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我們會從“有什麼用”這種現實角度出發,去思考一個決定:“讓孩子學畫畫,有用嗎?”或“女兒學芭蕾舞學了好幾年,學而不精,學費貴載送累,到底學來做什麼?”而在書寫繪本的路上,不時也會聽到這樣的聲音:“讀繪本‘有用’嗎?”
讀繪本,到底有用嗎?如果有用,有什麼用呢?面對這樣的疑問,有時我也會停下來思考:“究竟為何要讓孩子讀繪本?繪本總是圖多字少頁數薄,不如買參考書、小說或漫畫更划算!”
ADVERTISEMENT
然後我又想起,小時候堅持讓阿哥學下棋,家裡長輩有一回就當面質疑:“學下棋,有用咩?”當時我內心非常篤定:“有用!下棋訓練思路清晰,還能讓小棋手培養冷靜和專注力,這樣的心理素質的培養是潛移默化的,雖難量化,將來必見成效。”
讀繪本也一樣。有時不能用“有什麼用”來選擇繪本。(用繪本來說教更是大忌!)有些繪本激發哲學思考,有些繪本讓人會心一笑,有些繪本讓人腦洞大開,若硬要用“有沒有用”來衡量,還實在侷限了繪本的無限可能。
普通会员 | VIP | VVIP | |
---|---|---|---|
星洲网平台内容 | |||
星洲公开活动 | |||
礼品/优惠 | |||
会员文 | |||
VIP文 | |||
特邀活动/特级优惠 | |||
电子报(全国11份地方版) | |||
报纸 | |||
有接觸過日本充滿童心的幽默大師吉竹伸介的繪本的讀者,大概就能理解,他的繪本根本就是“看似沒有什麼用,實則引發深思”的代表作。他擅長從“輕鬆記錄生活小事”延伸出奇思妙想,沒有偉大理論,但能讓讀者讀了以後心情愉快,大喊:“好有趣哦!好好笑哦!”(而不是“好有用”哦!)
吉竹伸介說,他創作的靈感,來自童年趣事和養育孩子的觀察。他的出發點很單純:“我是從任何家庭也會發生的平凡小事中尋找樂趣,希望藉著繪本,讓讀者回憶起一些育兒趣事或者是兒時往事,然後在閱讀的過程中開懷大笑。”
他認為,只要每天能從身邊不起眼的小事發現樂趣,每天就都能過得很愉快。“我每天都在收集這些小小的幸福,再創作成有趣的故事。如果我的繪本能讓孩子與父母展開‘這個是這樣嗎’或‘那個是那樣嗎’之類的對話,又或者讓家長們有‘養孩子真的不容易’等等互相抱怨的機會,那麼我創作的繪本就會有價值了。”
這一期,我們就來讀讀也許看起來並沒什麼用,但實際上非常有趣的吉竹伸介的兩本繪本!
《只能這樣嗎?不一定吧!》,支持孩子的探索創意
每個大人都有積累的生活歷練,因為經歷的事情多了,遇事難免傾向保守悲觀:“這件事,也只能這樣了。”但小孩不一樣。小孩有天真熾熱的靈魂,對世界充滿好奇,總想探索:“真的是這樣嗎?”總想看看此路不通時究竟是不是真的就死路一條,還是可以另闢蹊徑?這本繪本的亮點,除了寫出了小孩妙想天開的能力,還有老奶奶的生活智慧。
全書從一個問題開始——“哥哥說,未來的世界,全是可怕的事情,真的是這樣嗎?”
這一天,哥哥放學回家後對妹妹說:“我的朋友從大人那兒聽到,說未來的世界全是可怕的事情——未來,人口會快速增長,食物會越來越少,可能會暴發傳染病,也可能會發生戰爭;說不定外星人也來攻打我們,最後連地球都要毀滅!”
這樣的未來,當然就把妹妹給嚇壞了!她垂頭喪氣地跑去找奶奶。和藹慈祥的奶奶聽完後冷靜的說:“別擔心!未來會變成什麼樣,我們誰也不知道。不過,未來不會全是可怕的事,也會有很多美好的事情呢!”
大人總愛說:“未來事情一定會變成這樣,所以我們只能這麼做。”大人也總愛問:“這個和那個,你選哪一個?”但其實,除了A和B,我們還有很多別的選項啊!
未來也一樣!未來不只是兩三種可能,奶奶說:“未來的樣子,有很多種喲!”
妹妹開始舉一反三:“對!未來,可能我每天都能吃小香腸,可以穿著睡衣一整天,可以在每個週末收到禮物,可以讓機器人抱著我們飛來飛去,還可以讓機器人幫我寫作業。”妹妹立定主意:“奶奶,等我長大了,我要做‘思考未來’的工作。”奶奶說:“哇!太棒了!”
奶奶的這個反應,也提醒著我們要真心信任孩子,對他們天馬行空的理想和創意表示支持,畢竟,未來真的充滿無數的可能。
還很喜歡附贈的《特別篇》作業,讓每個孩子有機會提出一個問題,然後思考可能性。比如媽媽問:“只能喜歡打遊戲嗎?”回答:“喜歡做作業也可以啊!”比如小孩問:“只能揹著書包上學嗎?”回答:“頂在頭上也可以啊!”
《看得見,看不見》,自我感受最真實
小主角是一名宇航員,到不同的星球探索。這天,他到了一個星球上,這裡的人都有3隻眼睛,其中一隻長在後腦勺,所以他們能同時看見前面和後面。外星人對於眼前這個地球人無法看到後面表示了同情。
後來,這名宇航員終於找到一個後眼天生失明的人,兩人聊得非常投機。這名外星人說:“地球真好啊!我在這裡是‘特別’的那一個,但在地球上,看不見後面才是‘正常’的吧?”宇航員表示贊同:“我去過很多星球,有長腿人的星球,飛行人的星球,軟體人的星球,長嘴人的星球……”在這些星球上,他都變成了“身體特別”的人了。
這本繪本,用活潑輕鬆的筆觸,寫出了“看不見”的視障人士的生活和生活裡的種種不便。“看不見的人可以通過聲音、氣味和觸感知道很多事情。儘管有些事情會‘因為看不見而做不到’,但也有很多事情‘正是因為看不見才能做到’。看得見的人和看不見的人,感受世界的方式完全不一樣。”
此外,吉竹伸介嘗試給孩子們說明白“每個人都有自己特別的看法和感受,只有自己最清楚”這個概念。他舉例:有些風景,只有高個子的人才能看見,但有些視角,只有矮個子才能看見;有些事情,要朋友多的人才能做到,但有些事情,只有喜歡獨處的人才能看到;有些事,大人才懂,然而有些事,小孩才明白。
我在中年以後才逐漸體會的道理,吉竹伸介輕鬆就說出來,不得不對他的功力十分佩服!“我們的身體就像交通工具,每一種交通工具都有它的厲害。每個人真實的心情、經歷的辛苦、想做的事情,只有一直坐在這種交通工具上的自己才明白。”對這句話真的非常有同感。
這個世界,很多時候,還真要用心,才能看得見。有時我們以為自己看見了,其實是看錯了或者根本沒看見。多用點心啊!合上繪本,我這麼跟小禹說,也說給自己聽。
作者簡介:吉竹伸介(Yoshitake Shinsuke),生於1973年,神奈川縣人,擅長捕捉日常中不經意的浮光掠影,著作有《這是蘋果嗎?也許是喔》、《爺爺的天堂筆記本》、《我來幫你打開吧》、《怎麼睡成這樣子》等。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