定採摘巴古菜的地點,每天輪流去採收。

被虎頭蜂紅螞蟻攻擊,妙招對抗

陸月桂很愛分享,她饒有興致地講述在深芭採摘的經歷。巴古菜生長在沼澤溼地,不是每一處都有它們的蹤跡。他們有時到偏僻芭地或前往朱湖發電站附近的大芭。踏入無人的荒野地區,蛇蟲鼠蟻就會兇猛的攻擊入侵者。

“我們有時遇到眼鏡蛇、紅頭蜜蜂。他(林文成)都被叮了好幾回。”陸月桂調皮地挖苦丈夫,“大多數是叮他,我沒有試過。”說完就笑了出來。

蚊子是頭號大敵,只要有幾隻在耳邊盤旋,嗡嗡作響,就很難讓人專心工作。因此他們的腰間會綁著蚊香盒驅趕蚊子。“如果遇到虎頭蜂,我們會用一塊布包著螞蟻粉,然後堵在蜂窩的洞口。它們嗅到了會飛走。”陸月桂向我們傳授“抗蜂”妙方。

不過,大自然界總有意外驚喜,本以為今天堵了蜂窩洞口,隔幾天在鄰近的地方竟然出現新的蜂窩。一旦群峰湧過來,他們就要準備逃命。要是遇到紅螞蟻,陸月桂亦能見招拆招。她買些小魚,剁碎再混合螞蟻粉,之後黏在巴古菜的葉子上面。當紅螞蟻吃了以後會失控,蟻群之間會相互廝殺。

陸月桂指向一個被油棕葉鋪滿的地方,並稱這就是當年政府所挖的深坑,用來活埋生豬。
每天早上7時,林文成與陸月桂夫婦就會結伴去採摘巴古菜,到了11時就可以收工回家。

身價高漲,吸引外人採摘

二十多年前,巴古菜已經從山間進到餐桌上,變成村民的原生蔬菜料理,屬於常見的家常菜餚。巴古菜是陸月桂兒時的味蕾記憶,可是隨著地方發展,開發商陸續將武吉不蘭律芭地開闢成住宅區和商業中心,令巴古菜越來越少見。

“這裡有幾個人專門採巴古菜賣給餐館。不過他們有一貫的地方,不會干涉我們的地點。”林文成說,這是大家的共識,誰先佔地就歸誰採摘,河水不犯井水。身為採摘巴古菜專業戶,他們很少空手而歸。倒是近年多了許多外來競爭者,清晨摸黑走入山林,採走這些巴古菜的嫩芽。

“別個地區的人是沒有理這些(共識),看到有巴古菜就去採。我們也不知道是誰採,因為對方採完了就走。”林文成曾有一次與來自波德申的“偷菜者”對峙,後來對方道歉,連續幾天也沒再過來採摘。

雖說野菜,但有其價值,目前1公斤售價可高達12令吉。林文成猶記得,最早的時候,1公斤售價5令吉,之後不斷漲價,現在已經漲到12令吉。有些餐館老闆得知他們採摘辛苦,便願意出價15令吉收購。

你覺得火雞肉會比雞肉好吃嗎?
甘代興說,只要火雞的重量介於4公斤至6公斤就能出售。

走進火雞地帶,看看聖誕大餐主角如何養成?

你或許吃過火雞,那到訪過火雞農場嗎?當我們一行人來到火雞養殖場時,大家都很興奮地與火雞“對話”。尤其當我發現用高頻率的聲音尖叫,圍欄後方的火雞群會很整齊地回應,一起發出“咕嚕”的聲音,叫聲非常有魔性。

這家火雞養殖場前身是養豬場,負責人甘代興說,這個農場先後已經改造了很多次。在三四十年前,他的公公在這片土地放養甘榜牛。期間,父親搭上養豬潮流,成為一名豬農。當年爆發立百病毒事件時,政府實施疫區隔離,他的公公是唯二不願離開家鄉的村民,因不想放棄自己的心血。

