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国内

|

我们

|
发布: 7:00am 02/10/2022

原住民

体验

原住民

体验

董總2022年馬來西亞日公開徵文比賽中文組得獎人 | 我的偽原住民體驗

文:郭悦晴
2/10见报∕郭悦晴∕我的伪原住民体验
我和我的朋友Eva

舞獅大家見多了,但大家有見過會跳竹竿舞的舞獅嗎?這是沙巴種族和諧的代表作之一。來過沙巴的人,都能實實在在感受到“大馬一家親”的精神。

想當年,為了讓在臺北市長大的我認識自己的國家並儘快適應和融入新生活,舉家搬回沙巴後,媽媽常常帶我參加本地大大小小的活動和聚會。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擔婆羅裡鎮辦的藝術節活動。

ADVERTISEMENT

學傳統舞蹈 體驗竹竿舞

活動地點就在擔婆羅裡鎮(Tamparuli)的地標——擔婆羅裡吊橋旁。現場有傳統的樂器表演,也有提供可穿戴卡達山杜順的傳統服裝和頭飾,讓大家拍照打卡。我除了有機會體驗竹竿舞和學習傳統舞蹈的基本舞步之外,當地居民還給我們介紹了擔婆羅裡鎮名稱的由來和當地的傳說故事。我還學會了一首朗朗上口的卡達山語歌曲——Jambatan Do Tamparuli,也到訪了歌曲中提到的市集(Tamu),嚐到了不少美味小吃,如炸麵包果。

木刻印刷原住民圖騰

既然是藝術節,現場免不了有各類的藝術體驗活動,而我參與了其中的木刻印刷體驗活動。在專人的指導下,我用刻刀在木片上刻上自己喜歡的原住民圖騰,完成後刷上漆把圖騰印製在一個布制的提袋上。我本以為原住民圖騰都是簡單線條,沒想到圖案相當多元,而且種類繁多,實在讓我大開眼界。

接著,我和媽媽來到準備當天活動餐點的廚房。我的目光馬上被堆積如山的各類新鮮食材所吸引,我發揮了“好奇寶寶”精神,用蹩腳的馬來語發問。原住民阿姨們一邊手腳利落地準備著食材,一邊不厭其煩地回答我的提問。

椰殼做飯碗 竹子做杯子

原住民朋友手腳靈巧,而且善於就地取材,發揮創意做成來的各種日常用品讓我驚歎不已。桌上的飯碗是椰殼做的,而杯子和盛菜餚用的器具則是用竹子做的,真是別有一番風味,可重複使用的器具也完全符合環保概念。

我們自告奮勇留下來幫忙,阿姨把切番薯的工作交給了我。切好的番薯粒和白米混合後煮成了香噴噴的番薯飯。阿姨們用清洗乾淨的香波羅(Tarap,沙巴本土水果)葉子包裹著番薯飯製成著名的葉包飯(Linopod)。和各位幹練的阿姨們相比之下,我這個初學者的動作就顯得很緩慢,還好他們都沒有嫌我在幫倒忙。

2/10见报∕郭悦晴∕我的伪原住民体验
卡達山杜順佳餚

我們後來和大夥在竹製的大床上一起用餐。除了我有參與制作的葉包飯(Linopod)我嚐到了獨特風味的本地野薑(Tuhau),配色誘人的薤炒姜花(Losun),看似簡單工序卻繁多的炒香蕉花(Jantung Pisang)還有醃製的野芒果(Bambangan)等。這眾多卡達山杜順傳統佳餚中,我最喜歡的是醋漬魚肉(Hinava)。醋漬魚肉由新鮮的鯖魚或沙丁魚,加上辣椒、姜和酸柑汁等所做的美食。據悉,酸柑汁是這道菜的靈魂,不但能夠有效殺菌,還能把魚“煮熟”。媽媽說,這和日本人的醋漬做法有異曲同工之處。原來,沙巴原住民和日本人一樣有吃生魚片的習慣,想不到吧?

