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的儿子送我一个以汽水罐制作的天鹅。13岁的男孩,正处于叛逆的年纪,却没有同龄孩子应有的活泼,与人交流时从不正视他人目光,男孩很少笑,走路时低头,步伐慢吞吞。
朋友一直积极地把孩子推向外面的阳光,参加社交活动时都会带孩子一同出席,可惜始终不能克服他内向害羞的个性。
ADVERTISEMENT
周末,朋友带孩子登门造访。我正在院子把一堆无用的物品分类,打算用作环保回收。男孩饶有兴味地看我整理旧物。他母亲说:“进去坐,不要kacau阿姨做工。”男孩不肯,双脚钉在原地,想了很久才怯怯地开口,语气恳切,小声但清晰地问:“阿姨,这些东西你不要了?可以给我吗?”
我是没有问题的,但他母亲有点不满地说:“蛤,你又捡别人的垃圾。”男孩回头看了母亲一眼。朋友向我耸了耸肩,摇头苦笑,不再说什么。
更懂得观察生活的细节
我好奇男孩要这些东西干啥?他母亲的想法和我一样,都一起跟着他蹲下,学他用一种探索的眼光,去重新发掘眼前废弃的小物件究竟有何可取之处:汽水罐、水果泡绵、被剪得歪歪的铝线。
男孩有一双干净修长的手,他安静地在一堆旧物中逐一搜索、拾取他心中的宝物,把它们收进环保袋里。我们这些局外人,从旁加入意见,也无法动摇他的取舍。最后那环保袋变得鼓胀了,他侧过头,微笑对空气说:“谢谢!”
他又退回自己的世界中。呆坐在客厅一角的单人沙发上,一时用手支额想得入神,一时两手同时在空中比划,模拟着什么。我和男孩母亲聊得不亦乐乎,他乖乖坐在那儿,恢复了木讷的模样。朋友看看墙上的时钟,看看他,微微叹口气,然后她温柔地对儿子说:“要不,我们回家吧。”然后站起身告辞。
两个星期后,他们又来了。这一次,男孩的母亲脸上焕发一种欢欣的神采。她比男孩还兴奋,不时以眼神示意,“快给阿姨看你做了什么!”
男孩慢条斯理地从环保袋捧出一个闪亮的小东西,递到我面前。仔细一看,是一只用汽水罐制成的天鹅。我接过这份小礼物时问他:“你做的?好漂亮!”他羞涩的笑了,随即又把笑容隐去。“做得……不是很好。”男孩说,生怕别人责怪似地先自我贬抑一番。你做得很好,我很喜欢!我向他肯定地竖起大拇指。
朋友取出手机,让我看男孩如何发挥创意把废物再利用;看似不起眼的水果泡绵可相叠包覆小盆栽,就成了可爱的点缀。歪斜的铝线绕成半圈缠在植株上,营造一种垂悬感,然后是一只天鹅忽然走入他的创意点子里。问他从哪学来的点子,他坦率地答:“YouTube。”
朋友一脸自豪的说:“我从这孩子身上学会‘为什么不’这词语,现在我把这‘为什么不’抛给自己,孩子内敛、沉静的性格是与生俱来的,但也使他比别人更懂得观察生活的细节,我为什么不能接受这一点呢?”
如今,我把这独一无二的作品搁在床柜上,对我而言,它既是摆设品,也像是一件珍贵的提示物。可想而知,男孩在创作它时肯定下了不少时间和心血,把无用的垃圾变成充满想像力的手工品,为什么不呢?这是一个孩子向严肃、被规律绑死的大人展示生活也有他神奇和创意的一面。我因而想到,当我们面临瓶颈时不妨自问“为什么不,当我们逐渐被习惯性的生活僵化,在污染、麻木的生活里何妨注入这一活水字眼,为什么不呢?一切都会因这句话变得截然不同起来,只要不限制想像,一个孩子也能从废弃的铝罐中“看到”天鹅,而把它制作出来,啊哈,为什么不?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