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根本不在乎什麼時候大選,早選遲選,只是政黨和一些政治人物在叫囂,也在於他們自己的利益,對人民沒有什麼差別,就只是一場政治鬧劇。
元首突然參訪氣象局,營造了一片政治疑雲。
媒體之前並沒有接到王宮的這項安排,臨時接到消息,幾乎人仰馬翻,趕緊調動人手,火速趕到氣象局。
普通会员 | VIP | VVIP | |
---|---|---|---|
星洲网平台内容 | |||
星洲公开活动 | |||
礼品/优惠 | |||
会员文 | |||
VIP文 | |||
特邀活动/特级优惠 | |||
电子报(全国11份地方版) | |||
报纸 | |||
首相依斯邁準備在下午4點覲見國家元首,雖然他聲稱是向元首進行例常彙報,但是,很多人都認定“這一刻”來臨,即是尋求元首御淮解散國會。
而在首相入宮的幾個小時之前,元首蘇丹阿都拉卻出宮前往氣象局聽取簡報,官方說明是要了解防範水災的準備工作。
不過,敏感的媒體和政界人士聯想到,這是元首蘇丹阿都拉的一次主動出擊。
一旦首相提出解散國會的建議,元首或許不會被動的同意,而是會考量國內客觀狀況,包括屆時是否會發生水災,而作出考量。
這和過往解散國會的慣例,有所不同。
在馬哈迪至納吉擔任首相的年代,不會發生這種情況;一旦首相靈感到了,就是“這一刻”;覲見元首,只是例行公事。
但是,此時的依斯邁,面對各種反對解散的聲浪。
反對黨指稱,此刻解散國會,就是水災中的選舉,不顧人民的安危;非政府組織如淨選盟發動網上連署,號召民眾反對雨季選舉。
更甚的是,依斯邁政府的盟友──國盟(土團和伊斯蘭黨)的12名部長,聯名上書元首,表明反對在今年內舉行大選。
依斯邁成為夾心人。一方面他遭到本身政黨巫統的強大壓力,非在短期內解散國會不可;另一方面,他的政治盟友──國盟,以及他的策略夥伴──希盟,都極力阻止他解散國會。
依斯邁是大馬史上地位最弔詭的首相。他不能沒有巫統,因為他代表國陣巫統出任首相;他不能失去國盟,因為他的政府靠這個盟友而生存;他也不能沒有希盟,因為和希盟簽署的諒解備忘錄,穩住了他的政府。
最終,他必須向巫統低頭,向元首提出解散國會。覲見元首之前,依斯邁耐人尋味的加了一個註釋,指稱是否解散國會,權力在於元首。
暫時撇開憲法上的爭議,這也意味著依斯邁一旦建議解散國會,就交由國家元首來決定。
對依斯邁而言,他已經完成他的任務。他履行了對巫統的承諾,而國盟和希盟也無須對他再加追究。
但是,元首蘇丹阿都拉比他的前任負起更大的責任,他必須以超然的姿態,來考量首相的建議。
元首親自前往氣象局,很大程度上是評估選舉碰上水災的可能性,以及可能面對的後果。
如果氣象局的預測是正面的,即是11月初可以避開水災,那麼,這就為解散國會打開更大的空間,依照傳統,元首接受首相的建議,解散國會。
然而,若是氣象局的預測是負面的,即11月很可能面對嚴重水災,那麼,問題就產生了。
此外,國盟部長的連署信,也會得到元首的注意。憲法上,建議解散國會是首相的特權,首相無須尋求內閣或盟友的同意;但是,政府內部的不同聲音,還是有其影響力。
元首也會考慮人民的意願。經濟問題和雨季來臨,是否導致民眾抗拒短期內大選?
只是,政黨都把人民推到前線,聲稱是為了人民著想。希盟聲稱短期內大選,是不顧人民死活;巫統說,反對黨不要大選,是害怕面對人民裁決。
我倒是感覺,人民根本不在乎什麼時候大選,早選遲選,只是政黨和一些政治人物在叫囂,也在於他們自己的利益,對人民沒有什麼差別,就只是一場政治鬧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