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e潮

|
发布: 8:00am 20/10/2022

e潮

人造肉

科技Talk

TEDx茨厂街

可持续性食品

细胞鱼肉

人造鱼肉

AvantMeats

TEDxPetalingStreet

【科技Talk】Avant Meats培植“細胞魚肉” 打造永續的海洋生態

报道:本刊 林德成
目前而言,人們接觸到的人造肉技術仍屬於初步階段,其肉質還不能媲美傳統肉類的口感和結構。

2019年,全球知名科技評論期刊《麻省理工學院技術評論》曾把列為“全球10大突破性技術”之一,認為通過人造肉可以填補市場的肉類需求,以及減少畜牧業所帶來的環境影響。隨後,這項技術掀起一股人造肉風潮,新創公司採用植物蛋白“造肉”,進而讓植物肉大行其道。同期,不少科技公司另闢跑道,抽取動物幹細胞在實驗室培植“細胞肉”,打造一款新穎的肉類替代品。Avant Meats就是一家專門研發培植肉的香港新創公司,利用魚細胞培植魚類產品,比如魚排、花膠(魚鰾),甚至護膚品。

報道:本刊 林德成
照片:Avant Meats官網和視頻

ADVERTISEMENT

這些年,培植人造肉的技術日臻成熟,加上越來越多人重視動物權益和環境課題,令到許多科技公司投入資源發展人造肉產業,進一步推廣“造肉時代”。市場研究公司MarketsandMarkets曾預測,全球培植肉的市值將會在2025年達到2.14億美元,並在2032年之前增長到5.93億美元。

目前而言,市場上已有很多植物肉產品,比如美國兩家知名的人造肉公司Beyond Meat和Impossible Foods。反觀細胞肉的概念並不普及,仍處於早期階段。Avant Meats成立至今已有4年之久,主攻培植人造魚肉產品。他們從魚身上提取細胞,再放到一個孵化器裡面,為細胞餵養營養液,讓它們增殖生長。公司聯合創辦人陳解頤說,這些細胞順利成長後會變成“細胞株”,而每一個細胞株可以生產多批次的產品,不用再去捉活魚抽取細胞。

這些細胞可謂“好吃好住”,科研人員所提供的營養液包含了葡萄糖、礦物質、維他命和氨基酸等。他們會嚴密監控整個培植過程,然後確保細胞在一個無汙染的環境下成長。“這個過程說不定比我買一條魚回來吃更乾淨。”

陳解頤是2022年TEDx茨廠街講者之一。她說,現在培植出來的細胞肉猶如第一代的電話,需要漫長的時間發展,無法一蹴而就。

Q1:為何選擇培植魚肉?

亞洲人口每年消耗很多海產,佔了全球總額至少60%。雖說有養殖魚產業,但只能應付部分的市場需求,事實上,人們還是重度依賴野外捕撈的天然海產。近年來,海洋就出現過度捕撈的問題,破壞了整個生態系統,導致魚群銳減,來不及繁殖。陳解頤說,很多時候這些漁獲只有60%推出市場銷售,另外的40%屬於“bycatch”(誤捕)。而這些誤捕的海產在業者眼裡沒有任何商業價值,只會被丟棄在一旁。

與此同時,海洋生物遭受許多重金屬、化學物質和塑料微粒的侵害,影響了整個食物鏈。當人類再捕食這些魚類,間接地也在危害自身健康。她稱,即使海產有塑料微粒,許多消費者還是照吃無誤,因為他們沒有意識到這是一個嚴重問題,畢竟肉眼看不到這些塑料微粒。

亞洲國家的海產消耗量佔了全球總額的60%,因此,Avant Meats想要解決海洋生態惡化的問題,利用魚類細胞培植人造魚肉。

Q2:細胞肉會不會有健康風險?

