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8日綜合電)2012年以來,中國在國際舞臺上扮演更積極的角色,同時外交環境發生深刻變化,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華不斷加強戰略圍堵,中美關係跌至1972年以來最低點。有學者指出,美國拜登政府上臺後,已將新冷戰帶到高科技產品的地區產業鏈和供應鏈,“實施有針對性的去中國化”,中國必須的選擇是對外開放。
打破“一家獨大”國際格局
外交部黨委去年刊於《人民日報》的文章提到,國際格局從“一家獨大”到世界多極化,世界動盪變革期也是風險多發期,大國博弈更尖銳,經濟、科技、安全等各領域競爭更復雜。必須堅持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提高鬥爭本領,戰勝一切艱難險阻。
ADVERTISEMENT
香港《明報》報道,過去5年,最大挑戰莫過於來自美國。2017年12月,特朗普政府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將中國列為最大的戰略競爭對手,翌年宣佈對華進口貨品徵收關稅,成為中美關係惡化的開端。兩國在經貿、教育、疫情等領域,以及在香港、新疆、臺灣問題上激烈交鋒。不過,以加關稅為主要手段的貿易戰打了4年,中國仍然是美國最大的貿易逆差國,2021年的逆差數據擴至3553億美元,創下歷來第二高。
拜登更注重拉攏盟友制衡中國
拜登入主白宮後,比起特朗普單邊施壓的做法,更注重拉攏盟友共同制衡中國,也進一步強調技術在地緣政治中的力量。他在非核心領域對中國釋放緩和信號,包括推出關稅排除清單等,但同時選擇性瞄準5G、晶片、電動汽車等關鍵科技領域,對多家中國企業實施出口管制。自跨越特朗普到拜登的2018年3月至2021年12月,美國已將600家中國公司、機構及個人納入實體清單。
同時,美國聯合盟友在關鍵技術領域“劃邊界”,例如今年與日韓臺成立半導體聯盟,8月簽署2800億美元的《晶片法案》,加入排他性條款,讓企業在中美兩國中選邊站隊,又欲拉攏日韓臺成立“四方晶片聯盟”等。
以科技戰為主要攻擊點
“拜登政府上臺後的一系列佈局,將科技戰作為對華打壓的最主要攻擊點”,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院長朱鋒表示,這不僅是在軍工企業,也是在高科技產品的供應鏈、產業鏈上“去中國化”,包括組建晶片聯盟等,“把新冷戰帶到地區和全球的產業鏈和供應鏈,已成事實,預期也是未來重點”。
中國意識到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的威脅,在2020年第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把“科技自強自立”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本月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會議明確,要求健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新型舉國體制”,重點研發“具有先發優勢的關鍵技術和引領未來的基礎前沿技術”,在若干重要領域形成競爭優勢、贏得戰略主動。
同時,中國政府屢提“鬥爭精神”,更注重發出對等的聲音,包括通過《反制裁法》,對有關實體和個人實施反制措施;公開反擊各種“汙名化中國”的言論等。
擴大國際參與 爭取歐日韓支持
“在擺脫美國打壓上,由於兩國實力不對等,中國的選擇有限”,朱鋒稱,中國必須作出的選擇,是擴大國際參與和加強對外開放,進一步提升經濟和商業發展的國際融合度,例如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等,更重要是爭取高科技產品技術主要來源地,即歐洲、日韓等經濟體的支持和合作。“中國是歐、日第一大貿易伙伴,涉及貿易市場體制開放的問題,要加強面對歐日對中國的關注和擔憂,確保他們接受中國市場經濟體的地位,因此必須進一步擴大改革開放的力度。”
回顧過去5年和展望,朱鋒相信脫鉤“不會來得那麼快”,但中國要做最壞打算,儘可能爭取有利發展的國際條件和環境。“過去幾年,中國外交反映了新時期的外交特色和個性,作為成長中的大國,特色和個性是需要的,但問題是如何面對新的環境,能更有利長遠應對西方打壓,同時為中國的大國崛起提供有效的戰略保證。”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