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不少情節處理上,“媽媽”似乎更像個孩子。當女兒患病後,媽媽又重拾“母親”這個角色,再度照顧起女兒來,甚至內心還要比過去更強大,才能應付眼前的挑戰。
電影《媽媽》還未在本地上映前,就先通過一系列的宣傳視頻賺取一票人的眼淚。尤其故事一改傳統,讓原本就更有可能先患上阿茲海默病的八十幾歲的老母親,看著自己65歲的女兒逐漸走向失憶、失禁、無法自理等症狀,這樣的情節無疑就已經很催淚了。
ADVERTISEMENT
然而,想要大哭一場才過癮的朋友可能會失望,因為本片在很多情節上的處理都點到為止,就連社媒上看到的精彩催淚片段,似乎都沒有被剪進去。
不過,這樣的處理是得宜,因為賣慘不是本片的重心,反之是讓觀眾瞭解阿茲海默的演變(更不是長輩的專利),以及通過這對母女的互動,讓觀眾重新審思“媽媽”這個角色。
電影一開始,女兒就一直任勞任怨地照顧媽媽,將日子過得比媽媽更媽媽。其中,不少情節處理上,“媽媽”似乎更像個孩子。當女兒患病後,媽媽又重拾“母親”這個角色,再度照顧起女兒來,甚至內心還要比過去更強大,才能應付眼前的挑戰。
普通会员 | VIP | VVIP | |
---|---|---|---|
星洲网平台内容 | |||
星洲公开活动 | |||
礼品/优惠 | |||
会员文 | |||
VIP文 | |||
特邀活动/特级优惠 | |||
电子报(全国11份地方版) | |||
报纸 | |||
這時,你會發現原來“媽媽”這個角色並不是因為年齡、或是否生育了下一代,而是建立在照顧與被照顧,愛與被愛的基礎上。電影的上半段,女兒是媽媽;電影的下半段,媽媽因為女兒才變得更“媽媽”。這樣的關係,不是拉扯,而是彼此成就,相互圓滿。
儘管電影裡的一些對白看似不接地氣,甚至不太像母女之間的談話,但電影的誠意還是有。飾演女兒的奚美娟演繹樸實真切,倒是吳彥姝則表現一般,甚至沒有《相愛相親》出彩。倒是長大了的文淇讓人耳目一新。儘管她的出現有些可有可無,甚至最後再度回來有些“離奇”。
總的來說,電影仍拍得有誠意,其中色調的拿捏、鏡頭掌握,都看得出心意,是不妨一看的作品。至少,《媽媽》讓我們進一步地詮釋母親這個角色,讓我們在親子關係中,找到某種彼此溫柔與相互善待的方式。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