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原住民發展局(JAKOA)資料顯示,雪州是西馬半島原住民人口第四高的州屬;惟大多數原住民現仍以舢舨捕魚為生,而且面對基本設施不足問題;一些偏僻區也沒柏油路可走。
基本設施都如此匱乏,更不用說醫療和保健設備;也因為硬體設備和對醫藥保健的常識不足,原住民常因小病延醫而釀成大病,甚至失去寶貴的生命。
ADVERTISEMENT
2013年,雪州萬津醫院兒科主任(資深兒科顧問)諾哈菲查結合了萬津醫院兒科部各族專科醫生、醫護人員、護士、醫藥助理、藥劑師、瓜冷縣衛生局牙醫及牙醫助理等力量,決定展開本身職責以外的“志願”活動,牽手走進原住民村,向原住民及兒童灌輸正確的醫療常識,要他們懂得珍惜自己和後代的生命。
那一年,雪州萬津醫院兒科部舉辦了第一次的“與原住民社區的健康體檢及醒覺活動”後,即獲得當地人的正面迴響和熱烈歡迎。
諾哈菲查說:“自此,我們每年都會輪流到瓜冷縣的某個原住民村(共有18個村),和當地原住民父母及兒童作醫療方面知識的交流,期盼能通過走進他們的村落,可以從彼此的交流之中,減少原住民對醫院和醫療的抗拒,保障他們的健康安全。”
她說,再來,就是要藉機檢測出原住民兒童身上尚未被發現的疾病或隱疾,然後及時接受醫療。
“進一步提升原住民父母及兒童的健康意識,也是最重要的一環,勿把小病當兒戲。”
她補充,因冠病疫情“攪局”,上述年度健康活動於2020年和2021年被迫停辦。
“所幸如今健康活動已復辦,而且我們還加以改善和豐富化活動內容,比如強化針對性的講座,好讓原住民知道每一種疾病的症狀和了解病重的程度等。”
病童延誤就醫病例減
她也說,讓人慶幸和感到欣慰的是,經過多年來的努力,如今瓜冷區原住民病童延誤就醫而喪命的病例已大大減少,證明他們一行人的堅持付出,總算沒有白費。
該院兒科部專科醫生劉國斌在2018年就開始接手統籌健康活動。一直積極參與原住民健康的他表示,原住民小孩甚少與外界人士接觸,因此當醫生團隊與他們交流之時,大多數都感到十分害羞,而且年紀小的朋友還會躲在父母背後,支支吾吾地說著簡單的母語,醫生也聽不懂。
劉國顏醫生跟記者分享了他跟原住民兒童有趣的初遇經驗。
他說,因為不相熟,所以原住民小孩心中對“外界”有些隔閡;不過,在經過一番的相處之後,他們也終於願意敞開心懷,接受別人給予他們的關愛。至於大年紀的兒童,就能以流利的國語和別人交談。
劉國顏:管委會主席助溝通
“不過,有時,我還需通過村管委會主席幫忙我和原住民及兒童進行溝通,才能達到最佳的傳達資訊效果。”
他補充,不過,現在團隊已走進了10個原住民村推廣健康活動,經驗漸長,慢慢地懂得如何與原住民交流了。
劉國斌亦表示,活動來到今年已是第八屆,早前(7月初)主題為“超級英雄”的健康活動,在萬津的根巴斯島原住民村(Kampung Orang Asli Pulau Kempas)舉行。
“每年的節目,我們會依據大環境和居民需求作調整。這次,節目包括兒童最愛的健康團操、身體與牙齒檢查及針對原住民父母的健康講座,如兒童需緊急送醫症狀、正確泡奶方式及奶瓶衛生常識;還有針對兒童的照顧衛生遊戲等。當然,也有正確的刷牙和洗手示範。”
諾哈菲查:健康意識薄弱
延誤就醫 隨時奪命
談到原住民對醫療常識的缺乏,諾哈菲查感嘆:“若不設法進一步地加強原住民的醫療常識,他們的小孩,在遇到任何病痛時,或會因延誤就醫而不幸丟命!這是多麼可憐的人間悲劇啊……”
她受訪時表示,2019年,醫院曾接獲一宗病例,一對名雙胞胎小孩同時因食物中毒而延緩送醫;結果,其中一人死亡,另一人則獲救。
“當時,在獲悉其中一名小朋友去世的消息後,對我們(醫生)而言,是多麼的心痛!”
