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網
星洲網
星洲網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網 Newsletter 聯絡我們|星洲網 聯絡我們 登廣告|星洲網 登廣告 關於我們|星洲網 關於我們 活動|星洲網 活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星雲

發佈: 7:00pm 28/10/2022

文學

翻譯

藝術

自學

英文

教材

發音

文法

学外文 / 周嘉珉(亚罗士打)

作者:周嘉珉(亞羅士打)

“你当初是怎么学的?”

这是年初,一位网友打算英文却毫无头绪时,提出的疑问。

ADVERTISEMENT

自问英文不算特别好,仅足以阅读英文读物、追看英美连续剧和对话交流。我没额外花心思学英文,就是追剧时会留意演员说话的语调,鹦鹉学舌般模仿自己喜欢的,还有一股打破砂锅问到底,遇到疑问非要找出答案的蛮劲。大学时的讲师曾笑指这是最傻、最费时,却最实诚的方式。

网友少时因家境清寒而失学,几乎不谙英文,也一直对英文抱有恐惧。开始时,他几乎每天都问我一些上的问题。可是后来因不满意我的解释,加上对义务教育系统的不信任,所以经常同样的问题又四处向人询问,结果越问越混淆,渐渐起了放弃的念头。

最近有位业余兼教英文的网友常常在脸书分享自编的英文发音课纲。我好奇看了些,原来是把英文单词当作马来文单词般拆开拼读,再让学生死记一些方程式,以此改善发音问题。这类以偏概全的固化方式使我想起那位网友的英文自学记。

语文之所以成为一门,是文字里涵盖的民族历史、文化与习俗,还会随时代变迁而产生变化,衍生出新词汇。因此,语文不能仅以几项死板的定律和方程式来解释,更不能盲目地死背烂记。否则只是治标不治本,或能应付一时,却未能融入生活。而语文的美,与生活息息相关。

网友始终以抽离的姿势看待英文。他认为英文累赘,总是煞有介事地缀加冠词,又先入为主地认定英文的文化底蕴不及中文博大精深。我曾鼓励他多从生活层面着手,累积词汇量的同时也了解其表达思路,运用起来才不至于生硬笨拙。可惜他坚持逐字套用。譬如华人世界最普遍的问候方式“吃饱饭没有?”,我指出洋人不以米饭为主食,无此问候习惯,他依旧认为“have you eaten rice”表达出“吃饭”的意思,是准确翻译。直到他把疑问贴上脸书,不少人指正以后,他才承认自己疏忽了中西方文化差异,弄得不伦不类。

多舌徒添彼此不快

我深知网友心怀翻译家之梦,更知道英文对他而言只是为掌握俄文、法文、德文的逼不得已。出于对理想的尊重,我不插嘴置喙。再者,我没有英文教学文凭,实非他眼中值得信任的学习伙伴,说多了恐怕引起多余口舌,徒添彼此不快。

客观思考书友那套,我的学习方式确实蠢笨。姑且把英文当作外文,各人原有各自学习外文的动机与目的——在籍学生为应付考试;外企职员的和从事外贸的为与老外上司及合作伙伴沟通;教师为教学……加上紧凑的生活节奏,确实不是所有人都能负担从根本构建语言环境,使之彻底渗透生活的时间成本。这些太难,我只是很幸运地在开蒙时遇上尽责的老师,又很幸运地在大学初期结识了一班以英文为第一语言的舍友,毫不费力就得到完善的语言环境。

如今被法文名词的阴阳性整得一头雾水,再重新思考网友的提问,我只能说句老套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学习终须靠自己。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发布: 7:10pm 22/04/2025
【如意安详】晚晴/何国忠

