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50万年前开始使用石器工具,直到4万年前尼安德塔人还未发展出艺术,现代人却不出几万年就驯化动物、发展出农业、发明文字,“急遽而突兀地拥有了‘人性’”,跟动物之间的鸿沟越来越深。而且越来越加速,为什么?

许多人以《枪炮、病菌和钢铁》(Guns, Germs and Steel)认识作者,这部受到全球赞誉的著作后来再有《大崩坏》和《昨日世界》构成“人类文明三部曲”。然而,其实早在1992年的第一部著作《第三种黑猩猩》就奠定了经典地位。
ADVERTISEMENT
书中开宗明义:若有外星动物学家来到地球,肯定把人类归类为黑猩猩(在热带东非)和刚果矮黑猩猩(或巴诺布猿)之外的“第三种黑猩猩”。我们跟黑猩猩的基因差异不到2%,却是唯一分布全球所有生存环境(沙漠、极地、森林),且是唯一可能毁灭全球生物的物种。
由于作者的特殊学习历程,他把生物学和文化史结合在一起讨论,对他而言毫无冲突,因为他是做田野研究的生物学家,又同时研究新几内亚语言(那儿每30公里就有一种语言)。
他先问人类文化的生物学基础:那2%基因差异代表了什么?
普通会员 | VIP![]() |
VVIP | |
---|---|---|---|
星洲网平台内容 | |||
星洲公开活动 | |||
礼品/优惠 | |||
会员文 | |||
VIP文 | |||
特邀活动/特级优惠 | |||
电子报(全国11份地方版) | |||
报纸 | |||
ADVERTISEMENT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相比于西马的峇峇娘惹被迫纳入华人族群,Sino人早在英国时代就享有土著特权,大马建国时也不得不同意。然而1982年“沙巴之子证书”被冻结后,Sino的华人姓也令他们面临了身分危机。

身为沙巴人,小时候觉得很困惑,课本说华巫印三大种族,但我们身边的土著不是马来人,也很少印度人。本书作者跟我有相同困惑,且他的身分——Sino(华人原住民混血)——让他更想好好研究自身的族群。
这本在台湾得过两个论文奖的著作,讯息量十分庞大,我边看边回想从小经历过的沙巴历史。
联邦政府建构的国族想像,将国民纳入“华巫印”3个框框。但沙巴历史轨迹跟西马十分不同,打从英属“北婆罗洲”就没有西马那种华人械斗,英国建立法令确立原住民土地继承法、引入客家基督徒开发土地、承认Sino族群、各族混居并通婚是常态。因此当西马政客将他们的概念带来并制造对立时,令沙巴汉十分反感。
普通会员 | VIP![]() |
VVIP | |
---|---|---|---|
星洲网平台内容 | |||
星洲公开活动 | |||
礼品/优惠 | |||
会员文 | |||
VIP文 | |||
特邀活动/特级优惠 | |||
电子报(全国11份地方版) | |||
报纸 | |||
联邦自1960年代同化西马原住民,以“融入主流社会”,否则只能享有少数特权。然而沙巴受英文教育的原住民和混血儿,早在同意加入大马时已建立本地民族主义,避免受到西马同化。因此根据宪法,大马土著分成三个独立的系统:马来人(西马)、Sabah Native和Sarawak Native。
巫统为了提升代表权,提出bumiputra概念,将非穆斯林土著也纳入,形成多数。同时,联邦积极试图将非马来人、非穆斯林的“沙巴之子”(Anak Negeri Sabah)马来化,造成沙巴政党和国阵数十年的拉锯战,沙巴努力避免“西马化”而受尽压制,沙巴之子也在不断修改的土著定义下设法保住土地和权益。
宪法定义只要母语是马来文、穆斯林,且实践马来人习俗,就符合成为马来人,无关祖先来源。沙巴之子为了避免马来化,选择加入基督教,或将民族碎片化——建立更多族群(不要将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的概念)。
相比于西马的峇峇娘惹被迫纳入华人族群,Sino人早在英国时代就享有土著特权,大马建国时也不得不同意。然而1982年“沙巴之子证书”被冻结后,Sino的华人姓也令他们面临了身分危机。
有的Sino早已buang siang(舍弃华人姓),融入原住民,有的在1970年代伊斯兰化政策中舍姓,有的坚持华人姓并维持双重文化。作者于是反问:“谁说文化认同不能改变,不能重叠?”
很多西马华人无法理解“拥有华人姓的土著”;华人也无法理解马来人的南岛民族思维——祖源不重要,习俗决定种族;马来人也无法理解华人为何不愿“融入”。其实解方显而易见,就是建构多元种族、互相尊重的社会,沙巴早在大马建国之前就做了示范,西马政客应该停下脚步,向沙巴学习。
相关文章: 张草 / 亡国不愿剪辫子 张草 / 最好看的西游记漫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