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专题

|

周刊专题

|
发布: 7:00am 17/10/2022

新山华族历史文物馆

徐达伟

黄楚沅

社区参与

诠释

民办

展示

非营利

文物馆

收藏

华社

保存

研究

教育

博物馆

【民間文物館/04】走讀新山,保存祖先歷史,挖掘在地文史──新山華族歷史文物館

报道:本刊 白慧琪 摄影:本报 陆家明
【民间文物馆/04】走读新山,保存祖先历史,挖掘在地文史──新山华族历史文物馆
對比外頭熱鬧喧囂的老街,文物館內顯得寧靜,觀眾在大廳細讀新山華社大事記。

10月份,新山華族歷史文物館迎來最新特展“百年·傳承·新山中華公會史料展”。自2009年開幕至今,除了兩層樓的常設展區,頂樓展區總共佈置過5次特展:“五幫婚嫁展”、“舊家居與行業展”、“孫中山與柔佛展”、“義興史料展”及“甘蜜胡椒展”。其中幾項特展過後整理出版成專書。此外,2018年館方推出《2017年新山華族歷史文物館年刊》,每年出版年刊收錄前一年當地文史工作者的成果。

又要拿出博物館定義檢查。“研究、、詮釋和”不用多說,社區參與、、知識共享也打勾。哇,其實是一座表現相當全面的華社民辦文物館呀!

ADVERTISEMENT

新山市區依布拉欣路車流量大,市政局拖車閒不下來,來回出動。新山中華公會轄下新山華族歷史文物館就位於這麼繁忙的新山老街區。一進門,整片黑色地磚看得出深淺,還有一塊透明板透著富有年代感的細小瓷磚。文物館管委會主席黃楚沅透露,2019年開幕10週年之際,文物館略微裝修,重鋪地磚時想到原始地板也是這棟建築物的文物,不如特意保留較完整的一塊“展出”。

新山華族歷史文物館前身是新山中華公會向中國銀行購置的會所,據知也是“糖王”郭鶴年的出生地。2004年,公會搬遷至大馬花園新會所,時任會長賴益盛倡議將舊會所改建成新山華族歷史文物館。經過5年籌備,2009年文物館開幕,主旨為“保存祖先歷史,留給子孫未來”。

【民间文物馆/04】走读新山,保存祖先历史,挖掘在地文史──新山华族历史文物馆
新山華族歷史文物館現已是許多外交大使參訪新山的其一必經之處。
【民间文物馆/04】走读新山,保存祖先历史,挖掘在地文史──新山华族历史文物馆
裝修後館方特地保留一塊原始地磚,這也是文物館的其中一件文物。

黃楚沅說,當年籌備工作包括登報向民眾徵求文物、召集當地文史工作者蒐集資料和史料研究、籌資裝修,以及策劃展覽內容與呈現方式。一開始的策劃人包括第一任管委會主席何朝東(現任新山中華公會會長)、文化人小曼陳再藩、學者安煥然、文史工作者舒慶祥和吳華(已故),以及第一任館長林源福等。當時,大隊還特地前往對岸新加坡向亞洲文明博物館和晚晴園——孫中山南洋紀念館取經。

新山華族歷史文物館,顧名思義以當地華族歷史為主調,詳細記載幾個歷史片段和元素,例如港主制度、甘蜜與胡椒種植、義興公司、五幫會館、柔佛古廟、廿四節令鼓等。助理館長徐達偉透露,當初設計文物館內容時,大夥先設定故事大綱,即新山的歷史,當地華人行業穿插其中作支線。

開幕以後,大功並沒有告成。黃楚沅提醒,文物館要做的更多是後續推廣,吸引更多人到來。這就得靠特展更新內容,吸引民眾重遊,認識新山歷史的新一面向。徐達偉坦言,策劃特展最具挑戰,因為主題必須切合文物館主調,同時又要有足夠的內容和材料撐起特展。好比,館方不可能策劃唐三彩特展,因為與新山歷史格格不入。

因此,每一次特展都得靠文史工作者或學術人員挖掘主題,深入研究考察。例如籌備甘蜜與胡椒展時,研究團隊還特地前往印尼廖內瞭解甘蜜的種植與提煉。這方面展現的是管委會、館方與學術人員的共同努力。

【民间文物馆/04】走读新山,保存祖先历史,挖掘在地文史──新山华族历史文物馆
在入口處靠岸下船,象徵開啟南洋華人漂洋過海的歷史。
【民间文物馆/04】走读新山,保存祖先历史,挖掘在地文史──新山华族历史文物馆
黃楚沅(左起)和徐達偉透露,警察學院學生每年必來義興公司展區學習考察。
【民间文物馆/04】走读新山,保存祖先历史,挖掘在地文史──新山华族历史文物馆
黃楚沅(中)透露,決定設立文物館時,公會登報向民眾徵求文物。右為徐達偉。

