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星云

发布: 7:00pm 18/10/2022

何国忠

白居易

平常心

如意安详

赖瑞和

韦应物

何国忠

白居易

平常心

如意安详

赖瑞和

韦应物

【如意安详】我有一瓢酒/何国忠

作者:何国忠

“可怜白雪曲,未遇知音人。恓惶戎旅下,蹉跎淮海滨。涧树含朝雨,山鸟哢馀春。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

ADVERTISEMENT

这是的〈简卢陟〉。名曲未遇知音人,可怜可叹。军旅生涯,生失意流落之感,乃常人心态。山涧朝雨暮春鸟鸣,低迷情绪,只能借酒自慰平生。

叶嘉莹《说中晚唐诗》中提自小写诗的人,诗句和生命是融合一起的,出口成章为其特性。成年后始写诗,诗句是思索出来的,韦应物在此列。读其诗,要“透过一种思索”才能体会优点。

出身名门不爱读书,韦应物不是孤立个案。韦氏为望族,《旧唐书》说“自唐以来,氏族之盛,无逾于韦氏。”韦应物15岁起以三卫郎为玄宗近侍,宫廷内外,皆有其踪。早年嚣张跋扈,倚仗皇室,肆意妄为。他提过自己“无赖恃私恩”、“司隶不敢捕”的荒唐岁月。安史之乱后,失职落难,有所觉悟,发奋图强,报名太学,重读诗文。天资聪颖,有悟性,强大的专注力让他很快摆脱昨我。

763年,27岁的韦应物任洛阳丞,开启文官生涯。浪子回头,当官为天职,不为名利,韦应物将责任和人生意义结合。他心态恳切,宠辱不惊。他在不同地方担任过县令和刺史,家族背景和佛家熏陶让他的从容有更多的凭藉,该怎样就怎样。他的第一份官职因惩办不法军士而被讼,他不怨天尤人。得官丢官,都以看待,不当官可看成和佛结缘。当他失官河南兵曹,住同德寺,后来请辞栎阳县令,住善福精舍,最后罢官苏州刺史,住永定寺。用一杯茶,将入世和出世之间的界限化成无形,笔中流出的诗句则是清淡的人间味。

在〈题浔阳楼〉将韦应物和陶渊明并列:“常爱陶彭泽,文思何高玄。又怪韦江州,诗情亦清闲。”二人年代一远一近,都是他追慕的对象。他在写给元稹的〈与元九书〉中说韦应物的五言诗“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今之秉笔者谁能及之?”韦应物在江州担任过刺史,故有“韦江州”之称,但因为他也担任过苏州刺史,二州地位悬殊,称他为“韦苏州”的人更多。

只求心安,不求回报的文人

在《唐代高层文官》讨论刺史时有不少有趣内容。他说杜牧在849年写信给宰相希望被派到杭州担任刺史,请求没有成功。杜牧降低要求,第二年瞄准排名稍微逊色的湖州,他连写三信给宰相,这一回成功了。赖瑞和说杜牧为了“养家糊口”,耗尽心思,因为“外任某些上州刺史的俸钱,比京官高”,足以让他“一家骨肉,四处皆泰”。外放一年,果然积存不少俸钱,回到京城,烦恼减少,且有能力在长安城南知名的风景区樊川盖起房子。

刺史是州官之首,唐朝有三百多州,一千五百多县,唐代高层文官中,刺史人数最多。州有大有小,有富有穷。州府定位决定刺史地位,以经济状况决定其上中下等。杜牧曾在黄州、池州和睦州担任刺史,但是户数和税收远不如湖州。

我读赖瑞和谈刺史的三章文字,韦应物在心头挥之不去。韦应物去世后12年杜牧出世,官场游戏规则大体相同。韦应物先后在滁州、江州、苏州担任刺史。赖瑞和谈刺史时没有提韦应物,却有引白居易在〈苏州刺史谢上表〉中的话:“江南诸州,苏最为大。兵数不少,税额最多”。苏州不只是上州,地位也“冠江南”。白居易少年时避难苏州,听人谈起韦应物,羡慕不已。“尤觉其才调高而郡守尊”,有朝一日和韦应物并驾齐驱,人生无憾。

白居易敬佩韦应物肯定错不了。再往下看韦应物经历却出现意想不到结果。韦应物在苏州大约两年,届满之后,无川资回京等待新任命,寄居苏州永定寺后一病不起。韦应物的墓志铭说他丧事简陋,“茅宇竹亭,用设灵几”,又说他“历官一十三政,三领大藩。俭德如此,岂不谓贵而能贫者矣?”

