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月亮這意象是詩人、寫詞人、藝術家等的創作靈感,它不僅是高懸在夜空中冰冷的天體,也是人們寄託思想情感的載體。如張九齡的〈望月懷遠〉──“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抒寫思念之情;李白的〈靜夜思〉──“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抒發思鄉之情;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詩人從自身角度抽離,從宇宙角度觀照,問了兩道至今仍無人能回答的問題,使時間和空間在詩中得到無限的擴大,只因詩裡出現“宇宙意識”,影響了李白、王維等後輩詩人,如李白〈月下獨酌〉──“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ADVERTISEMENT
你是否想過為何東方的桌子,多半是圓的?為何西方國家的桌子都是方的?圓,在一個文化裡,它是一種對殘缺的對抗。蔣勳在臺北TEDx演講中如是說。關於中秋節的傳說,最著名的典故是后羿射日,嫦娥奔月,故事基調圍繞著離別和思念,奠定了流衍至今的中秋節的情感價值──團圓。蘇軾寫“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傳頌千年,詩詞被現代創作人譜曲,儼然成為中秋節最重要的主題曲。世界有太多戰亂,太多流亡,太多悲歡離合,我們無時無刻不在渴望“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許美靜的〈城裡的月光〉──“看透了人間聚散,能不能多點快樂片段?”,歌者唱著“城裡的月光把夢照亮”,夢一字,承載著無數人對圓的渴望。
山腳下男孩的〈月亮圓〉,月亮的意象在歌詞裡象徵什麼?居住在充滿人工光害的城市,對著發光的電視、電腦屏幕,可有心思看月亮?還感覺到月光嗎?當月光消失了,每個月都有一次的滿月還是人類的共同記憶嗎?倘若不是,那中秋節的意義又是什麼?歌者想讓孩子們與歷史對話,知道古老的神話源自何方,切記勿忘。Eiva林麗謙的〈oùest la Lune〉──“看著月亮/它好像在對我說悄悄話”,又回到與月亮對話,雖然內容與團圓無關,歌者表達的是無論在哪裡,月亮一直都在,陪著你,而那句“the moon hangs in the night like a candl elight”又讓我想起張九齡的“滅燭憐光滿”。
人生很漫長,記憶更迭不斷,如果不記得有滿月的夜晚,活著應該很荒涼吧?遙看月光,詩句或歌詞就會從心裡冒出來,可以一生提領出來,享用不盡。
更多文章: 林佚/從愛國歌曲看人民的國家情感 Tom Phan/不做被流量綁架的音樂 ian/洛Lokk《E-project002》本地獨立音樂專輯觀察日記vol.1 Chris/浪漫的歌曲創作 Chris/歌曲創作的工廠流水線 林佚/本地創作與詩詞情意結 林佚/如果我有一百萬 林佚/生是巴生人,死是巴生魂 Tom Phan/五條路上的屋頂演唱會 林佚/本地詞人競爭力 ian/麵包與理想 林佚/用Fender創造大馬人的時代記憶──Pop Yeh Yeh Tom Phan/那才是真正“全世界的音樂”吧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