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誤理解“預防勝於治療“ 。很多人包括醫生都提倡“早發現,早治療,治未病”。但這裡的預防並不是指所有人都得篩檢的意思。
ADVERTISEMENT
不久前,有位病人拿了他的檢驗報告向我詢問。他的癌症篩檢項目裡有些許不正常的指數。檢查前他還覺得人好好的,現在他覺得渾身都不舒服,很擔心是不是患了癌症。這個病人並不是特例。現今有很多人做了各種篩檢,除了血液檢查,有的會做超聲波,肺部X光,CT檢查,有的甚至做核磁共振和PETscan(正電子發射斷層成像掃描)。現在的醫療診所像美容院似的推出配套,每年2次全身身體檢查價值888令吉,買二送一。
過度篩檢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讓我們先來談談什麼是篩檢。篩檢是指運用快速簡便的檢查手段,從表面健康的人群中去發現那些未被識別的可疑病人。一個正確的篩檢須符合幾個原則:一、疾病的嚴重性和發病率;二、清楚瞭解疾病的自然史;三、適宜的篩檢技術;四、明確的篩檢效應。
在馬來西亞,對30歲以上的血糖篩檢就是一個適宜的篩檢。這是因為糖尿病在馬來西亞很普遍。患者一般沒有症狀並只能通過檢驗得知。糖尿病也會帶來嚴重的後果。血糖檢測簡易方便準確。一旦得知患病,患者也容易獲得治療。篩檢是一個重要的公共衛生決策,一項預防性的醫療活動,服務對象是表面健康的人群。因而,一個好的篩檢計劃要有明確的目的,顯著效果和利大於弊。
當然,不是任何疾病都適合篩檢。一項韓國的臨床調查研究很能說明這個問題。從1993年起,因為在健康人群中普遍開展甲狀腺超聲檢查,韓國甲狀腺癌病人的數量迅速增加,到2011年共增長了15倍,然而在這期間,因患甲狀腺癌而死亡的人數,卻始終保持穩定。也就是說,新增的甲狀腺癌病人,患的基本都是病情輕微,或者根本沒有任何病情表現的惰性甲狀腺癌。但代價是,幾乎所有被診斷出來的病人,都做了放射性治療或者甲狀腺切除手術,術後病人需要終身服用甲狀腺素,其中,約有13%的人出現了各種副作用症狀。
此外,一些針對肝癌、前列腺癌和乳腺癌等多種癌症的臨床數據也發現,採用越先進的診斷技術,做越多的檢查,就會發現越多的癌症病人。但全社會因患癌而死亡的總人數,卻不會因為檢查技術的進步而有明顯改變。其實很多時候這些原來沒有症狀,難以發現,進展緩慢的惰性癌症(indolent cancer),不會引發症狀和疼痛,更不會致死。遺憾的是,很多所謂的健康篩檢挖掘出越來越多這些本來不影響健康的“疾病”。因此, 有人開玩笑的說如果你認為自己還健康,是因為你檢查的還不夠。
為什麼會造成過度篩檢呢?我認為是醫療制度化。餵養“醫療制度化”這頭野獸的飼料,就是效率和數據。過去,醫療不是這樣。20世紀中期,西方社會還沒有那麼多我們熟悉的大型醫院。一般醫院都是小作坊式的,醫生要麼私人執業,要麼是一夥人一起工作。醫生就是社區中的一分子。到了六七十年代,情況就變了。政府和企業接管醫療,讓醫療成了複雜多維的體系。各種治療手段成了體系的一部分;醫務人員成了體系裡領工資的職員;醫療服務成了一種產品,醫生生產,患者消費。而今,“醫療制度化”這頭野獸變得更強大了,擁有了更多的電子科技來武裝自己。統計數字變得比臨床體驗更加重要。病人成了客戶。
另一個造成過度篩檢的原因是錯誤理解“預防勝於治療“ 。很多人包括醫生都提倡“早發現,早治療,治未病”。但這裡的預防並不是指所有人都得篩檢的意思。好比肺癌。其實只有高危人群需要做,如長期吸菸,有肺癌家族史的人。一個不抽菸的40歲男性是不需要做肺癌篩查的。在非高危人群中,篩查的假陽性會造成不必要的恐慌。但是很多健康的人抱著防患於未然,“多做多保庇”的心態進行篩查。很多繳了醫療保險的人更認為不做白不做,要做就做最多最貴,安排篩查。
讀到這裡,你可能糊塗了,那到底該不該做身體檢查呀?答案是你得和你的醫生討論。醫生不該為所有人都做配套化的檢查。健康風險評估是一種個性化的評估,它理應根據評估對象的實際情況來確定應該做什麼篩檢項目,多長時間做一次,而不是像目前大規模體檢那樣,不管男女老少,體格檢查的項目和體檢的間隔時間都是一樣的。對篩檢的過度包裝和簡單化是不負責任的行為。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