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網
星洲網
星洲網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網 Newsletter 聯絡我們|星洲網 聯絡我們 登廣告|星洲網 登廣告 關於我們|星洲網 關於我們 活動|星洲網 活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花蹤

發佈: 7:00pm 13/10/2022

花蹤

劉育龍

武俠

花蹤

劉育龍

武俠

【花踪16.武侠短篇奖】阿鼻剑法/刘育龙

作者:劉育龍

星空如洗,圆月初升。

ADVERTISEMENT

刀已出鞘,箭已上弦。数百个契丹兵缓缓排开,一个个双目流泻饥饿野兽一般的凶光,排成一把弯弯的巨刀,即将斩断他们对面这一千多个村民的生机。

前有虎狼,后面是万丈深谷,村民已经被驱赶至绝路。

契丹兵没有冲上前出手屠杀,看来是打算把村民一步一步赶下悬崖,借此取乐。

雍跌坐在地上,身上满是村民被斩杀时溅射的鲜血。

这一路逃亡,怀中的幼儿熬不过饥饿和颠簸劳累,已然断了气息。

生死存亡的这一刻,她之前的所有恐惧、悲愤和怨恨,蓦然消失殆尽。灵台清明,内心平静如水,丹田里的真气终于开始凝聚。

她甘心赴死,只要她的丈夫能活下去,只要这些年来热心照顾他们夫妇的村民能活下去。

一直到此时此刻,她才恍然明白,师父为何肯传授她阿鼻法。

阿鼻剑法只有一招,只能使一次。

“一念为善,阿鼻即天堂,罗刹即菩萨。”艺成之日,晓月禅师意味深长地留下这句话便离开了。

雍缓缓回过头,把幼子的尸体交给面无人色、浑身颤抖的丈夫。

“找个地方,把孩儿安葬。”她顿了顿,“闭上双眼,待会儿不管发生什么事情,你都莫要睁开眼睛。”

“阿雍,你……你要干什么?”丈夫拉住她,又惊又怕地问。

“明,今生匆匆,来世,我们再续结发同心之缘。”她握住他的手,淡淡轻轻地说。

“其实……”她欲言又止。

“其实什么?”

“其实你是我仇家的儿子。”她把这一句话咽了回去,没有说出口。

她原本以为,这一招阿鼻剑法在七年前便已经使出。她想用这一式剑法,杀尽仇家的全家上下。

她没有想到的是,有人比她早一步这么做了。

她站在仇家被大火烧成焦土残壁的府邸前,只觉得内心空荡荡冷菲菲的,仿佛胸膛遭人硬生生刮出一个大洞。

更没有想到的是,她居然找到了事发时恰巧在外地负笈而躲过杀身之祸的仇家之子。

明不谙武艺,性格纯良,六年后,他们结为夫妻。

数天后,晓月禅师上门道贺。

寒暄几句,她向晓月禅师提出了萦绕心中六年的疑惑:“师父,六年前我去找仇家寻仇,却不知何故,丹田的气屡试都无法凝聚。”

“这些年来,我天天都以九转莲台心法培元养气,自信修为已经足以驾驭剑气。当时我内心满盈恨意,也抱着必死之心,为何还是无法施展那一式?”

“万象归元,天地同寿。”晓月禅师面色凝重,“阿鼻剑法的精要是舍身渡人,施招者必然得抱持一念慈悲。你虽不惧死,但心怀愤恨,自然施展不出这一招。”

“您明知我决意复仇,既然阿鼻剑法用不上,为何还传授予我?”

“有用无用,存乎一心。拜师前我已经告诉你,传授你这门剑法,不是让你用来复仇的。”晓月禅师平静地双手合十,“阿弥陀佛,当年你得悉仇家被杀,有何感想?”

