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理解“预防胜于治疗“ 。很多人包括医生都提倡“早发现,早治疗,治未病”。但这里的预防并不是指所有人都得筛检的意思。
ADVERTISEMENT
不久前,有位病人拿了他的检验报告向我询问。他的癌症筛检项目里有些许不正常的指数。检查前他还觉得人好好的,现在他觉得浑身都不舒服,很担心是不是患了癌症。这个病人并不是特例。现今有很多人做了各种筛检,除了血液检查,有的会做超声波,肺部X光,CT检查,有的甚至做核磁共振和PETscan(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扫描)。现在的医疗诊所像美容院似的推出配套,每年2次全身身体检查价值888令吉,买二送一。
过度筛检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让我们先来谈谈什么是筛检。筛检是指运用快速简便的检查手段,从表面健康的人群中去发现那些未被识别的可疑病人。一个正确的筛检须符合几个原则:一、疾病的严重性和发病率;二、清楚了解疾病的自然史;三、适宜的筛检技术;四、明确的筛检效应。
在马来西亚,对30岁以上的血糖筛检就是一个适宜的筛检。这是因为糖尿病在马来西亚很普遍。患者一般没有症状并只能通过检验得知。糖尿病也会带来严重的后果。血糖检测简易方便准确。一旦得知患病,患者也容易获得治疗。筛检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决策,一项预防性的医疗活动,服务对象是表面健康的人群。因而,一个好的筛检计划要有明确的目的,显著效果和利大于弊。
当然,不是任何疾病都适合筛检。一项韩国的临床调查研究很能说明这个问题。从1993年起,因为在健康人群中普遍开展甲状腺超声检查,韩国甲状腺癌病人的数量迅速增加,到2011年共增长了15倍,然而在这期间,因患甲状腺癌而死亡的人数,却始终保持稳定。也就是说,新增的甲状腺癌病人,患的基本都是病情轻微,或者根本没有任何病情表现的惰性甲状腺癌。但代价是,几乎所有被诊断出来的病人,都做了放射性治疗或者甲状腺切除手术,术后病人需要终身服用甲状腺素,其中,约有13%的人出现了各种副作用症状。
此外,一些针对肝癌、前列腺癌和乳腺癌等多种癌症的临床数据也发现,采用越先进的诊断技术,做越多的检查,就会发现越多的癌症病人。但全社会因患癌而死亡的总人数,却不会因为检查技术的进步而有明显改变。其实很多时候这些原来没有症状,难以发现,进展缓慢的惰性癌症(indolent cancer),不会引发症状和疼痛,更不会致死。遗憾的是,很多所谓的健康筛检挖掘出越来越多这些本来不影响健康的“疾病”。因此, 有人开玩笑的说如果你认为自己还健康,是因为你检查的还不够。
为什么会造成过度筛检呢?我认为是医疗制度化。喂养“医疗制度化”这头野兽的饲料,就是效率和数据。过去,医疗不是这样。20世纪中期,西方社会还没有那么多我们熟悉的大型医院。一般医院都是小作坊式的,医生要么私人执业,要么是一伙人一起工作。医生就是社区中的一分子。到了六七十年代,情况就变了。政府和企业接管医疗,让医疗成了复杂多维的体系。各种治疗手段成了体系的一部分;医务人员成了体系里领工资的职员;医疗服务成了一种产品,医生生产,患者消费。而今,“医疗制度化”这头野兽变得更强大了,拥有了更多的电子科技来武装自己。统计数字变得比临床体验更加重要。病人成了客户。
另一个造成过度筛检的原因是错误理解“预防胜于治疗“ 。很多人包括医生都提倡“早发现,早治疗,治未病”。但这里的预防并不是指所有人都得筛检的意思。好比肺癌。其实只有高危人群需要做,如长期吸烟,有肺癌家族史的人。一个不抽烟的40岁男性是不需要做肺癌筛查的。在非高危人群中,筛查的假阳性会造成不必要的恐慌。但是很多健康的人抱着防患于未然,“多做多保庇”的心态进行筛查。很多缴了医疗保险的人更认为不做白不做,要做就做最多最贵,安排筛查。
读到这里,你可能糊涂了,那到底该不该做身体检查呀?答案是你得和你的医生讨论。医生不该为所有人都做配套化的检查。健康风险评估是一种个性化的评估,它理应根据评估对象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应该做什么筛检项目,多长时间做一次,而不是像目前大规模体检那样,不管男女老少,体格检查的项目和体检的间隔时间都是一样的。对筛检的过度包装和简单化是不负责任的行为。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