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国际

|

即时国际

发布: 12:44pm 26/10/2022

双十一

电商平台

双十一

电商平台

中国“双十一”提前至8时开售 平台出新功能为消费者“省钱”

中国「双十一」提前至8时开售 平台出新功能为消费者「省钱」

(北京26日综合电)中国一年一度的“”购物节近日陆续开售,今年各大缩短预售时间、一键退差价、扩容购物车等新功能纷纷上线,虎视眈眈觊觎著消费者钱包。

ADVERTISEMENT

不同于往年“双十一”零时开卖,今年电商平台纷纷提前至晚上8时开始,令消费者告别熬夜。因此亦引来不少网民自嘲,自“双十一”以来,自己从“剁手人”、“吃土人”、“定金人”花名不断,即将变身“晚八人”。

无论如何变身,消费者最关注的仍是“省钱”。据各平台发出的消息看,今年各平台的优惠力度相当,消费者不需要做复杂的“计算题”来货比三家。比如京东满299元(人民币,下同)减50元,淘宝则满300元减50元。

同时为了方便消费者,电商平台还增加了部分功能,包括“多地址下单”,消费者在支付同一个订单时,可将商品寄送至不同地址;“购物车扩容”,购物车上限从120个商品增加至300个;“一键退差价”,消费者购买后发现商品降价,可以直接退差价。

据中媒报道,今年各大平台强调绿色消费,将提供更多绿色、低碳商品。淘宝称消费者可以开启88碳账户,方便有趣地参与到减碳中;京东将联合品牌推出超300万款绿色商品,购买相关商品可获得“碳能量”兑换礼物。

另外,今年电商平台还会增加“双十一大学生实战专场”,吸引更多零售商家入驻的同时,帮助首次参与“双十一”的年轻商家创业。

每年“双十一”许多消费者都会在“买买买”中失去理智,中媒提醒消费者,要注意文字陷阱和平台规则。小红书、B站等网络社群中许多博主亦分享省钱攻略、选购指南和维权贴士。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发布: 8:00am 06/03/2025
社论.电子商务逃税乱象:税制公平性的考验

電子商務快速發展為稅務稽查帶來挑戰,但也提供新機遇。利用先進的技術和加強法規執行,內陸稅收局必能打擊逃稅行為,確保稅務公平和國家財政的穩定。此外,嚴厲打擊高官貪污與查稅,更是刻不容緩,只有多方努力,才能實現稅務公平和國家步入清廉穩定的發展。

下台的高官在任内带头贪污、不肖企业(尤其是电商)透过各种手段逃税,只有上班族“被迫”诚实缴税,这是国内严重贪渎的恶质文化。如果不改,税收来源阻断、高官上任一年就有本事捞走数亿令吉,大马怎能不沦为“非法抢钱的世界”?

虽然可耻丢脸,但也不必丧志。特朗普上任就委派马斯克出任“政府效率部”,目的在于整顿裁撤庞大的联邦政府冗员,接着就是抓贪官、抓逃税,希望在吞子弹前能除掉美国的“暗黑(深层)政府”(Deep state)。大马的情况也很糟,安华如果不采取行动,国家只会继续腐败。

大马内陆税收局(LHDN)日前宣布,查获6.6万家电商平台未申报所得税,内陆税收局的数据说明,电商产业的漏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大黑洞,更破坏市场的公平竞争。

与此同时,税收局也在今年1月中旬展开为期5天的针对特定企业进行突击检查。这些行动说明,政府正多管齐下,试图找出企业与电商的税收缺口,以维护纳税公平原则。

去年,政府就追回高达52亿令吉的税款,牵涉者包括少报及逃税企业与个人。问题是,单靠突击查税不一定能解决问题,应该从制度层面改革,确保税收公平,避免传统企业与小型纳税人承担过重税负。

电商产业为何成为逃税黑区?

从电子商务的家数与营业额来看,电商已成为大马以及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因其独特的交易模式,轻易成为逃漏税的温床。大马电商业者逃税问题严重,主要原因包括:

其一,跨境交易与数字经济难以监管:传统企业的销售、营业额和财务报表透明,而电商平台的交易在线上进行,且许多业者透过国外伺服器、境外帐户等方式隐藏收入,导致税收局难以追踪。特别是跨境电商,如中国的Shopee、Lazada,以及美国的Amazon,许多交易未纳入本地税收体系,使得国内传统企业面临不公平竞争。

其二,小型电商和个体户监管难度高:许多中小型卖家或个体电商未正式注册公司,而是通过社交媒体(如脸书、Instagram、TikTok)或个人账户进行交易,使收入难以监管。在电子发票推动前,现有的税务制度对小型电商的申报要求不太明确,造成业者不自觉违反税务规定。

其三,平台与企业之间的税务责任界限不清:目前我国的电商平台如Shopee、Lazada等,主要负责促成交易,但不对卖家的纳税行为负责。这导致许多企业利用平台漏洞逃避税务,而税收局对平台的监管也尚未完善,导致漏税情况严重。

其四,执法力度不足,罚则过轻:虽然税收局已经展开查税行动,但即使被查获,罚则较轻,部分业者宁可冒险逃税,因为罚款金额可能远低于应缴税款,导致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

政府应对策略与改革方向

为了确保税收公平,政府应采取多管齐下的措施,完善税务体系,加强监管与执法。

其一,强制电商平台申报交易数据:政府应立法或加强执法,要求所有电商平台必须向税收局报告卖家收入,并代扣代缴部分税款。这不仅能提高征税效率,也能减少卖家逃税的可能性。

其二,利用人工智能(AI)与大数据技术追踪交易:政府可与银行、支付平台(如GrabPay、Boost、TNG eWallet)合作,通过AI技术分析交易数据,识别高收入但未申报的企业。例如,中国的“金税四期”系统已能精准识别逃漏税行为,我国亦可参考此模式,提高监管能力。

其三,提高逃税罚则,强化执法力度:政府应提高逃税惩罚,例如将罚款提高至应缴税款的200%至300%,或对恶意逃税者实施刑事责任。此外,可参考欧美国家,对屡次违规企业实施营业限制,迫使其合法纳税。

其四,推出电子发票(e-Invoicing)制度:借由电子发票系统自动记录交易并与税务系统对接,防止企业隐瞒收入。我国政府于2024年推出电子发票,是解决逃税问题的重要一步,也因此才能查出6.6万家电商没缴税。

其五,参考国外作法:例如新加坡强制所有跨境电商缴纳7%消费税,并要求外国卖家注册报税;欧盟推动“一站式申报”(OSS),让跨境电商统一缴税,减少漏洞;美国多州已立法要求Amazon等平台代扣卖家的销售税。

电子商务逃税成为影响我国财政收入、公平竞争与经济稳定的重要问题。政府虽已展开突击查税行动,但根本解决之道仍在于制度改革,包括强制平台申报、利用AI监管、提高罚则、实施电子发票等措施。

只有确保税收公平,才能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促进国家经济的长远发展。政府应尽快行动,让逃漏税者无所遁形,确保企业与个人都能履行应尽的纳税义务。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