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時刻】從藍樓的莫扎特到金陵的紅樓夢——談藝術歌曲的賞析和演唱
博特拉大學音樂系主任、聲樂研究員及我國著名女高音洪美楓,在近期先後演唱了莫扎特和《紅樓夢》的曲目,遂以此設下了文藝營當天“音樂時刻”的講題。她在開講時笑言,在許多時候人們發現她是唱藝術歌曲時,都會說自己聽不懂,覺得太藝術了,不知道藝術歌曲是什麼,又該怎麼聽?
ADVERTISEMENT
報道:本刊 李依芳
攝影:本報 陳啟基
“到底在音樂裡,我們要聽什麼?其實,這不只是馬來西亞人的問題,是全球人的問題。在音樂裡到底該聽什麼?很多人覺得,只要不是流行歌曲那就是藝術歌曲,其實在古典音樂學的定義裡,藝術歌曲是指在18、19世紀發展出來,一套用鋼琴伴奏、唱詩歌的特別作品。”洪美楓這麼說道。
她指出,那個時代是人類歷史裡,科學、藝術等領域都發展得非常蓬勃的時代。因為在更早的中古時期,只有貴族才能夠享受奢華的一切,之後人們經歷了貴族勢力的瓦解、沒落,中產階級開始崛起,包括律師、教師等已有同等的機會去欣賞音樂、唱詩歌,也能請音樂老師到家裡來學習音樂。
所以在那一個年代,音樂廳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再加上印刷業的崛起,更讓詩人的作品得以大量流傳。歐洲還有非常多的沙龍文化,文人雅士一般會在閒暇時互相分享他們的藝術作品。在那個沒有電視和其他娛樂的時代,分享詩歌、聚集在朋友家裡一起欣賞小小的演出是人們最喜歡的娛樂或社交活動。鋼琴在這個時候也已是非常成熟的樂器,更助長了音樂的流通。18、19世紀也是作曲家的創作泉源,比如德國作曲家舒曼單在1840年,就創作了138首藝術歌曲。
藝術歌曲有幾個重要環節。除了人聲,另兩個夥伴是鋼琴或其他的伴奏型樂器,但最重要的是詩歌。聲樂演唱也看重文字的律動和音調,看作曲家怎樣把詩歌的流動寫進音樂裡,這都是藝術歌曲的重要元素。
洪美楓在會上分享了俄羅斯知名演員的一段話:“人類的聲音就像交響樂團,任何一句話可以唱成千百種不同的樣子。”她更在現場演唱,展示如何用聲音來演繹詩歌的念頌,並強調文字的律動對演唱非常重要。
好作品,經得起時間的推敲
“很多時候藝術歌曲就是在談愛情,還有大自然的傳奇故事。愛情是很重要的組成部分,大約在17至19世紀之間,德國興起了一股文學的浪潮,中文翻譯成‘狂飆時期’,這個時期主要談的是人類情感的抒發,代表的人物便是歌德。”她建議聽眾可以先去了解音樂的詩詞、背景,這會讓人更懂得怎樣欣賞音樂。
她也提到西洋藝術歌曲的規格,和中國古詩詞裡的五言絕句、六言絕句的格式相近。演講結束前她更即席唱了幾句紅樓夢曲目〈分骨肉〉,示範中國作曲家王立平如何透過編曲,讓情感透過文字律動表達出來。
洪美楓這場講座的回應人是音樂唱片製作人陳穎豪。他也是一名活躍於大馬舞臺的男高音。他指出,“18、19世紀的藝術歌曲,和如今由王立平完成的編曲並不一樣,作用在於以配樂為主,採用了套樂的方式達到相關的聯繫。所以把幾個曲子串連在一起,更接近於我們一廂情願的想打造中國套曲的概念,也更接近於以西洋的方式演繹古詩詞。”
他也提醒,18、19世紀時流傳至今的很多作品,都是當時的創作者進行過很多實驗,作詞家、作曲家及演繹者三方皆共同努力,如先由演繹者試唱後再調整詞曲,經過千錘百煉,才成了今日的經典。他建議年輕人多聽各類樂曲,積攢對作品的認識再下手創作,成果自然會不一樣。他更強調,不是把曲和字串在一起便能作出一首歌,還得考慮詞曲之間的互動和韻合,防止作品經不起時間的推敲,如此才可能創作出好作品。
延伸閱讀:
觀看的方式01:文學時刻
觀看的方式02:電影時刻
觀看的方式03:攝影時刻
觀看的方式04:藝術時刻
相關稿件: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