她指出,這些問題其實都是可以避免的,只要及時糾正原住民對任何疾病所帶來的嚴重性看法與認知,他們就會害怕至親因小病而變成重疾,隨時奪命。
認為小病忍一忍就康復
她形容,一般上,原住民的“舊有”思維,只要小孩一旦生病,若沒接受治療,忍一忍過幾天就會慢慢地康復了。
“不管是呼吸突然變得急促、癲癇症發作、腹瀉等,他們都認為是小病;殊不知,幾天下來,情況變得越來越嚴重。等到決定送醫時,小孩到院已嚴重脫水、乏力;有些甚至已失去知覺。”
她表示,這就是原住民一貫的想法和做法,對孩子的生病情況,“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可見健康意識薄弱。
醫生替原住民兒童檢查身體。
原住民藉機展示他們的手工藝品和耕種的農作物收成。
因交通經濟 忽略小孩病情
諾哈菲查分析,造成原住民有此思維的兩個原因,是交通不便(路途遙遠)和家庭經濟條件不好。
“在萬津瓜冷,位於靠海加釐島(Pulau Carey)的雙溪古勞原住民村(Kampung Orang Asli Sungai Kurau)處偏遠郊區,而且一路都是紅泥路;下雨後更是變成一片泥濘,村民都不能往外出走。”
她表示,在面對這種情況下,若遇到小孩生病,原住民也只能苦等道路方便行駛後,才能把孩子送醫。
她指出,還有一點十分可憐的是,原住民小孩大多數都營養不良,因家境不好,家中有什麼就吃什麼,所以只管飽肚,甭談營養。
“就因他們沒錢,加上送醫舟車勞頓,所以一直以來都忽略小孩的生病情況。”
哈山努丁,28歲,村管委會主席:“之前,也有外界團體進來原住民村辦活動,但這次是最全面的。除了身體及牙齒檢查,還有講座、示範及遊戲。我和兩名孩子都從中獲益不淺,相信其他村民也一樣。‘如何辨識兒童需要緊急送醫’的這場講座,我更瞭解嚴重疾病的症狀,之後若面對類似情況,就不會不知所措了。兩年的疫情因不能辦活動,村民的凝聚力也有點鬆散了。不過,這次的活動,讓村民再次合作起來,也增進了之間的感情,確實是個額外的‘收穫’。”
馬靜茹(譯音),9歲,3年級學生(左):“我十分享受參與團康活動,尤其是尊巴(Zumba)環節,老師的帶動跳太好玩了。不過,若時間可以長一點就更好。還有,關於營養的小遊戲,也很好玩。” 馬靜茹的母親羅琦雅,54歲(右):“因冠病疫情已有好長一段時間沒參與類似活動了,以致村民和兒童都很興奮。小朋友除了有禮物收,還有活動可參與,衷心感謝萬津醫院的醫療團隊,積極地為我們籌備活動。”
羅哈雅,41歲,家庭主婦(2孩子的母親):“通過這樣的健康宣導活動,可以啟發孩子增加他們的知識和基本醫療常識,不會總是老愛看手機,機不離手!若能常辦這類活動,那就更好了。”
諾艾琳,11歲,5年級學生(後者):“我很開心,可以參加類似的活動,從中學習了不少醫學常識。若活動能以英文作為媒介語相信會更好,因為在日常生活和學校,我們都缺乏使用英文的機會。我希望,日後還能有機會通過與外界的活動,多多學習英文。” 諾阿菲拉,4歲,幼兒園學童(中者)及媽媽諾艾因阿希金(前者):“我的小女兒喜歡從活動帶回面罩和牙刷;自從她在活動中學習刷牙之後,從此在每天睡覺前都會主動刷牙,開始懂得照顧牙齒的整潔了。”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