細胞肉的最大優勢是解決了畜牧業的難題,不用擔心碳排放、用藥和環境汙染。而這些細胞肉是在無菌和乾淨的環境下成長,也沒有經過任何基因改造(GMO)。

陳解頤說,當初培植海產也是因為可以有比較多選擇,Avant Meats的細胞培植技術已經可以抽取絕大部分魚類的細胞培植。所謂萬變不離其宗,這就好比栽種蘋果樹和榴槤樹,兩者都需要不同的照顧方式、肥料和生長週期。他們只需大約半年或一年的研發時間,就有能力生產一個新魚類品種的產品。

在研發初期,他們曾用過小牛血清的培養材料培植細胞,這些材料被稱之為“生長因子”。有人擔心這些“生長因子”會有安全隱患,像是會不會感染瘋牛症。她解釋,當細胞完全成長後,“生長因子”會被消耗殆盡,不會有任何殘留物。其實,當新創公司要將人造肉產品推出市場時,必須通過各個國家的食品監管和檢測,確保沒有任何殘留物和有害的添加物。

隨著發展,該公司在2020年也不再使用小牛血清的“生長因子”,反而轉向使用植物性質的替代品。她認為,終究還是秉持著維護生態環境的初衷,不想動用動物身上的原材料。

解決消費者的肉類需求

陳解頤是素食者,在2014年,她意識到畜牧業不能永續,動物需要很長時間繁殖,但人類的食肉慾望卻不斷上漲。那年開始,她便茹素,與丈夫一起倡議素食。她坦言,他們倆舉辦了上百次的素食聚會和街頭推廣活動,惟成效微乎其微,發現大家並不是一個按鈕就能不吃肉,畢竟一棵蔬菜是無法取代肉類的口感和咬勁。

在亞洲有很多素肉產品,她曾在腦海一直想,為何這些產品沒有令到大家變成素食者,是不是選擇太少了?倘若素肉產品真的起到作用,那麼應該會出現更多素食群體。可是,現實生活並沒有這樣的情景。人終究有很多偏好,無論是飲食文化和習慣,不太可能要求大家一時三刻不吃肉。

“如果我們可以做到(人造肉),那麼就能降低環境汙染,大家又可以繼續吃肉。這樣我就不用到處去勸人家,‘喂,你少吃點肉啦!’”她笑道。當她接觸到細胞培植技術,就直覺認為這項技術能解決普羅大眾的肉類需求。

Avant Meats通過高效、安全和可靠的培植程序,抽取魚細胞生產魚排、花膠和護膚品。

人造肉不僅僅是造肉

談到“造肉”,最早是在2013年,荷蘭馬斯特裡赫特大學的科學家成功培植出2cm x 1.5cm的動物幹細胞肉。不過,當時的培植成本太高了。假設要做出一個漢堡包,價格恐怕超過31萬美元。

一直持續到2015或2016年,投資者願意注資研發人造肉,這個產業正式有發展的軌跡。陳解頤還記得,早期是借用醫療用途的生產儀器和材料去研究細胞肉,比方說他們所使用的營養液,醫護團隊在製作醫療疫苗時就用很多營養液。

從現有技術來說,Avant Meats所研發的細胞肉仍屬於第一代產品,製成品會像魚漿,沒有任何形態,他們必須添加植物原料讓它成型。唯有在開發第二代、第三代產品時,才有辦法讓細胞結構變得更成熟,更接近人們日常看到的傳統肉類。“但是我們肯定不會培植骨頭,畢竟大家都不吃的。”她不禁笑了出來。

Avant Meats旗下有兩個商標,一個是Zellulin,專門製作護膚品。該公司使用魚細胞製作出生物活性成分,能夠保溼、抗老化和讓皮膚緊繃,打造一個不傷害動物的環保美妝產品。另一個則是Avie,也就是大家所熟悉的魚排和花膠。假以時日,只要技術越來越成熟,未來餐桌上的魚翅和鮑魚都有可能是從實驗室走出來的細胞肉。

呼籲一起改善生態環境

對比養殖業,培養一條魚可能需要八九個月,甚至一年多,視乎業者所養殖的魚種。野生魚的成長週期更長,一條成年魚可能已經三四歲了。反觀在培植人造魚肉時,無需太長時間,他們在一個月半或兩個月就能生產這些產品。Avant Meats已經在新加坡設立第一個試點生產廠房,會先後開發花膠和魚排產品,並預計在2024年會推出第一樣產品。

陳解頤說,他們最終是想提供一個環保和可持續性的食品,以保護海洋生態系統。要不要購買人造肉倒是次要,反而大家可以多關注這些環保議題,一起改善整個生態環境。

______

TEDx Petaling Street

媒體夥伴:星洲日報

日期:2022年10月22日(星期六)

時間:9am-6pm

地點:馬華大廈三春禮堂

詳情:http://www.tedxpetalingstreet.com/

______

相關稿件:

【科技Talk】有機廢料變寶 搖變綠色產品給力永續環保

【潮風向】可降解、抗菌又保鮮?智能保鮮膜延長食品保質期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