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設立單位、名稱上來看,華總馬來西亞華人博物館(下簡稱“華博”)好像比較“大”。大在建築面積達1萬550平方呎,設有14個常設展區,藏品近1000件/套。大在精心打造各個年代場景,搭配歷史音效、照片,各種設計語言都旨在提供沉浸式的享受。內容豐富、視聽覺享受一流,絕對稱得上“博物館”。
華總會長丹斯里吳添泉謙虛說,華博不能號稱自己最大,況且各地還有很多文物館,大家各有特色,各自發揮。“我們不會視為競爭現象或目標,相反的,是友好和攜手共進的‘盟友關係’。”
ADVERTISEMENT
“請進!”華總會長丹斯里吳添泉推開仿造的傳統老屋大門,就馬上聽到海浪聲,時光回到2000年前中國商人南來的歷史場景。商船靠岸,紅樹林旁的渡頭,原住民用小船與中國商人做生意。別小看一個小櫥窗的場景,那可是團隊特地到登嘉樓龍運實地考察,參考製作的。
繼續前進,登上船艙,隨鄭和下西洋。不說不知,船艙地板用的是本地舊火車鐵路拆除下來的老枕木。再往前,時空再推進到18世紀末,大批華人以“賣豬仔”方式來到南洋當勞工。背景聲效特地找來當年香港避風塘渡頭的現場錄音。
才走一段路,就深刻感覺到博物館的策展用心。展出內容當然少不了學術研究奠基,但要換成一般民眾易懂的語言,不只靠淺白的文字說明,還得佐以契合的美術設計。還原真實場景,才能讓觀者進入狀況。觀眾與展品之間沒有一扇玻璃隔閡,隨手拿起一袋麻袋,就能拍一張體驗當年祖先做苦力的IG照。這叫“Instagramable”(值得上傳Instagram),也是現今博物館吸引人的方式。
華博的文物除了按照歷史照片仿造,也有民眾捐獻的老物件,其中一座金山溝模型大有來頭,由一位老人家捐贈。他年輕時正是搭建金山溝的工人,退休後在家做了一座金山溝模型,得知華博開館,便決定贈予館方。
還原場景,搭配聲光效果,這種沉浸式體驗可以加深觀眾的感受。試想,一家三代同遊博物館,祖父母見到膠刀、樹膠絞片機就想起舊時光。此刻,由他們向子孫訴說這些用具的用途和使用方法,順道分享過去生活,肯定精彩過導覽員的介紹。
從2000年前中國商人南來、鄭和下西洋、18世紀末大批華人漂洋過海落地生根,一直到1987年茅草行動,華博展覽動線表面上根據時間軸推進。但仔細閱讀和感受,可以發現那也是馬來西亞華人的思潮轉變史,從來者是客,發展到最後認同馬來(西)亞這片土地,視之為家園。
推出電子導覽、AR技術,打造智能互動
華博於2011年11月由已故丹斯里吳德芳倡議並籌備,2017年8月動工,2018年3月落成。同年5月1日對外開放後,迄今共迎來7萬5172參觀人次。2020年3月因冠病疫情肆虐,華博暫時閉館至今年4月29日重新開放。單是今年9月份,參觀人次高達2534,是開館以來最高的紀錄。
吳添泉透露,華總的定位是比較全面、整體和概括地介紹我國華人歷史。而國內華社還有很多以籍貫(如客家文物館)、業緣(如錫礦)、地方(如新山、森美蘭)或名人(如沈慕羽書法文物館或陳嘉庚紀念館)為主題的文物館。他認為文物館熱潮實為百花齊放,大家都在為華族歷史與文化建設的工作而努力。
目前,華博計劃推出更多電子導覽設備,例如目前設有能與鄭和合照的擴增實境(AR)技術。社區活動方面,館方計劃向學校宣傳,希望學校能在假期間組團到訪參觀。這些年來民眾捐獻的物件,他們也會盡快完成考證和研究,分門別類再展示出來。導覽方面,館方展開“華博盟友培訓”計劃,招募更多旅遊社及導遊加入,共同宣傳之餘,導遊可以加入導覽培訓。
詢及未來發展,吳添泉認為,不管未來誰接任華總會長之職,都應該全力支持華博永續發展。
相關報道:
【民間文物館/01】我們需要怎樣的文物館?
【民間文物館/02】修復芙蓉舊時光,留住城市的記憶──泰和堂民俗文化館
【民間文物館/04】走讀新山,保存祖先歷史,挖掘在地文史──新山華族歷史文物館
【民間文物館/05】民間文物館,如何發揮功能、永續經營?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