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专栏

|

文化空间

|

城乡余集

|
发布: 7:00am 17/10/2022

建筑

城乡余集

张集强

捷运

冷岳河

多媒体超级走廊

大吉隆坡发展计划

張集強/冷嶽河的未來

作者:张集强
张集强/冷岳河的未来
隨著捷運路線的開發,加上多媒體超級走廊都市計劃在二十多年來累積下的城市基礎建設,冷嶽河流域一帶被看好將成為第二個巴生河流域,思考這些年來過度開發而造成的環境問題,政府在冷嶽河兩岸的都市開發應該有前瞻眼光,尤其是將河流視為都市最重要的生能資源方面。

冷嶽河全長約78公里,加上大小支流,總共水道長度達二百多公里,河域覆蓋面積約為2350平方公里,為雪蘭莪州四大河流之一。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前任首相馬哈迪掌權時期,政府積極推動城市化運動,許多鄉區人口湧進大都市,尤其吉隆坡周邊土地開發非常迅速,為了應付大量的人口需求,政府推動吉隆坡南區“多媒體超級走廊”計劃,以快速道路及地下網路骨幹為軸線,北邊由吉隆坡市中心的雙峰塔開始,南邊連接至新國際機場(Kuala Lumpur International Airport, KLIA),總長度達50公里,平均寬度達15公里,總面積約為750平方公里的大型都市開發計劃。這項計劃恰好將吉隆坡市的未來土地發展壓力,從原有的巴生河流域,擴大至包含冷嶽河流域。

多媒體超級走廊推行不久後,便遭受到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的影響,雖然馬來西亞政府仍以石油收入為支撐,繼續建設沿線新市鎮,包括馬來西亞新行政中心布特拉再也(Putrajaya,簡稱布城),以及聚集高科技產業相關設施及公司的賽城(Cyberjaya)。這些新市鎮的建設,使得許多傳統村落消失,周邊的農業活動也被轉移到其他地方。

ADVERTISEMENT

2009年,第六任首相納吉上任不久後,推動大吉隆坡發展計劃(The Greater KL Plan),將發展重心移回至舊吉隆坡市區中心,但仍以建設捷運的方式,持續將發展勢力推展到吉隆坡南邊,其中第一條完成的捷運線,便是從北區的雙溪毛糯經過吉隆坡市區中心,再延伸至南邊加影市為終點。

綜合以上的原因,加影市乃至於冷嶽河流域的土地開發速度跟強度持續增強。1990年代多媒體超級走廊的發展概念乃以政府為發展動力火車頭,在整體規劃以及公共設施方面全面以新市鎮規劃的方式來進行,在一黨獨大加上強大的政治意願加持下,國家資源傾注於各項建築與景觀工程當中,因此按計劃施行的完成度較高,而一些前瞻的想法較易得到支持與貫徹。

相較於多媒體超級走廊,納吉推動大吉隆坡計劃時,恰好在2008年大選之後,最有經濟發展優勢的雪蘭莪州及檳城改由反對黨聯盟執正,而由納吉帶領控制中央政府的國陣陷入非常艱難的局面,因此無法再複製馬哈迪時代,由政府注資的發展計劃,而以捷運發展,沿線與土地開發商合作,以公共交通節點發展模式(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 TOD)支持財團發展土地,甚至將一部分國有土地,例如吉隆坡市區中心的默迪卡體育場、半山芭監獄等等,以聯營的模式,實際上乃由財團主導各項發展計劃。

在大吉隆坡計劃下,加影乃至冷嶽河流域一帶土地發展利益迅速提升,因此吸引了許多開發商收購可開發土地,從2010年開始,沿著捷運線及冷嶽河,可見不少開發計劃推行。在缺乏如多媒體超級走廊般的通盤景觀與建築規劃的前提下,大吉隆坡計劃下的發展都各自為之,唯有在與捷運站毗鄰的商業發展有增設行人橋連接之外,其他關於水土保持、生態永續發展,乃至於產業經濟鏈等的思考闕如。

以馬來西亞目前的政治氛圍,對於土地較有利的思考與行動被套牢,在政府無法作為的情形之下,單純依賴建商來投入及推動似乎也是天方夜譚。在這樣的情形下,大學社會責任可以透過開放式工作坊的方式,將專業科系的老師及學生、利益關係者、政治人物、專業人員、甚至建設商代表等,透過環境觀察以及針對各項的議題,例如韌性設計、水共生、都市連接(Urban Connectivity)、文化保存等永續發展的想法,引用國外案例,共同思考可行性,並且將這些想法整理出版成書,以便獲得社會更大的關注力。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