立百浩劫以後,政府禁養豬隻,他們便改養奶牛、羊和火雞。“我們養牛主要是不想要浪費原有的(養豬)設施,就動手改造一些地方。”那麼為何他會被火雞所吸引?他拉下口罩,笑著說,起初純粹是“養爽”(為了興趣)。他本身是玲瓏雞愛好者,無形中這份興趣令他想要飼養不同品種的“鳥類”。“我(最近)才把玲瓏雞給了朋友養,我不要養了。”

甘代興與家人動手改造養豬場,再增添各種硬體設備和孵蛋機器,把豬欄變成火雞養殖場。

機器孵化,降低小火雞死亡率

甘代興最初抱持實驗精神飼養火雞。他多次強調很難,一開始面對很多失敗挫折。普遍上,雞蛋需要19至21天才能孵出小雞;火雞蛋則需要29至30天才能孵化。當孵出小火雞後,在45天至60天內,若天氣轉冷或被蚊子叮咬,它們就會死亡。

為了解開謎團,他一直不斷測試和尋求答案,以降低小火雞的死亡率。後來農場開始有了規劃,增添多個硬體設備,其中一個就是孵蛋機器。有了這個“神器”,火雞蛋順利孵化的幾率大幅提高,也間接解決了他面對的難題。

“我們用了孵蛋機器後才養到這麼多,如果沒有機器,純粹家庭式飼養,火雞的數量肯定不多。畢竟火雞蛋不容易照顧,淋到雨就會令孵化失敗。”甘代興的火雞放養在一大片圍欄裡,可以自由自在地奔跑。每天傍晚他們需要巡邏,俯身拾取火雞蛋,再洗乾淨放進孵蛋機器。

萬一有“漏網之蛋”,又恰好淋到雨呢?甘代興會先做檢查,用手電筒照射火雞蛋,查看蛋內的狀況。若蛋內已有胚胎和血管,那麼成功孵化的幾率非常低,只能捨棄。看到我一臉恍然大悟的表情,甘代興謙虛地說,這些都是從失敗中汲取的經驗。

普遍上,雞蛋需要19至21天才能孵出小雞;火雞蛋則需要29至30天才能孵出小火雞。

火雞比雞肉好吃?

到了2018年,火雞養殖場才慢慢擴大,加大養殖數量。“以前只是大寶森節和聖誕節才會暢銷,顧客會專程來訂購火雞應節。最近這幾年,馬來人也喜歡吃火雞,會在一些節日購買火雞做菜。”

那麼要養到多重才能出售?這個倒是沒有一個標準答案。“大概4公斤至6公斤,我認為,這個時候的火雞肉質最好吃。還有,雌火雞比較好吃,肉質沒有這麼硬。”

華人的餐桌上鮮少看到火雞,畢竟肉質不像雞肉鮮嫩多汁。“(記者:我曾吃過,肉質比較硬。)不會,我哥哥殺了幾隻火雞招待朋友。他們吃過後,每個人念念不忘。你要懂得烹煮的方式,我是覺得火雞肉會比雞肉更好吃。”

甘代興自小喜歡玲瓏雞,長大後便開始不斷蒐羅各國的品種,像是從中國、印度進口稀奇的玲瓏雞。
在孵蛋機器的幫助下,火雞蛋得以安全順利地孵化,令到火雞的數量越來越多。

【後記】與病毒共存的年代

前往參觀雙溪立百新村的立百歷史文化館時,當地村長曾凱莉恰好提到,今年3月馬大醫藥中心有派員來為曾感染過立百病毒的村民做體檢,檢查村民體內是否還存有立百病毒抗體。她說,24年前曾感染過立百病毒的村民,體內的抗體指數依然很高。一些不曾感染病毒的村民,體內也出現抗體。而據她所知,他們有意製作疫苗,以防悲劇重演。

毫無疑問,病毒會是人類最大的挑戰。當年的立百病毒就摧毀了武吉不蘭律的經濟命脈。如今的冠狀病毒繼續演變,成為一種潛在危機。儘管政府宣佈解除室內戴口罩禁令,但人們還是要自律防疫,隨時有心理準備,迎接下一波未知的大流行疫情。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