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打灵再也17日讯)“海水到处有华人,华人到处有花踪……”身材魁梧敦实的台湾民歌之父胡德夫站在舞台上,在水土方乐团伴奏下,用浑厚磁性的歌声演唱《花踪之歌》,为这场文学花季注入了满满的能量与期待。
去年因冠病疫情严峻,星洲日报主办的第16届花踪文学奖颁奖典礼被迫展延。但甜美芬芳的果实需要时间酝酿才会饱满,这场文学花海亦等到最佳时期盛绽艳丽。许多文学爱好者于昨晚前往八打灵再也表演艺术中心(PJPAC)共赏这场摇曳生姿的文学盛典。
ADVERTISEMENT
马华文学并非遥不可及,它与我们的生活很贴近。有人,就会有故事,花踪文学奖正是要拉近人们与文学的距离,鼓励更多人投入创作,书写自己的生命、好奇心与人生经历。
首先颁发马华散文奖,陈秀莉以《验光》获得首奖,杨邦尼的《男佣手记》则获评审奖;接着,牛油小生凭《骚乱》拿下马华小说奖首奖,评审奖得主是丘凯文《阿婆》;辛金顺以《瑜伽术》获得马华新诗奖首奖,评审奖得主是宁晓糸《我喜欢的二流诗人们》;马华报告文学奖首奖得主是沈国明,作品是《身分之祸?1941年“台湾戏”剧员在马来亚被捕事件》,马愿越的《白袍战士——呼与吸边缘的战役》则获评审奖。
本届花踪文学奖新增武侠短篇奖,一共有10位得主,不分名次,分别有陈温妃《刺客自传》、黄其和《满剌加之殇》、招晓华《顿忘》、叶向荣《乾坤一剑》、陈彩芬《血莲修罗》、王修捷《日月横空》、陈礼萍《世太平》、陈平业《翠湖湮影》、陈作东《秋夜》和刘育龙《阿鼻剑法》。
“文学奥斯卡奖”殿堂
胡德夫唱响《花踪之歌》
在拥有“文学界奥斯卡奖”美誉的文学殿堂上,远道而来的胡德夫用丰厚且含蓄歌声吟唱《最最遥远的路》。这是一首改编自泰戈尔诗作的作品,他的嗓音不疾不徐,丝丝入扣,攫住了观众的情绪。
在他演唱当儿,身后同时也投影我国书法名家王嘉堃挥毫歌词的视频,与其歌声相得益彰,令大家沉浸在唯美的意境当中。
此外,胡德夫也担任当晚的压轴嘉宾,演绎不同风格的《花踪之歌》,以悠悠歌声唱响这场文学盛宴。
花踪文学奖的舞台表演可谓精彩连连,亦动亦静。享誉国际的手集团率先以《花之击》鼓乐掀开序幕!一击鼓声,敲响出山川江河之气概。鼓声时缓时骤,刚柔并济,为出席者留下难忘的视听觉体验。随后有黄歆颖和莫哈末凯里莫达呈现双人现代舞《妥协》,用舞蹈演绎出一段相互包容和接纳彼此文化的故事。
马来西亚古筝乐团则用悠扬的筝声沁人心脾,在台上齐鸣10把古筝,奏起《梦回临安》,再配合大屏幕的水墨画视频,充满了诗情画意。听完古筝,观众还有机会听到口琴二重奏。连续两届荣获“德国世界口琴大赛”冠军的口琴二重奏Aiden(孙福泉)和 Evelyn(锺雪儿)琴声一响,用一首《花之舞》挑起了观众兴趣,格外悦耳动听。
中国古代有十八般兵器之说,正逢这届花踪文学奖添加武侠元素,本地知名DJ王彪民与新晋巫裔歌手蕾拉联手主持时,就用了兵器来形容小说、散文、新诗和报告文学。蕾拉除了会说一口流利华语,还隐藏深厚的唱功。
当然,舞台上也少不了“刀光剑影”。李劲松与武艺坊跟随音乐节奏烘托和多媒体投影,展现了“武与舞”的肢体美学。全场音乐演奏则落在水土方乐团肩上,结合中西乐器,为这场花踪颁奖礼增添不少光彩。
黎紫书获马华文学大奖
感言:《流俗地》是重要里程碑
(八打灵再也17日讯)第十六届花踪文学奖成绩揭晓,本地作家黎紫书以长篇小说《流俗地》荣获马华文学大奖。
这是她自2011年后再次获得这个大奖。她说,虽然她在两奖之间交出的作品不多,但是自问一直用心地写,而且越写越随心所欲,在创作上得到了极大满足感。
黎紫书:《流俗地》是写作生涯里程碑
目前她人在美国,透过预录影片发表得奖感言时表示,《流俗地》是她写作生涯中一个很重要的里程碑,自2020年出版以来让她获得多方面的肯定,也为她在中文世界收获了不少读者,甚至有些远方的读者更因此开始阅读马华文学,对马华文学产生兴趣。
这些年她因为经常在国外的关系,她说自己好像在外开疆辟土,希望能为马华文学开拓更大的生存空间。然而与此同时,马华本土这些年也一直有人刻苦地在坚守着文学堡垒,这些人也是同等重要。出版《流俗地》的有人出版社,还有多年来一直举办花踪文学奖的星洲日报正是这些劳苦功高的守护者。
作为花踪文学奖常客,这是她第一次不能亲自到颁奖典礼领奖。她感谢评审对《流俗地》的肯定,“虽然人在千里之外,不能像过去那样感受到台上的灯光和台下的目光,但是此刻我仍然感到无比的自豪,无比的光荣。”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