馬來語不靈光

雖然語言不同,成長環境不同,生活習慣不同,再加上我當時的馬來語不太靈光,原住民朋友非但沒有取笑我,也沒有排擠我這個在大都市長大的華裔孩子,反而費盡心思和我溝通,必要時手語和身體語言也派上用場呢!其中,跟我最要好的是和我同齡的Eva,她可是我在校園以外認識的第一個原住民朋友。我們現在碰面的機會比較少了,但還是始終保持著聯絡,不時分享我們中學生涯的新鮮事。

當天,Eva和她的朋友帶著我一起玩葉拓。我們利用河邊撿回來的小石頭,再挑選喜歡的葉片,在麻布上輕輕碾壓和敲打,一副獨一無二的作品就這樣完成了。我真心羨慕也佩服他們的創意和想象力啊!

午飯後,我的新朋友們還邀請我一起去河邊釣魚。我問,“我想去啊!可是我沒有釣竿要怎麼釣魚呢?” 。他們聽完大笑,帶著我提刀去砍了幾根小竹子。沒過多久,他們就像變魔法一樣,給我做了一根輕巧的釣竿。然後,他們帶著我去挖蚯蚓當魚餌,再走到河邊去垂釣。在他們的指導和照顧下,我釣到了我人生的第一條魚,雖然那只有江魚仔般的大小。我和夥伴們釣到的魚被立馬送入了廚房,成了當晚的菜餚之一 —— 味道超級鮮美的黃姜魚湯。

晚餐後的餘興節目就是原住民們的表演時間。不愧是藝術家,個個都身懷絕技,不但能歌善舞,只要樂器在手,人人就能自然地演奏出優美好聽的曲子。當晚,我就在音樂和歌聲的陪伴中入睡了。

插秧 踩高蹺難度高

隔天,我們起個大早,跟著大夥一同到稻田裡插秧。我們頭上包著防曬用的沙龍布,背上揹著竹簍(wakid),赤腳走向稻田。首先,我們先把稻秧從培養圃拔起,去除雜草、枯黃的葉尖和多餘的土壤,再把秧苗放入竹簍。接著,再揹著竹簍下田分株插秧。稻田的水量充足,泥土鬆軟,不需要任何輔助工具,輕易就能把稻秧的插入泥中。我在旁仔細觀察稻農們熟練地把稻秧插入泥中,躍躍一試,迫不及待想要跳入滿是泥濘的稻田裡。

正當我準備好好表現的時候,才發現稻秧看似簡單,卻不是件容易的事。稻秧被我插得東倒西歪,慘不忍睹,稻農看了笑翻了,然後向我走來並手把手教我正確的做法。才努力了不過一會兒,我已腰痠背疼,連忙向稻農求救。稻農讓Eva帶著滿身泥濘的我到附近的河邊沖洗一番後,筋疲力盡的我就躺在他們用竹子所建的大床上休息。躺在涼快的竹蓆上,抬頭可見藍天白雲,實在舒服寫意。

休息過後,我的原住民朋友帶我去體驗竹子做的踩高蹺。過程中,他們一直鼓勵我,但這玩意兒的難度實在是太高了。我光是讓自己平穩站立起來就花了不少時間和體力,更不要說還要開步走了。這時,笨拙的我身邊頓時出現好幾位熱心的“師父”給予我指導和協助。果然,在專人的指導下,我這個笨徒弟總算成功完成任務。

首次嘗試吃碩莪蟲

當天活動還有一項重頭戲 ——吃碩莪蟲(Butod)。當他們把碩莪蟲端出來的時候,我媽媽馬上以跑百米的速度躲到人群中。營養豐富又健康,但一般人都會“敬而遠之”。

我膽子雖大,但看到碩莪蟲在盤子裡不停蠕動,還是不免心慌。後來,在大家的慫恿和鼓勵下,我完成了大人都不敢嘗試的挑戰,包括我那我土生土長的媽媽。老實說,碩莪蟲味道真的很鮮美。有機會大家一定要嘗試一下!

美好的時光總是過得那麼快,我的偽原住民體驗也到了尾聲。我帶著依依不捨的心情和他們說再見。謝謝他們在這幾天對我的照顧,希望我還有機會可以再見面。

透過這次的活動,我從原住民朋友身上學到了很多。或許,在很多人眼中,他們的生活並不富裕,但在他們身上,我卻感受到滿滿的人情味和知足常樂的幸福感。

2/10见报∕郭悦晴∕我的伪原住民体验
利用葉子、小石頭和麻布製成的藝術品──葉拓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