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读家

|
发布: 1:11pm 03/10/2022

台湾

叶福炎

留台

留学

杜晋轩

台湾

叶福炎

留台

留学

杜晋轩

叶福炎 / 叙说一段留台人的北漂故事

作者:叶福炎

若细数马来西亚的历史,它已有70年的历史。不过,这段历史鲜少被完整地叙述或形成文字般流传。除了常见的学术抽象化或依附学术框架的讨论,更多的是来自于学长姊与学弟妹般私底下的经验交流,而且常带有传承的意味。目前,以多人共同撰写的两本回忆文集《我们那些年》与《我们返马这些年》,应属市面上相对拥有完整叙事的留台人故事。

ADVERTISEMENT

今年6月,第二本著作《北漂台湾:马来西亚人跨境台湾的流转记忆》可算是完成留台人故事的另一张拼图。作者留学台湾,其新闻与学术专业的训练,也在台湾的媒体行业寻得发挥之处。早前本着对留台故事的好奇与热情,也从历史的废墟与档案中,挖掘出政治受难者的故事,撰写了第一本著作《血统的原罪:被遗忘的白色恐怖东南亚受难者》。这本书也荣获2020年《星洲日报·读家》的十大非文学类选书。

有别于《血统的原罪》明确的写作意识及其严谨文字,《北漂台湾》的行文叙述更接近说书人的口吻。从导论的一开始就阐明自己的留学台湾,以个人经验照映出这段历史的轮廓——哪些因素、哪些影响以及后续作用等,后面则开始说明历史背景与相关政策(第一、第二章),而从第三章开始介绍不同领域与相关的人物出场——当然,这自然是作者的分类。

书籍采取说书人口吻的报导式叙述,或许也与作者的新闻专业有关。这样的行文可以让读者快速进入状况,同时它也能让写作门槛降低。虽说如此,纵览整本书也能感受到作者对于某些章节是较能够掌握,而有些章节则是写起来吃力,也较不自信。甚至,作者连基本的事实陈述也都搞错了。

“难免囿于此时此地的偏见”

以笔者相对熟悉的第九章〈泛文化〉,其中写到台湾的星座诗社是这么描述的:“1963年成立的‘星座诗社’,是由当时就读于各大学的东南亚和港澳侨生所组成的”(277)。这一描述完全把它当成是外籍学生的诗社。实际上,诗社的活动范围都在北部,而且多集中在台大、政大以及师大3所大学,也不局限于外籍生。“而且,与早期星座诗社、神州诗社时期追求“中华属性”(即视来台为回归‘中国文学’)的马华作家相比,……”(281),这即是把前面误解为“外籍生诗社”是对于回归中国文学的追求。

从基本事实的错误到诠释偏误,这可能是此书的一大毛病,但也尽显说书人的本色。主编高嘉谦教授作序,他也说到,“当然也难免囿于‘此时此地的偏见’,或靠近台湾政治光谱的另一端。”或许,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也应当留意书中的意识型态,是否具有基本事实的诠释问题。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