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家中的老爷车出现越来越多毛病,许久不再驾驶,你会怎么处理呢?是泊在户外任由它风吹雨打,还是主动向陆路交通局报废?
在我国,许多家庭都拥有超过一辆以上的车子。常年下来,随着汽车数量有增无减,在缺乏管制下,废车问题已渐成为国内各地棘手的民生问题。
ADVERTISEMENT
很多人都知道买车程序,但对报废汽车方面的知识不甚了解。若家中有车辆要报废,该找哪个部门,经过哪些程序?报废汽车,对个人、社区和环境有哪些好处?本期【焦点】将从报废汽车投诉、地方政府的监督执法、车厂回收拆解等方面,进一步了解我国报废汽车的问题现状与重要。
报道:本刊 蒙慧贤
摄影:本报 辛柄耀、黄志汉

废弃车辆问题日渐严重且遍布全马各地,无论是市区或偏远地区,都可看到废弃汽车停泊在住宅区、商业区或工业区、路旁、停车场等公共地方,有如 “汽车垃圾场”,造成严重环境问题。
普通会员 | VIP![]() |
VVIP | |
---|---|---|---|
星洲网平台内容 | |||
星洲公开活动 | |||
礼品/优惠 | |||
会员文 | |||
VIP文 | |||
特邀活动/特级优惠 | |||
电子报(全国11份地方版) | |||
报纸 | |||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武侠小说已经翻拍无数次,要如何带给观众新鲜感,改编似乎无可避免,但成功与否完全视乎剧组的功力。
比如徐克将《笑傲江湖》里东方不败改编成绝世大美人,“改编”都是往轻里说,这简直是“魔改”,结果把金庸气得几欲与之绝交,却大受观众欢迎,成了无法超越的经典。
而2021年版的《天龙八部》,把段誉初见王语嫣的惊艳,改成激动得“尿失禁”,让即使并非书迷的观众也无语凝噎。
改编,到底有多难呢?
报道:本刊 叶洢颖
摄影:本报 陈敬晖、受访者提供
-NEP1_20220915_C00431988331-1.jpg)
曹华导演的《飞狐外传》正在热播,此外,他还拍过两版《鹿鼎记》,两版《笑傲江湖》,对于翻拍大家已经烂熟于心的故事,要怎么做到突破的同时保留其精髓,着实需要费点心思。
“现在把武侠小说翻拍确实挺难的,因为面临两种观众,一种观众是原著的粉丝,当然我也看过金庸的书啊,书粉都是想让你去展示原著的人物魅力、打斗魅力、打斗的精巧等东西。
“但书里写的那些所谓文学本的文字,在真正的环境里是体现不出来的,所以说我们要有正确的改编,让他可以相信我们现在所拍摄的就是书中所写的,但基本上书粉都不买单。”
他坦言,《飞狐外传》是金庸小说里最不好改的。
“其实我们是按着小说改的,已经很小心翼翼遵照原著。
“可能是有一些演员的出场早与晚的问题,或者是演员戏份多少的改变,也会影响一些书粉的波动,有说好的,有说坏的。”
除了书粉,他们还得考虑喜欢武侠和动作片的观众。
“他们热衷看武侠剧,喜欢动作片,打斗、追逐、撞车啊,他们喜欢这种刺激。那他们的要求就是要看到一些没看过的东西。
“哎,你们还在芦苇荡里边儿打,那就没有什么意思了对吧?《英雄》里的点水,让观众记忆犹新,那如果现在在水面上再出现一个点水,人就会觉得,哎,你还在做一些老的东西,只是翻拍没有创新。”
那么,拍摄原创的武侠故事,是否就不需如此束手束脚呢?
对此,他则认为各有利弊。