这是一位只求心安,不求回报的文人。韦应物在文学史上地位非凡,正如白居易感叹:“当苏州在时,人亦未甚爱重,必待身后,人始贵之。”他不标榜自己,不经营生平记载,新、旧《唐书》没有为他立传,《旧唐书》无一字提他。

几年前北京央视《中国诗词大会》以“我有一壶酒,可以慰风尘”为题,问错别字,诗句迅速走入民间。“可以慰风尘”,初读只往人生无奈处联想,悲意绵绵。读完赖瑞和的刺史分析,因韦应物境界起积极解释。“慰风尘”,应该是不负风尘,不负此生。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发布: 7:24pm 25/03/2025
【如意安详】用力、用心、用情/何国忠

丹斯里古润金在2024年6月宣布捐款5000万令吉给新纪元大学学院,同一时候又各捐100万给两所大学和三所中学。几位朋友发来短讯表示敬佩,他们退休后甚少臧否人物,知我常遇古润金,仿佛要传达:华社某个角落有人因见善举而内心感动。

上有五个哥哥、五个姐姐,家里古润金最小。十三口挤在小木屋。“父亲是烧焊工人,母亲帮人割胶,家境困难,天天早起,小学时用一小时派完80份报纸后方上学,中学时为免学费,担任图书管理员,放学后留校,傍晚才回家。”

其父在他12岁去世,母亲在他高中时去世,升学不可能,进入社会是唯一选择。三十多岁时用多年积蓄,到中国做生意,以祖籍地中山为基地。

光阴似箭,枝枝节节省略。他和朋友开创完美集团,2024年6月在吉隆坡举行30周年纪念,一万名员工及伙伴同一时间到马来西亚,空前人数让旅游部喜出望外。

无缘正规的高等教育无妨,社会大学的磨练一样可以发光发热。古润金在企业界表现标青,难得是心中有自我也有他人。他说:“在事业稍微起色后,我决定投身公益事业。”截至2025年1月,完美公司在中国捐助总额超过10.9亿人民币,在马来西亚他特别关注独中和民办大学。铿锵有力的话是:“我们这一代很多人没有机会受高深教育,但是我们会确保下一代路子走得顺畅,更有信心。”

不只亲戚受惠,外人一样涵盖在内,个人遗憾转化成动力,大我情怀不言而喻。《论语·学而》子贡和孔子的对话可以一引。“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孔子认为“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不够,理想社会是“贫而乐,富而好礼”。好礼包含秉承文化传统,实践良好的价值观念。

待人处事 不忘初衷

古润金时常提孙中山、陈嘉庚及陈六使,超越一己的精神资源推他向前。企业家的内在升华值得注意,前仆后继构成一条有意义的价值衔链。《吕氏春秋》提供一个正能量故事。在外沦为奴隶的鲁国人众多,国君下令有赎奴隶者,可向国库报销赎金。子贡赎人,不要补偿,以为居功不受禄是美德。不料老师孔子持异议,他认为报销程序并不损个人名誉或行善动机。孔子认为像子贡般富裕者不多,不愿报销举止若成榜样,为奴隶赎身者必然越来越少。孔子提子路曾救意外落水者,被救者以牛相赠,子路没有拒绝。此事一传开,鲁国人后来都勇于搭救落水者了。意思是广为流传的行径会影响民间思维。

2019年在中山举办的完美公益影像节,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理事长赵阳发言时以“用力、用心、用情”形容古润金为人,古润金对公益事业的持续精神让他感动。赵阳发言时间不长,可帮他进一步说明其中含义:要将企业做好,必须经过一番努力。用心就是用脑,做事要有策略,要有方法。用情,指真诚,待人处事,不忘初衷。

我借几位在大学担任行政工作的学弟学妹之便,举办以“情在马来西亚”为主题的研讨会,古润金从中山回来开幕,“用力、用心、用情”让我想起学者在书房或研究室工作处境,成功的学者一样贯彻相同主张,不努力不可能出现好的研究心得。不用心则成果矛盾百出,害人误己。不用情则动力全无,路不可能走远,也不能发挥影响力,贡献苍生。

参与“情在马来西亚”研讨会资深学人很多,比我年长且默默付出的学人包括丹斯里蔡贤德、陈忠登医生、林水檺老师、文平强主任、陈志明老师、庄国土兄、何启良兄、顾长永兄、永乐多斯大姐及李元瑾大姐。其中两位“非人文学者”蔡贤德和陈忠登分别以“马来西亚华人社群在高等教育中的贡献:以拉曼大学为例”和“华研,情在华社”为题作报告,二人跨越自己学科,以情和理性让华社心悦诚服。二人环节由我主持,他们的付出我知之甚详,当他们提群策群力经验时,我为他们无私过去百感交集。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意思是治骨器时,切了还要磋,治玉器时,琢了还要磨。不要期待不劳而获,要情不冷却就要保温,如此未来会好,下一代可以接受更理想的教育和文化熏陶。当古润金说经常与我及学者朋友吃饭,“不知不觉也受他们启发,促成他捐献华教。”那一刻我倍觉温馨。吾道不孤,心系马来西亚华社者绵延不绝,一路有凉风,一路有热情。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