“我……我只感到一片悲凉,还有满怀的空虚。”

“想用仇恨来化解仇恨,无疑是水中捞月。幸好你后来总算放下怨愤,与仇人之子缔结良缘。” 晓月禅师垂下双目,“不入地狱,如何成佛?总有一天,你会领悟阿鼻剑法的精髓的。”

“师父,您说的那一天,终于来临了。”她在心中默念,缓缓站了起来,举步前行。

她收摄心神,自丹田运转九转莲台心法,只见她的双手和脸孔迅速变得血红,那股血色越来越浓,最后红得几乎随时能溢出血水那般。

缕缕丝丝的血雾,从她的全身渗透出来,不一会儿便已经弥漫四周,像一张巨网那样包围着数百名契丹兵将。

“这个妖女会使妖术!放箭!!”其中一个契丹将领惊觉不妙,猛然喝令。

箭如雨下,她像陀螺似的急速旋转,把射来的箭全都弹开。

她越转越快,快得已经看不见身影,像龙卷风升上半空。

紧接着,无数细细的剑挟着风雷之势从风眼中烈烈射出,迅猛凌厉,如骤雨流星射向契丹兵将。

细剑如疾电,似惊雷,锐不可当,不管是头盔还是盔甲,都无法挡下其去势。

人也好,马也罢,中剑倒下的越来越多。

茫茫血雾遮挡视线,契丹兵将根本无法察觉和躲避剑雨,慌乱中众人四散逃命,自相践踏,呻吟和惨叫交织,鲜血流淌汇聚成河,现场瞬间成了人间地狱。

细剑其实是裹着鲜血的头发和骨肉,以真气驱使,加上高速发射,远远比一般的箭矢更为锋利。

阿鼻剑法的剑气异常强横霸道,不但杀尽如狼似虎的契丹兵将,也把她的整副身躯化为糜粉。

当旋风停息,空中落下的是原本插在雍头发上的一支玉簪子。

一只枯瘦,满布皱纹的手接住了玉簪子。

“不入地狱,如何成佛?”晓月禅师轻念一声佛号,“徒儿,为师来迟了。你舍身救人,行大慈悲,践菩萨道。为师没有看错你。”

“把孩子给我。”晓月禅师一边把玉簪子递给明,一边把婴儿抱在手上。

晓月禅师盘腿坐下,一边轻颂佛经,一边将体内的真气源源不断地灌入婴儿的体内。

过了半盏茶的时间,本已死去的婴儿的双手突然开始摆动,接着便哇哇地哭了起来。

“孩子——活过来了!”明抱起婴儿,激动地跪倒在地,“谢谢大师的救命之恩!!”

晓月禅师没有反应,一动也不动。

“大师!”他大惊,趋前观察晓月禅师的面色,伸手试探气息。这才发现,晓月禅师已经圆寂了。

他抱着婴儿,向晓月禅师叩头跪拜,然后站了起来,抬起头望向天际。

一轮圆月,高挂夜空。

【相关文章】

2022年第16届 花踪文学奖|决审入围名单

2022年第16届花踪文学奖|得奖名单

【花踪16】武侠短篇奖决审会议记录(上)/故事好看最重要!

【花踪16】武侠短篇奖决审会议记录(下)/故事好看最重要!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发布: 9:05am 22/03/2025
【动力青年/《学海》少年/有活动】科幻文學 讓創意騰飛

文学双周,作为马大中文系传承40载的文化盛事,犹如一条绵延的文学长河,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文学心灵。

对于成长于信息爆炸时代的02年一代而言,他们的视野辽阔如星辰,思维灵动如春风,为文学注入了崭新的活力与无限可能。他们以社交媒体为笔,以数字工具为墨,将文学的魅力编织成短视频、互动艺术等多维形式,让文学从书页中跃然而出,走进当代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他们的文学视角更加开放包容,善于在科技、社会学等领域中探寻文学的跨界之美,赋予经典以新的生命力。

马大中文系文学双周

知名马华作家黎紫书也曾是文双的座上宾,讲座签书都人潮汹涌。

用青春热情点燃文学火炬

对马大中文系的学子而言,文学双周不仅是一场文学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历练与成长。在这里,他们以青春的热情点燃文学的火炬,以创新的思维书写未来的篇章。

