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9日綜合電)兩岸關係自2016年臺灣總統蔡英文上臺後日趨緊張,而隨著美臺互動升級,兩岸關係持續低迷,敵意加深。多位臺灣學者分析,中國的對臺政策正從“反獨”向“促統”轉移,“統一”不再是口號或宣示,中共二十大很可能把“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等新論述加入黨章,“一國兩制”臺灣方案的輪廓將更清晰。
不過這並不代表中國“急統”或“武統”,有專家表示中國對臺仍有期望,和平統一仍是主調。
ADVERTISEMENT
2019年1月,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四十週年紀念會上,首度提出“探索‘兩制’臺灣方案,豐富和平統一實踐”,指出“兩岸長期存在的政治分歧問題終歸要逐步解決,總不能將這些問題一代一代傳下去。”
臺灣淡江大學中國研究所榮譽教授趙春山對《星島日報》說,這次講話拉開了中國對臺政策從“反獨”轉向“促統”的序幕。鑑於島內“臺獨”情緒升溫、美國介入等因素,中國已把“促統”放在議程表上。
對臺獨表述更加強硬
去年的中共第十九屆六中全會提出“新時代黨解決臺灣問題的總體方略”,國臺辦主任劉結一稱這是“中國共產黨實現祖國統一的最新理論成果”,“強化反‘獨’促統大勢”。近期中國官方對臺講話,包括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今年十一國慶招待會的致辭,均提到總體方略,顯示這已經成為中國對臺的政策大綱。
8月10日,中國發表《臺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白皮書》,重申對臺實施“一國兩制”。據《明報》,這是繼1993年、2000年後的第三份對臺白皮書,這次版本共提及121次“統一”、36次“臺獨”,並4次明確點名批判臺灣民進黨,指其是“必須清除的障礙”,對比過去對臺獨表述更加強硬。
臺灣淡江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張五嶽對《星島》說,這份習近平任內首份對臺白皮書,比1993年及2000年的前兩份更堅定“促統”。中共二十大前夕,接連推出對臺文件或論述,“北京一定希望在二十大後就統一問題,取得一個歷史性的進展,一個歷史性的里程碑。”
據中央社,國防安全研究院研究員梁書瑗撰文分析中共日後對臺政策走向指出,“反獨”、“促統”是中共長期一貫處理兩岸問題的立場與目標,但兩者之間的側重隨著時代演進而有不同,發展“國家統一理論”為下一階段對臺工作的重心。
梁書瑗說,中共即使是在習近平時代,主張“和平統一”的口徑料將不變,但執行方式恐已因應“促統”在整體涉臺工作中的重要性升高,以及中共對於兩岸統一的未來深具信心而產生變化。
“促統”不代表有時間表
目前中共黨章內只有“實現祖國統一”6個字,張五嶽預期二十大將對臺灣問題有更多著墨,過去十年提出的一些新論述或關鍵字,可能被加入黨章。“譬如‘解決臺灣問題是中國共產黨矢志不渝的歷史任務’,這是習近平去年七一黨慶提出的。又譬如‘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願望’,這是一貫提法,最近的白皮書也提到。”
不過張五嶽和趙春山均認為,中國強化“促統”不代表5年內就要解決臺灣問題,或制訂統一時間表,甚至“武統”。
至於一些輿論稱習近平要在任內完成統一,才能奠定其歷史地位。張五嶽認為是“完全錯誤的解讀”,“習近平的定位跟臺灣問題固然有相關但並非關鍵,其歷史定位已經在去年中共第三份歷史決議中清清楚楚地作了一個判斷。”
“和平統一”仍是主調
趙春山也認為中國雖然強化“促統”,但“還談不上有緊逼感”,解決臺灣問題需要考慮內外形勢,顧及國家發展戰略。“和平統一”仍然是主調,近年中國加大對臺軍事演習,主要是震懾“臺獨”力量,“可以說,中國的策略是‘武力反獨,和平促統’。”
兩岸關係劍拔弩張之際,解放軍會否及何時攻臺亦成為關注焦點,《明報》報道,臺淡江大學外交與國際關係學系榮譽教授陳一新指出,近年解放軍軍機軍艦多次在臺海周邊海域巡邏、演練,已是為武統做準備。
2027年前不會攻打
但他表示,中國在2027年前不會攻打。中國對國民黨仍有期待,從馬英九執政時簽訂的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10年期限已到,但兩岸有默契的讓它繼續生效就能看出。
張五嶽說,如今美中對抗持續,兩岸官方缺乏政治互信,現在雙方都不希望有誤判,唯一能做的就是危機管控、防範意外。除非臺灣碰觸到北京無法容忍的紅線,如美臺正式建立官方外交關係、宣佈臺獨等,否則極端的武力統一情況是不存在的。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