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多次在演講中強調,當前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而“東昇西降”是大變局發展的主要方向,中美戰略博弈則是其中的關鍵因素。
“東昇西降”披露習近平的世界大勢預測。中國已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加上2020年冠病疫情爆發後,中國在西方國家因疫情陷入混亂時率先復工,更讓習近平相信中國的“制度優勢”。
ADVERTISEMENT
2021年3月初,習近平在看望全國政協委員時說,“中國已經可以‘平視’這個世界了”;3月下旬,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和外交部長王毅在阿拉斯加與美國高層官員會晤時,展現強硬態度,並稱“美國沒資格居高臨下對中國說話”。
中央社指出,這些習近平的政治判斷,影響了中國的內政外交表現。今年6月,中國外交部發布4萬字的“美國對華認知的謬誤和事實真相”,強力批評美國的中國政策。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吳心伯指出,這也說明了,中國現在對美博弈,很注重話語權塑造,阿拉斯加會談後就表明,中國不接受美國的話語權。
中央社指出,可以預見,中國在未來5年,國際外交上會更加強調要抓住“話語權”、站在中國立場“說好中國故事”。
中央社報道指出,中國大力推銷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概念、以及多次強調的“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國永遠不稱霸、“一帶一路”倡議等都會在二十大中繼續出現,但是會強調合作共贏,甚至強調“世界不能沒有中國”,並試圖在氣候變遷等議題上引領風範。
邱坤玄:追求反霸權阻美壓制
《明報》報道,臺灣知名政治學者邱坤玄6日在一場學術研討會表示,從二十大報告中可嗅到趨勢和未來目標,他強調,報告對世界形勢的描繪,將作為中共外交政策非常重要的依據。
邱坤玄分析指,中共十八大報告已“醞釀東昇的趨勢”;十九大報告明顯指出國際秩序需改革以及東昇西降的現實。他強調,儘管大陸基本判斷是“東昇西降”為主,而就整體情勢,“東是在升、西是在降,但西的力量仍然大於東”。
邱坤玄表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核心就是中美關係,大陸爭取的並非真正的全球力量、取代美國成為世界霸權,但肯定是在追求反霸權,“追求有能力阻止美國將其意志與模式強加於中國之上”。習近平的外交總方略是“一帶一路”,強大海軍是重要支撐。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