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這篇文稿時,剛獲悉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駕崩。女王的離開,雖不足以影響當今英國/歐洲的政壇走向,卻對君主立憲制有著一定的衝擊。她的生命史橫跨20至21世紀——除了是英國王室的象徵符號,亦是歷史的見證者/安撫者——從英殖民到後殖民時期,從二戰、冷戰到數位時代,她幾乎皆參與其中(當然作為英聯邦成員之一的馬來西亞,與女王更有著亦近亦遠的關係);如是,或許我們可以說,英女王的離世正為跨世紀的“大歷史”劃下嶄新一頁,然而她所留下的歷史記憶卻從不缺席。
ADVERTISEMENT
從上述消息,至少提醒我們一件事:我們可以如何面對駁雜反覆的歷史記憶/個人記憶?尤其隱藏在日常角落的大小歷史記憶創傷,又該如何處理?關於“記憶”相關議題研究,或許我們能從李有成教授的《記憶政治》(2020年)論著獲得更詳盡的解答。《記憶政治》可謂《記憶》的延續版,從文學作品詮釋角度討論關於當代記憶研究的重要課題包括“記憶”、“遺忘”、“失記”、“再記憶”、“創傷”、“後記憶”、“記憶政治”;而這些議題當中所牽涉的,則是戰爭與政治、歷史與日常、民族與文化、語言與創作之間的盤根錯節。
《記憶政治》透過幾部重要的文本著作分析,探討記憶的時間感與記憶存在的不穩定性。例如,聖奧古斯丁(St.Augustine)的《懺悔錄》(Confessions)對記憶的討論,將記憶比喻為“一片廣大的田野”、“一座影像倉庫”;班雅明《柏林紀事》則觸及自傳體記憶敘事關於“斷簡殘篇”的回憶問題;而馬華 /華馬文學的討論部分,毆大旭的小說《沒有地圖的世界》(Map of the Invisible World)勾勒出從殖民到冷戰時期,西方對亞洲留下的痛苦歷史記憶;另外值得留意的是,作者討論了李永平的《雨雪霏霏:婆羅洲的童年記事》中關於慰安婦與“追憶”的問題,尤其是〈望鄉〉更展現了臺灣與婆羅洲、日本戰爭記憶中的個人與集體創傷記憶,而女性則是其中的重要受害者。此外,作者也指出張貴興的《野豬渡河》的〈斷背〉一章亦勾起有關慰安婦的暴力記憶問題。
處理記憶成了迫切問題
李有成教授在書中曾表示:“我們置身在一個高科技的時代,面對瞬息萬變的世界,許多事件轉瞬間就被新的事件所取代,記憶很快就在時間的川流中擱淺或流逝,要如何面對,如何處理記憶因此成為必須迫切面對的問題。這也是記憶政治(politics of memory)無法迴避的終極關懷。”換言之,在面對如何處理 /召喚“記憶”的路上,我們除了必須面對歷史倫理的批判、尋覓與創傷歷史的“和解”之道,更重要的是,如何在破碎的時間片段中整理自我與他者那些善惡混雜的記憶世界。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