出版書刊,記錄新山文史研究成果

走過10年,新山華族歷史文物館的硬體設施提升了,底樓大廳整修過,更新了柔佛王室史料,原本特展的爐灶道具搬到後門陳旭年街供遊客打卡拍照。樓上展品櫥窗多了二維碼,用文物館的應用程式掃描即聽見導覽解說,那把聲音正是新山相聲演員蘇維勝。徐達偉說,這也能緩解導覽員不足的問題。

軟體方面,館方已經出版約8本書籍,以及4期年刊,彙整文史工作者的研究成果。年刊主編是年輕一代學者莫家浩和白偉權。由此可見,新山歷史研究已從資深文史工作者吳華(已故)、舒慶祥、中生代學者安煥然,慢慢交由新一代接棒。

其實,這體現的是一間民辦文物館的分工,以及對專業的尊重。訪問中,黃楚沅解答公會管理及行政上的考量;徐達偉則回應展館的動線設計、策展過程的執行過程。他們兩人其實也是公會、文物館、文史工作者之間的溝通橋樑。

【民间文物馆/04】走读新山,保存祖先历史,挖掘在地文史──新山华族历史文物馆
黃楚沅:管委會的角色就是作為文物館、研究單位與公會之間的溝通橋樑。
【民间文物馆/04】走读新山,保存祖先历史,挖掘在地文史──新山华族历史文物馆
徐達偉認為,文物館慢慢帶動起周邊社區的文史研究風氣,是當初意想不到的影響。

黃楚沅坦言,前兩任主席,何朝東對歷史興趣濃厚,陳再藩是文化人,他原是陳旭年文化街管委會主席。談管理和經營他沒在擔心,但文物館畢竟是一門專業,這方面他從中學習,與徐達偉密切配合,適時幫忙從公會調動資源。

例如2018年起出版的《新山華族歷史文物館年刊》,一般人會認為那麼深奧的內容,沒人會看。可是就地方文史研究而言很有價值,徐達偉也說一些中港臺學者也會洽詢相關資料。這時,就靠管委會努力尋求公會理事會認同,出資出版。

出版第一期年刊後,接下來的挑戰就是找主編和作者,而且內容依然要圍繞著新山。一般人可能會想,新山就那麼大,真有那麼多題目好研究嗎?徐達偉說,還是會碰觸到其他地方,視為整個大區域來研究,例如新加坡也曾屬於柔佛王國;或談廟會活動,新山和周邊地區的廟宇也相互往來。

【民间文物馆/04】走读新山,保存祖先历史,挖掘在地文史──新山华族历史文物馆
新山華族歷史文物館出版的部分專書與年刊。
【民间文物馆/04】走读新山,保存祖先历史,挖掘在地文史──新山华族历史文物馆
新山華族歷史文物館前身是新山中華公會會所。

與教育連接,帶動文史研究風氣

新山華族歷史文物館與周邊學府的關係特別密切。黃楚沅說,這是文物館成立後發展的另一功能,成為學習、教育的地方。學校假期,他們迎接中小學和南方大學學院的學生來訪,還曾接待過日本交換生。連警察學院學生每年都特地來了解義興公司的歷史。

徐達偉透露,研究方面,南方大學學院提供很多學術資源;笨珍培群中學副校長李文輝帶領的史地學會也跑得很勤。這些都是意想不到的影響,文物館成立後慢慢帶動了新山與周邊的文史研究風氣。

試想,這不就是正循環嗎?說不定以後哪個曾經來文物館找資料做研究的學生,將來成為學術人員?“有哦!”原來不久前一個年輕人帶母親來參觀,透露小時候參訪文物館時就是由徐達偉導覽,而他正在修讀博物館學系。

【民间文物馆/04】走读新山,保存祖先历史,挖掘在地文史──新山华族历史文物馆
文物館各個角落都擺著溫溼度計,溫度儘量保持約24至25攝氏度,溼度在50%左右。
【民间文物馆/04】走读新山,保存祖先历史,挖掘在地文史──新山华族历史文物馆
10週年之際,館方開發應用程式,讓觀眾掃碼聆聽導覽解說。

相關報道:
【民間文物館/01】我們需要怎樣的文物館?
【民間文物館/02】修復芙蓉舊時光,留住城市的記憶──泰和堂民俗文化館
【民間文物館/03】聲臨其境,沉浸式體驗祖輩漂泊南洋之路──馬來西亞華人博物館
【民間文物館/05】民間文物館,如何發揮功能、永續經營?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