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面對極端氣候變遷,馬來西亞面對更頻繁的災難衝擊,以及災難發生次數有日益上升之趨勢,我們必須加快腳步建立“由下而上”的“社區防災”概念,並且反覆進行演練。
ADVERTISEMENT
如果你是村委會、居民協會或分層地契管理層的委員之一,你是否曾評估過社區可能遭遇重大災難如火災、水災和土崩等的發生機率?以及,你是否曾為社區防災做好準備?
舉個例子,你的社區是否已建立一套傳達防災信息的機制,如設立通訊群組或架設警報系統,確保一旦發生重大災難時,居民可迅速獲得通知,且大家都已掌握逃生路線和避難地點?當災難發生後,社區是否有能力自行展開動員、救援和恢復工作,如早已備妥災黎臨時安頓中心、緊急物資存放地點,以及擬好救援部隊和重型機械進出社區的替代路線?
根據我國救災指令與準則,當發生重大災難時,縣署是地方上的最高指揮單位,負責統籌、動員和協調官方救援單位進入災區,包括地方政府、警察局、消防局、醫療部隊、民防部隊、土地局、社會福利部、公共工程局等單位,皆需聽命縣長,而不是當地人民代議士,也不是縣市議會主席。
但是,地方上重要的民間組織和社區力量,如村委會或居民協會,乃至非政府組織和社團,往往並不涵蓋在國家救災系統內。政府與民間兩者之間,基本上並沒有任何正式或明文規定的防災合作關係,在日常也缺乏互動如灌輸防災教育,以致民間在防災準備工作上往往後知後覺,無法“超前部署”。
這就是為什麼當重大災難發生時,許多受影響的災民在當下其實是不知所措,不知道下一步該怎麼走,也不清楚最優的逃生路線和避難集合地點,這不僅將喪失逃生的黃金時間,嚴重則可能丟失寶貴的生命。
讓社區自主建立清晰的防災指南,包括繪製社區防災地圖,標示社區周遭潛在的高風險區、脆弱構造建築、災難逃生路線和避難集合地點,以及預先鑑定和備妥災黎臨時安頓中心、儲存緊急物資和救援器材的位置,並確保每一位居民都熟悉有關安排,特別是毗鄰山坡地帶、主幹河流的聚落,這些措施顯得尤為重要。
其次,為改善社區動員不夠及時,或非政府組織在進入災區後無法充分協調,缺乏整合,社區自己可嘗試不定期更新社區周遭重要的民間組織名單,從而建立密切的社區防災合作伙伴關係,以便災難發生時可第一時間取得聯繫並徵求援助,不論是人力、物力或財力。
另一方面,社區民眾應時常觀測周遭的排水系統是否有阻塞,山坡和河堤是否有崩塌跡象,指定承保商是否有定期清潔溝渠、河床淤泥是否有定期挖掘,工地推土工程是否有按照標準作業程序等,如果發現問題,就應該馬上通報當地人民代議士或縣市政府。
這幾年,面對極端氣候變遷,馬來西亞面對更頻繁的災難衝擊,以及災難發生次數有日益上升之趨勢,我們必須加快腳步建立“由下而上”的“社區防災”概念,並且反覆進行演練。當我們無法避免災難發生,就必須意識災難發生的可能性,因為這能有效減低當災難發生時的人民傷亡和財產損失,並以最快的速度進行災黎安頓、物資調配乃至災後恢復。
如果每一個社區或聚落皆能夠自主提升社區的防災能力,坦然應對,實際上也將提升國家和城鄉整體的防災能力,從而補足國家在各方面的不足。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