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過的農曆九月初九,在住家附近一路邊素食檔排長隊等著付錢,吵雜聲中,聽到身後的孩子和他母親的對話:“老師問班上同學,誰在九月初九重陽節有拜阿公阿嫲?”孩子母親很快回應:九月初九不是拜九皇爺的嗎?哪有拜阿公阿嫲?
《呂氏春秋.季秋記》記載,古人在秋季九月農作物收成之時祭天帝、祭祖,以拜謝恩德,被後人視為秋季九月九重陽節拜神祭祖之由來。《禮記·祭統》:“凡祭有四時:春祭曰礿,夏祭曰禘,秋祭曰嘗,冬祭曰烝。”民間傳統上有春秋二祭,春祭在清明節,祭祀祖先,秋祭在重陽節,祭祀宗族的先人,特別是給忘了忌辰的祖先祭祀。
ADVERTISEMENT
十多年前,帶著3個在讀中小學的女兒赴廣州佛山觀光旅遊,正值秋季農曆八月杪,佛山祖廟一片熱鬧氛圍,大戲演出,高樁舞獅表演。徐徐涼風下,戲臺前空埕,一位賣小吃的大嬸走前來,邊銷售邊介紹說,佛山人重視的一年一度重陽節秋祭即將在祖廟舉行,有祭祀舞蹈、宣讀祭文等傳統祭祖習俗。進一步瞭解下,大部分佛山人,依舊承傳先輩在重陽節祭祖的習俗。
多年前的農曆九月初,一位過來檳城小住的香港朋友在前往拜訪朋友途中,被鬥母宮廟前飄揚的黃旗與街邊素食檔吸引,她笑說想不到檳城人在九月九重陽節祭拜九皇大帝,與她家庭或香港人重陽節祭祖的習俗有異。隨同在旁的馬來西亞鬥母宮九皇大帝總會刊物《鬥訊》前主編,即民間學者張少寬君當下糾正,重陽節與九皇爺誕兩者各異,不能把華人傳統節日的重陽節,與宗教信仰的九皇爺誕混為一談或相提並論。
少寬君這番話,讓我憶起在千禧年初,個人參與的團體舉辦一項華人傳統節日繪畫比賽,來自檳威兩地百多位華小學生報名參賽。有別於一般賽前預知作畫主題的繪畫比賽,參賽者在比賽當天,必須根據現場揭題來發揮作畫才華,作畫主題涵蓋華人傳統節日的農曆新年、清明節、端午節、中元節、中秋節、重陽節、冬至等。
當中一組抽得“重陽節”,比賽時間結束,5位來自檳威兩地受邀擔任評審的年輕畫家為作品打分,眼光同時聚焦在一位參賽者的作品,不約而同打出高分,一致推選為該組的冠軍之作。
負責記分的競賽主任在旁提醒,該參賽者的畫作以九皇爺誕乩童請神遊街巡境為內容呈現,與主題重陽節登高、祭祖、插茱萸、賞菊或飲菊花酒的習俗內容有顯著差異。後來經過評審團商榷議決,該份原本被視為冠軍之作最終割愛,導致成績揭曉時引來該參賽者的母親抗議,經過解釋,才釋然接受孩子作畫“文不對題”的事實。
所謂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在我國,民間於農歷七月十五的中元節“秋祭”祭祖,不過,個人在檳城有認識兩個粵籍家庭,除了中元節,也在重陽節祭祖。
華人傳統節日之一的重陽節,不像其他節日如端午節、中元節或中秋節等,盛行於我國華人社會,對重陽節的習俗感到陌生,在所難免。特別是在檳城,九月初一到九月初九,坊間大事慶祝九皇爺誕,隨處圍繞著吃素、拜九皇爺或遊神的熱鬧氛圍,很容易讓人誤把重陽節與九皇爺誕混為一談,導致重陽節習俗有祭祀九皇爺之說。
相關文章:
鄭錦華/九皇爺誕盛行的吃素
鄭錦華/登千二層拜九皇爺
延伸閱讀:
【九皇爺誕/01】黃旗飄揚,恭迎九皇爺誕辰
【九皇爺誕/02】九皇爺身分謎之傳說
【九皇爺誕/03】烏龜包,九皇爺誕必吃吉祥包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