而02年一代,正是这场文学传承与革新中不可或缺的力量,他们的参与,让文学的双周之花在时代的土壤中绽放得更加绚烂。

今年文学双周于4月11至26日举行,主题是《一零一零零零》,巧妙融合了科技与生命。“一”和“零”既是计算机的基石,也象征基因代码,呼应生命起源与科幻的交织。这串二进制数字在电脑中代表“四十”,暗喻四十周年。

它们还隐喻生与死、存在与虚无的对立统一,以及生存与繁殖的二元选择。文学同样通过文字编码赋予角色生命,让未来触手可及。

“感觉大学在办活动,很少会触及科幻这个课题。科幻文学,不像中国那么成熟,我们希望借由本次文学双周,集结科幻文学爱好者,给大家看看文学有很多可能性,有很多面貌,在不失去文学原貌下和其他可能性结合。”

锺雨芯

锺雨芯:以科幻元素为主题

本届文学双周主席锺雨芯表示,每一届的文学双周主题,都是和当下社会的热点和流行息息相关。这次会以科幻元素为主题,是因为零零后一代年轻人都偏爱科幻元素的作品,马来西亚的文学里也开始了这一块的创作。

“文学双周从1985创办以来,历经40年,即便是新冠疫情那年,我们也通过线上方式主题《云中谁寄锦书来》,大家只能线上和至亲见面,这和李清照那首诗有异曲同工之妙。36届的主题《鲸落》,一鲸落万物生,生命经历了陨落和复苏。每一年我们文双的主题都是和当下的热点切合。”

“AI的文字是没有情感、华而不实的。人类最重要的是生命,有生老病死,文学是苦闷的象征,生命会有苦难,却又无能为力,AI是没有生死观念,它不能理解生死的观念。说到底它只是整理和归纳,它不能取代米兰·昆德拉。”副主席叶艾薇的观点提醒了我们,尽管AI在技术层面取得了巨大进步,但它仍然是一个工具,无法替代人类在文学创作中的独特作用。文学的本质是人与世界的对话,是情感的流露和思想的碰撞,而这些正是AI所无法真正拥有的。

“文学似乎无形中有个门槛,前沿便开始排除一群人。今年我们策划欢迎更多的大众来参与其中。比如我们的拼贴诗活动,大家可以用拼贴的方式,拼凑出诗。我们也有图文方式创作短诗,虽然短短的,但那也是文学的起步。文学真的没有想像那么难。”

“有些老师注重文学性,我们喜欢两者兼顾。刚好我们今年的顾问老师是两位新生代的老师,蔡晓玲老师和赖静婷老师。她们能理解我们00后的想法。”一个活动能够办成,除了团队的付出,更离不开顾问老师的引领和支持。

这一次,两位年轻的文学双周顾问老师——马华作家蔡晓玲及马大中文系高级讲师赖静婷,为这一场文学盛宴注入了年轻的力量。

叶艾薇

用AI软体和社媒接龙创作

本届文学双周,除了延续往年的一些传统活动,比如征文创作比赛等等,还增添了更多新形式的活动,比如“鱼缸座谈会”和社媒互动活动“AI x 文学”,将引领参加者通过AI软体和社交媒体进行接龙创作。

在筹备本届文学双周的过程中,锺雨芯坦言,活动经费是目前最为紧迫的挑战。尽管筹委会已经积极向多家华社和民办团体申请赞助,但却屡屡碰壁,一道又一道门在他们面前关闭。随着文学双周的举办日期日益临近,经费问题如同一片阴云笼罩在筹委会心头。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活动的运营将面临重重困难,甚至可能影响到活动的整体效果。

然而,尽管前路充满挑战,锺雨芯和团队并未放弃。她们依然在努力寻找新的赞助渠道,同时也希望通过更多创新的方式吸引支持,比如通过社交媒体发起众筹,或者与本地企业合作,寻找双赢的机会。

文学不仅是艺术的表达,更是人类思想、情感和历史的载体。它帮助我们理解自我、他人以及世界,激发想像力和创造力。如果文学不获支持,文化的多样性和深度可能会逐渐流失,社会亦可能会变得更加功利化,精神生活趋于贫乏。