原创发挥空间大,更考验突破能力
“比如说翻拍经典的武侠小说,你看到书写的内容时,就有一股欲望,想用你自己脑海里的画面,去诠释武侠小说里边字里行间的那种味道,就特别有成就感,这是对自己的挑战。
“但翻拍的弊端就是哪一波段的故事有了一点小变化,就会引起一些争议,这是它的弊端。”
至于原创,首先从拿到剧本开始,就不会有什么压力,具备庞大的创作空间。
“你说他有多大就有多大,我们想去做都可以,只要合乎他的世界观、人物价值观的架构,但原创实在很难再去突破。
“我现在还想不起来哪个原创的武侠剧,现在还有什么记忆点,很有反响的那种状态。”
在他的作品里,《狼殿下》《庆余年》算是原创,因此在两部剧里,他就做了一个美术上、场景上的突破。
“因为没有按照剧本里体现的场景去拍,都是要跟美术商量之后,我想重新创造一个美术场景,然后把这段故事、这段戏放在那个场景里,这也就是说里边的那个动作戏的一个突破,很刺激。”
总而言之,拍改编剧考验的是创造力,拍摄原创武侠剧,就是考验突破能力。

武侠=古早,年轻人嫌弃节奏太慢
在撰写专题前,我曾联系过台湾一名动作指导,对方听说是跟“武侠”动作有关,便表示自己才30出头,非常年轻,台湾武侠片对他而言可能有些太古早。
“古早”一词给我灵魂深处带来一记重击,“武侠”已经和“古早”挂钩了吗?
我在社交媒体上就此发出疑问,90后和95后的网友回复说他们是自己看,但身边同好极少,认为太“古早”了,不想看,大多是看美剧、英剧、韩剧、偶像剧和综艺,要不是追新不追旧,但也有个别偶尔会补经典的。
作为曾在武侠影视剧风起云涌的时代走过来的人,不禁想问:现代的年轻人还需要武侠吗?
资深影评人杨剑认为,如今武侠小说改编成影视作品失手和遇冷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是现代人更倾向于观看视频,看书的兴趣日趋减少,而武侠片之所以能掀起风潮,是由于建立在人们对武侠小说的情意结上。
“以前的武侠小说是经典,武侠片的幕后工作者对武侠是很有热诚的,也具备文化底蕴。”
而今的影视剧组则希望依靠俊男美女、特技吸引观众,结果导致与其内核格格不入,而且有时候投资方的想法与剧组有所出入。
“因为以前的投资没那么大,现在的投资太大了,投资人懂不懂电影也是另一回事。”
另外,美国好莱坞的奇侠电影是时下年轻人的心头好,一提起“武侠”,可能会觉得跟不上潮流。
“他们可能觉得太古早了。”

-NEP1_20220915_C00431988322.jpg)
他慨叹,如今的世界进入“Touch n go”的快节奏时代,追求简短和快速,这就是时代的转变。
于是,港台的武侠片买少见少甚至已经不见踪影,仅剩下中国持续产出,最现实的问题就是资金原因。
从商业角度而言,当市场变小,受众变少,投资方自然不愿意投钱。
“现在可能只需要找两三个女生拍一部唯美浪漫的电影,就能引起年轻人的共鸣。武侠片可能无法激起他们的兴趣。
“武侠片拍给谁看呢?只有我们这类有情意结的人。”
这一番话,忽然让我心生一股英雄迟暮的萧瑟和悲凉。
“除非有一部新派的武侠片出现,会让年轻人喜欢的。”他说,“可是我觉得很难。”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对于在武侠片黄金时代长大的人们恐怕亦如是。

-NEP1_20220915_C00431988321.jpg)


黄金时代落幕,美好无法复制
比如新纪元大学学院高级讲师贺世平就直白地承认自己是老派武侠片铁粉,总是有新不如旧的偏见评价。
“过去的美好已无法复制,当我仍然眷恋辉煌的武侠盛世,这也意味着武侠片要靠翻新突围,更是难上加难。
“近期以小鲜肉明星偶像挂帅的武侠剧,从选角到演绎我都觉得格格不入。武侠人物的英雄气概,古装扮相的英姿帅气,若硬套在有形无神,充满脂粉味的年轻演员身上时,总是令人难以接受。再配上那些突兀的古装造型设计,简直莫名其妙到令人作呕。”
虽然他是通过电邮回复,但字里行间仍能感受到他的
普通会员 | VIP![]() |
VVIP | |
---|---|---|---|
星洲网平台内容 | |||
星洲公开活动 | |||
礼品/优惠 | |||
会员文 | |||
VIP文 | |||
特邀活动/特级优惠 | |||
电子报(全国11份地方版) | |||
报纸 | |||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