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一班朋友忙碌籌備3個月的“一起來賞月”中秋活動結束了,引起了不少話題。這次的中秋活動以傳統為基礎,注入許多文創概念,其中規劃了一個區域,以古詩詞結合砂拉越畢達友族的傳統建築技術,是很有意思的裝置實驗。
這個項目由建築師鄭志榮負責設計,得到馬來西亞建築師協會砂拉越分會的支持,既是我們這場中秋活動的重要裝置,也為慶祝今年的世界建築師日而做。現場建構了一座以“月上枝頭”為題的月亮亭,亭子旁的潺潺流水處則以“小橋流水”為題打造了一座竹橋,同時還在活動會場的大路旁,直接複製了畢達友族具有代表的竹橋。
ADVERTISEMENT
這幾項建設,也得到古晉婆羅洲高原區(Puncak Borneo)畢達友社群的協助,除了採集建築用的竹子,工匠師傅更親自到城裡負責搭建工程,展現畢達友族運用竹子的高超技藝。以竹橋為例,很多人大概是在此次的中秋活動上,首度體驗這種V字形的橋樑。
畢達友族是僅次於伊班族,砂拉越的第二大原住民社群,主要分佈在南部地區。過去,畢達友族被稱為陸達雅族,而伊班族則是海達雅族,在歷史上兩個族群經常發生部落戰爭。畢達友族又分為多個支系,不同的支系間有些語言相通,有些不通;這些支系的部落多數分散在古晉省的不同地區。
生活離不開竹子
婆羅洲高原是少數還保留有傳統長屋的畢達友社區,其餘的長屋大多已拆除並改建為平房。驅車行駛在婆羅洲高原地區,到了竹林掩映處,往往就是畢達友的社區了。這是我對畢達友社區的普遍印象,說明畢達友族和竹子的關係密切。他們是竹子專家,從生活、建築到藝術,都離不開竹子的應用。
前面提及的竹橋,就是典型的畢達友傳統建築。在雨林中出入的族人就地取材,凡遇到沼澤、急流或懸崖就用成熟的竹子造橋,形成一種V字形的步道,通常每年會更換損壞的竹子。因此,幾乎在任何畢達友村落,這種造型獨特的竹橋無處不在。
除了一般的竹橋,更高難度的是打造懸吊式的竹橋,用以橫跨比較寬的大河。首先,他們必須先確認兩岸有堅固牢靠的大樹作為橋基,建橋時將粗長的竹子用鋼纜或繩索固定在樹身,再加上更多竹子連接地面。在竹子的尾端,連接上另一根粗竹,重複動作直到竹子連接到對岸,一座竹吊橋就形成了。我曾經在文莪水壩一帶走過一道高達數十呎,長長的竹吊橋搖搖晃晃,那可是一步一驚心。
據說吊橋的維護必須更為講究,每年會修建兩次,通常落在豐收節與聖誕節前夕,是遊子回鄉的季節。完成一次建橋,只需一天的時間,然而需要動用20人。
除了造橋,畢達友長屋的長廊往往也使用了大量的黃竹鋪就。這種竹子地面當然沒有鹽木那麼堅固耐用,但估計更為通風涼爽,而長廊是長屋居民日常聚集之處,坐在竹廊上無疑更為舒服。
以竹子製造樂器、煙具
在藝術方面,每年登上雨林世界音樂節的畢達友族樂器Pratuokng,就是一種竹製的六絃古箏,樂音清脆而空洞,非常特別。Pratuokng完全由一根粗竹筒製成,琴絃從竹筒表面雕刻並浮起,敲擊那些琴絃就可以奏出不同的琴音。這種竹琴,主要流行於巴達旺地區的畢達友社群。當然,在畢達友族的樂器中,少不了吹奏樂器如笛子和簫等。
某次居住在畢達友民宿,屋主是一位年邁的老祖母,說一口畢達友話,馬來話只懂寥寥幾句。我們坐在客廳時,她總是殷勤的陪著,儘管我們沒有辦法進行太多溝通;偶爾她會起身走到屋後,去抽幾口水煙。
那可是畢達友傳統的煙具,只見她抱著一把粗竹筒,將菸絲塞入竹筒內引燃,而後對著菸嘴深吸一口,再緩緩呼出,動作緩慢卻利落,竹筒底部傳來“骨碌骨碌”的聲音。據說,過去畢達友族因為長途跋涉,會在山路中途建一些休息站,裡頭擺上一張竹製長椅,長椅上就放置一兩個這種水煙筒。往返的過路人可以抽幾口水煙筒來提神,而水煙筒同時也用來供奉過路的鬼神,讓鬼神也可以抽上兩口。
和所有的原住民故事一樣,隨著長屋改平房,水泥橋取代竹橋,以及年輕人大舉入城以後,部落裡的傳統勢必倍受衝擊。畢達友族迷人的竹文化,是需要有心人加以推廣和傳承下去的。
延伸閱讀:
蔡羽/五腳基上遇見書法名家
蔡羽/古晉海港局與丹那布迪港口
蔡羽/雨林世界音樂節的傳奇廿五
蔡羽/土地舌頭上的征戰故事
蔡羽/古晉機場的起降歲月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