有责任阅读推广文学

因此,尽管支持文学的道路可能充满困难,但它的价值无可替代。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去阅读、创作和推广文学,确保它继续在人类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

除了经费问题,本届文学双周的筹办还面临着另一个巨大的挑战——筹备期的特殊性。由于团队在年初的居家上课学期进行筹备,整个活动的策划、沟通和执行都依赖于线上平台。虽然云端协作让团队能够跨越空间限制,但也带来了诸多不便。例如,许多需要实地准备的工作无法及时推进,团队之间的沟通效率也受到了一定影响。

更紧迫的是,居家上课直到4月4日才结束,而文学双周则定于4月11日正式开始。这意味着,团队只有短短一周的时间进行最后的现场筹备和调整。时间的仓促让每一项任务都显得格外紧迫,筹委会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完成大量的工作,这对团队的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潘碧华退休前最后一天发表演讲

本届文学双周不仅是一场文学的盛宴,更是一次系友的重聚与回校日。马大中文系主任潘碧华老师将在今年退休,她将在4月26日文学双周的最后一天发表演讲。锺雨芯借此向各位系友发出诚挚的邀请,欢迎他们重返校园,与学弟学妹们一同分享文学的温暖与力量。这场活动不仅是对文学的致敬,也是对马大中文系精神的传承与延续。

上届的文双邀来马来西亚著名编剧陈钰莹前来分享讲座 《成为编剧的二三事》。
文双嘉年华岂能无文学作品摊位?
零嘴助你提升体力,继续接受文学熏陶!
每届的文双嘉年华都设有手作游戏摊位,今年会带给大家什么样的惊喜?
第38届文学双周的舞台剧《吃蛋挞的女人》,学生倾情演出。

记者后语

零零后 文学新力量

我一直很好奇文学对于零零后文学爱好者而言,意味着什么?在和她俩的访谈中,我了解到对于她们这一代,文学是多元性的,文学不是单一的,而是拥有各种面向的。他们能够接触到文学,其实是从科技网络开始的。

当我问他们平时在看的书,原来我们都有一些共同的阅读品味,比如西西,好的文学经典是隽永的,跨越时代的。雨芯和艾薇在受访过程中,谈到文学时侃侃而谈,言辞间的从容和沉稳,非常打动我。这两位零零后有自己的声音和独特的理解。不管是文学,或者以后这个社会,我深信,交到她们这群零零后手上一定会盛放。

欢迎所有对第40届马大中文系文学双周感兴趣的人,浏览马大中文系文学双周的官方IG账号,了解更多活动详情与最新动态。

◆IG:马来亚大学中文系文学双周(umcsl.fortnight1985)

◆FB:马来亚大学中文系文学双周 UM Chinese Studies Literature Fortnight

◆文双Email:wenshuang692@gmail.com

◆文双筹募Email(有意赞助者可联系):umcslf.marketing@gmail.com

文学双周重点活动

李宣春

制造科幻,科幻制造——我与科幻共处的一年

日期:4月15日

时间:晚上7时30分

主讲人:李宣春

主编科幻文集《我的数位孪生》

周若涛

光年方寸间——科幻小说的设定与叙事

日期:4月17日

时间:晚上7时

主讲人:周若涛

科幻小说集《蒙面战纪》作者

刘育龙

闯出记忆和存在本质的黑暗迷宫——谈科幻电影《Dark City》

日期:4月23日

时间:晚上7时30分

主讲人:刘育龙

马来西亚华文作家协会秘书长

“深耕创作课程”新诗班和微型小说班导师

陈奕进
郑羽伦
汤仲伟

鱼缸座谈会

日期:4月25日     

时间:晚上7时30分

主讲人:马华诗人陈奕进、郑羽伦、汤仲伟

潘碧华

中文——开拓我们的人生道路

日期:4月26日

时间:早上10时

主讲人:潘碧华,马来亚大学中文系主任,马来西亚华文作家协会会长。

ADVERTISEMENT

點擊 可閱讀下一則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