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认为麦卡伦单一麦芽威士忌特别出色的原因是因为优秀的雪莉酒桶,不过,雪莉酒桶只是麦卡伦酿酒哲学中的一部分,为了体现麦卡伦的大师级制酒技艺、工匠精神和创造力,品牌推出了限量版“M Collection”系列。

《M Collection》系列有3个酒款:M、M Copper和M Black。由传奇设计师法比恩·贝伦(Fabien Baron)构思,并和法国顶级水晶品牌莱俪(Lalique)合作,打造出六面水晶酒瓶,彰显麦卡伦6大精神支柱:精神家园(The Spiritual Home)、精致小巧的蒸馏器(The Curiously Small Stills)、传承百年的酿酒技艺 (The Finest Cut)、品质卓越的橡木桶 (The Exceptional Oak Casks)、自然色泽 (The Natural Colour)和绝世佳酿 (The Peerless Spirit)。
ADVERTISEMENT
《麥卡倫 M Collection – M》
天然深琥珀酒色來自木桶
是在手工挑选的少数酒桶中成熟,酒色完全来自珍贵橡木桶,以时间换取天然色泽,从清澈明亮的橡木原色到深邃迷人的桃花心木色,完全不添加业界常使用的焦糖调色。酒体色泽呈天然深琥珀色,带香甜黑樱桃和蔗糖香气,伴随着橡木和皮革以及巧克力与香草风味。口感如甘草和茶叶的草本调,融入滑顺的蛋黄酱和香橙巧克力,并带有一丝木质辛香调。余韵如同浓郁的果干和黑巧克力 。
酒瓶是透明莱俪水晶瓶,6个切面反射和折射光线,酒汁在水晶酒瓶中熠熠生辉,完美诠释自然酒色的概念。
《麥卡倫 M Collection – M Copper》
超小型壺式蒸餾方式
当大多数酒厂转向更大、产量更高的铜制蒸馏器时,麦卡伦保留并延续了使用超小型壶式蒸馏器的传统,使酒液蒸汽的流动距离较短,保证蒸馏后的新制酒液更大限度地接触铜质的蒸馏器内壁,酒液浓郁而醇厚,从而使这款威士忌具有黄油般绵密口感。这款蒸馏器至今仍然是制作麦卡伦珍贵烈酒的关键所在。
酒体呈天然金色,是一款充满活力而优雅的威士忌,除了有雪莉桶香气,香气还带鲜甜的香蕉、西洋梨和白桃,伴随着麦芽饼干、棉花糖和香草,并隐约散发出柠檬柑橘香,果味浓郁。口感如梨子糖、焦糖香蕉和水果雪酪,逐步发展出麦芽香和橡木辛香味。余韵就像绵长且柔顺的烘烤橡木味。
这款单一麦芽威士忌盛装在手工制作的莱俪金色水晶酒瓶中,酒瓶也代表了蒸馏器。
《麥卡倫 M Collection – M Black》
煙燻調性獨特又複雜
是麦卡伦少有具烟熏调性风格的单一麦芽威士忌;用精心挑选装有泥炭的黑底木桶储存酒液及陈酿,使经典的麦卡伦雪莉气息与烟熏泥煤相互融合,形成非常独特复杂的单一麦芽威士忌佳酿。酒体呈天然日出金(Sunrise Gold),香气带新鲜苹果、西洋梨和柑橘,伴随着香甜椰枣,其后逐渐绽放出轻柔细致的泥煤味,而烟熏味中带有黑巧克力、水果干、太妃糖的滋味。口感如香橙果干、炙烤白桃和蜂蜜无花果,伴随着苏丹娜葡萄和黑巧克力,最后缓缓涌现出温暖的泥煤调和生姜辛香味。余韵就像绵长的烟熏泥煤和甜美的葡萄干。
盛装在黑色莱利克水晶瓶,黑色水晶是玻璃吹制者手中最复杂的材料之一,需要更高的技术和时间来制作,而黑色水晶瓶完全符合M Black酒精度达46%,带有硬汉感的风格。


更多文章: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说,如果我们人死后遗体不下葬的话还可以用来干什么?”朋友偶然的一句话,开拓了我的思路。
曾经看过一个美国老太太,她把自己的遗体捐赠给医学研究,遗体最终被切片成2万7000份。科学家通过仪器扫描这些薄片,然后通过科技把这些数据变成“数据人”,以作为往后的医学研究。我很佩服老太太的豁达,愿意让自己的遗体为医学做贡献。
就在不久前,新加坡也有一位老人为自己注册了遗体捐赠。他的遗体将会交给国家的医学院作为研究用途。个人也为这样的行为感到万分敬佩。
很早很早以前,我也想过,如果可以,我希望死后,身上如果还有可以用的器官,我都愿意捐赠出去。就比如眼角膜、心脏、肝脏之类的,让那些身患疾病等待器官的病人有机会健康地活下去。但是科技的进步,仿佛已经有办法通过三维打印技术把所需的器官打造出来,不用再苦苦守候,虽说这项技术还不成熟,但确实是病人的福音。
早点思考和讨论死亡
生命真的很神奇,我到现在都没有办法明白,两个连肉眼都看不见的东西,通过结合和孕育就可以长成一个一米几的大个子,身体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成长然后衰败。到了最后留下一堆的血肉。
我们在生的时候,已经体验了人生的喜怒哀乐、尝遍了生活的酸甜苦辣,这一辈子也算是功德圆满了,那么剩下的这一堆血肉是不是也应该归还给这个世界,尘归尘、土归土?如果真的有谁还愿意用这一堆血肉去发展人类的文明、去拯救他人的性命、去喂养花草动物,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或许是被传统的熏陶束缚,或许是信仰的不允许,又或许是我们对于死亡的未知和恐惧,我们总是不愿意思考和讨论我们对于死亡的看法和安排。其实,如果人生只有一件必然的事,那么就是死亡。既然它一定会来,我们为什么不早一点和身边的人聊一聊?至少告诉他们,关于我们留下的那一堆血肉,我们希望得到什么样的对待。
人生短短几十年,多给家人一些陪伴,也给他们多做好一些思想准备。别离的时候一定会有,先道别,莫等时候到了匆匆一去,留下一群不知所措的他们。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