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吉的女儿哭诉她父亲常用的高血压药物被替换,卫生部长凯里打脸她说并无替换药物而是使用了仿制药,但纳吉律师沙菲宜表示“仿制药不如原药有效”。
ADVERTISEMENT
日前,纳吉的女儿哭诉她父亲常用的高血压药物被替换,卫生部长凯里打脸她说并无替换药物而是使用了仿制药,但纳吉律师沙菲宜表示“仿制药不如原药有效”。一时之间, 仿制药又被推上风口浪尖。仿制药到底能不能媲美原厂药又成了大家关注的课题。
首先,我们先了解什么是仿制药?仿制药不是冒牌货更不是假药。仿制药和原厂药(品牌药)具有相同的活性成分(bioequivalent),相同剂量,相同给药途径,相同剂型,相同适应性的药物。简单来说,仿制药和原厂药的治疗效果一样,安全性相同连副作用也一样。但是价格不同,仿制药的价钱便宜了许多。
很多人认为“一分钱,一分货”或者“便宜没好货”。价格便宜的仿制药的药效肯定不如原厂药。在下判断之前,我们先来了解原厂药是如何定价的。原厂药是一种全新的药物。研发药物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资源和时间。有些药物的研发甚至需要几十年。
一种新药的研发成本可能高达几十亿美金,再加上后期宣传,花费巨大。原厂药的价格=研发成本+临床试验成本+宣传成本+利润。原厂药都有大概20年的专利期。在专利期后,仿制药才被允许面市。仿制药无需负担研发和宣传成本,因此可以卖更低的价格。
很多人担心仿制药的功效是否和原厂品牌药一样,这大可不必过虑。在马来西亚,仿制药的销售都必须通过国家药剂监管机构(National Pharmaceutical Regulatory Agent NPRA)的审查,以确保药物中的活性成分相同和达标。很多病人常常被药物的名称和形状搞糊涂。很多病人会说明明买的是这个药但是名字和模样却不一样。其实,仿制药按照规定不能和原厂药的品牌名字一样。好比Paracetamol的品牌名称有Panadol、 Tylenol一样。再打个比方,你想喝一杯可可饮料,我给你一杯美禄或阿华田都行,都是可可饮料,主要成分是一样的。
其实,仿制药对一个国家的医疗体系非常重要。前几年有一部很火红的电影《我不是药王》,生动的刻画了仿制药和原厂药的矛盾。剧中的主角为了帮忙买不起原厂药的白血病患者,到印度定制了一批价格只有原价十分之一的仿制药,后来被告上法庭。剧中主角说“他只有20岁。就想活命,他有什么罪?”为了医病,有时候倾家荡产的例子屡见不鲜。吃药贵是大多数人面对的问题。善用仿制药能让国家的医疗系统变得更可负担。何况仿制药多是一些治疗慢性疾病药物,本来一个月三百多令吉的高血压药,可能50令吉就能买到。你别以为只有发展中国家才需要仿制药,2020年美国市场上90%的处方都是仿制药,但仅占所有药物支出的20%。也许你会说为什么要给原厂药专利,卖得那么贵。如果没有这20年的专利权,药企投入的巨额研发费得不到市场的补偿,这种情况会极大的挫伤药企研究新药的热情。没有了积极性,药物的创新也会停滞不前,最终损失的还是病患。
当然,我身边的很多病人和医生还是认为原厂药更好。这也造成了一个诡异的现象,在政府医疗机构,大部分的药物是仿制药,而私人医院则更多的使用原厂药。这当然也挺好,病人有更多的选择。如果你要省一省,使用仿制药也无妨。但是,如果你坚持手机一定要用苹果,咖啡一定喝星巴克,药物一定要原厂品牌,那也行,请自行购买。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布城27日讯)武吉阿曼商业罪案调查组前主任拉惹哥巴助理总监供称,警方在调查1MDB案件中,确定前首相拿督斯里纳吉为嫌疑人。
他今日向高庭供证时指出,这是因为有资金从1MDB流入纳吉的个人银行账户。
“起初,这位前首相在2015年调查初期并非嫌疑人。当时仍属调查早期阶段,我们还未向包括1MDB董事会和管理层在内的多名证人录取口供。”
拉惹哥巴也是纳吉被控1MDB滥权及洗钱案第11名辩方证人,他今日接受主控官副检察司阿末阿克南盘问时这么表示。
他指出,纳吉在此案没有被控刑事失信罪(CBT)。
数证人多次提及纳吉
阿末阿克南:“当你向证人录取口供期间,有人提到纳吉的名字吗?”
拉惹哥巴:“是的,有几位证人多次提到纳吉的名字。”
拉惹哥巴指出,前巫统领袖拿督斯里凯鲁丁阿布哈山早前曾向警方报案,这成为刑事失信调查的起点。
该报案是基于媒体揭露1MDB治理问题,其中1MDB背负数十亿令吉债务。
去年10月30日,承审法官拿督科林劳伦斯裁定,控方成功证明纳吉的表面证据成立,因此纳吉需要出庭自辩;虽然科林劳伦斯已晋升为上诉庭法官,但是他仍继续审理在高庭阶段的案件。
现年71岁的纳吉共面对25项指控,包括4项滥权收取来自1MDB的23亿令吉贿赂,以及21项洗黑钱罪名,涉及同样数额的资金。
科林劳伦斯择定,审讯将于4月7日继续进行。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