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地方是否獲得健全的發展,或者有沒有永續的未來,取決於把人才和錢財等資源留在當地或引入當地的能力。
在馬來西亞,一般鄉鎮都是以“產地”的姿態提供物產給城市,這些鄉鎮因為具備一級產業(農林漁牧等生產業)所需的條件優勢――土地價格及生產成本相對低廉,也因此成為社會供應鏈中的底層;再加上中間商等產業結構因素,提供糧食的生產者往往最不被重視,也獲得最少的利潤。
ADVERTISEMENT
也許你已經猜到――“觀光”似乎是打破這個僵局的其中一個解方。這幾年,觀光人潮帶動下的地方經濟,讓許多鄉鎮一夕之間變成網紅打卡景點,生產者於是有機會在第一線接觸消費者,或拉近生產端跟消費端的距離。同時,為了滿足一次性消費遊客吃、喝、買的需求,如潮流般踴來的投機者大量引進跟當地不相關的食物、舶來品,甚至連他們自己也有可能是外來者,搭配同質化的打卡風潮,乘著趨勢的浪尖,直達市場的紅利期,做第一批的收割者。
我們應當回到觀光發展跟地方的關係當中一個重要的經濟判斷標準――獲利最終是留在當地或輸出外地來看待這件事。我以前曾有機會參與某國業者進入馬來西亞旅遊市場的推廣,後來才發現他們的如意算盤是引入該國的連鎖酒店,開設符合該國國民飲食喜好的餐廳,加上自營的土產店、旅行社等,再搭配大型旅遊平臺和網紅推廣來創造一種封閉式的旅遊環境;這樣的一部劇本,真的會讓我們錯以為旅遊人次的不斷增加,可以讓國家或地方業者賺得盆滿缽滿,其實外國資本投入創造的一條龍服務,幾乎吸光遊客皮包中的精華,只留下零丁小錢作景點的入門票留在國內,以及極少數本地服務員身上。如斯劇碼,如同一個巨大的觀光幻影。
根據觀光學者研究發現,仰賴外國資本的“高檔”旅遊設施為了接待頂級旅客,採用各種高級的外國物料,獲利當中有些高達九成會流出當地;反觀“揹包客”、“自遊行”的觀光,因為更有可能仰賴本地製造的產品、服務,用更“永續”的發展模式來推展觀光,獲利流失的相對少。
當地的獲利增加,也代表提供當地人更多工作機會,更多觀光連帶的中小型企業可能因此而發展起來;受僱的當地人因增加收入而在當地消費,直接刺激地方經濟,以“乘數效應”形成正向循環。把獲利留在當地,意味著從上游到下游、從生產端到消費端,每一個環節的在地連結越強,對當地越有利,也越能讓消費者看到地方的價值。留住錢,就有機會留住人,透過工作和創業機會的提升,產業之間建立起更完善的生態鏈,地方就能有了活力泉源。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