几个儿子比她先走,老奶奶有两个孙女一个孙子。在美国念书的孙女客死异乡,不让奶奶伤心,两位孙子连续3年以妹妹名义写家书。奶奶八十寿辰时,他们找来长相酷似妹妹的女生帮忙。女生被兄弟真情感动,全力假冒孙女,并自我承诺: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奶奶临终前谢谢女生陪伴她度过最后时光,女生惊讶她知真相。“怎么可能一连三年之间,连个长途电话都舍不得打呀?”奶奶说。她无意中见到孙子编造的英文书信,请人翻译,证实一切。不拆穿,怕“伤他们的心”,她没有不快,反而因孙子孝心感到温馨,时光不能倒流:“如果去哀悼已经失去的人,不如把这份感情怜爱眼前的人。”

故事来自琼瑶《梦的衣裳》,小说和电影我都看过,但是故事早忘。韩宝成主编的《中外晚晴文学研究》提老奶奶情节,并非沉湎少年情怀,分析老年心境才是编者重点。

《中外晚晴文学研究》由北京、黑龙江、山东、海南、内蒙古等省份文化传媒与高等院校老师参与编写,共十二章。全书以晚晴文学内容、特征和发展规律为经,以著名作家作品为纬。

面对衰老或死亡,不管是伤感哀叹,又或默然以对,岁月仿如烈酒,在生日当天满满斟上一杯,提醒我们:时光从未停步。那一杯看似平常,实则暗藏深意,总有一天,健康会被敲响警钟。“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王国维说生老病死是必经之路,容不得任何侥幸或幻想。

“晚晴”乍看是小题目,实则不然,《中外晚晴文学研究》编者说他们“举撮机要”,尝试分析几百位中外作家作品,读者虽然只能走马看花漫步其中,却也能感受到要轻松面对“变老”课题不易。“曹操、琼瑶与遐龄文学”在第一章第二节,曹操和琼瑶并列,我心中好奇,所以先读第10页到第14页。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人被看成是智慧化身,是成熟标志。奶奶后来起了牵红线念头,离开世界前她问女生可否成为她孙媳妇,女生点头,奶奶脸上泛起笑容。《梦的衣裳》以恋情描写为主,不离琼瑶本色,但是转到老奶奶视角后,高度立变。《中外晚晴文学研究》编者说“互助互爱”的灌输,说明琼瑶的小说值得注意。此书并不是讨论作家地位,而是着重晚晴文学的创作风貌,不必为琼瑶和曹操并列而批评编者鉴赏水平。

探讨晚年生活的文章我读不少,年岁越长,涉及越多,说穿了,不过希望余生有更周全规划。不只要学习养生,还要学会放下,我在前人身上找到晚年意义和人生的美妙。顺便提醒自己,遐龄之时,该想境界提升。年轻一辈看我们若没有一丝敬重之意,肯定是因为我们忽略将阅历化成修为。

“得处亦多矣,风前任鬓斑。年过半百外,天与一生闲。莹净云间月,分明雨后山。中心无所愧,对此敢开颜。”这是北宋大儒卲雍的〈晚凉闲步〉。邵雍说他在人生过程中所得不少,如今步入任由白发在风中飘动的年龄。已经过了50岁,老天赐他一生清闲。眼前一切美好,月亮在云间明净清澈,雨后的山峦分外清晰。回顾从前,内心没有丝毫愧疚,因为如此,可以时常开怀大笑。

身心要照顾 欲望要节制

人生不一定要和名利纠缠,如何定义成功因人而异。献出诚心,取得安宁,种如是因,得如是果。无愧于人,无愧于事,那是对过去待人处事的绝对信心。说开了,并不是难事,不过是踏实做人,将家人照顾好,做事认真诚恳,对朋友忠诚,不忘设身处地。

生命的每一阶段,都有让人怀念之处,并且经常伴随着愉悦的美感。孩童的稚嫩是美,年轻人的理想是美,成年人的稳重是美,老年人的智慧是美。一切没有绝对,孩童天真,但也任性。年轻人有热情,但行事冲动。中年人稳重,但难逃功利心态。老年人历经风霜,但常犯固执毛病。身心要照顾,欲望要节制,如此光华才会极致展现。我的朋友陈忠登医生在《俯首甘为孺子牛》如是说。

内在美需要“不断地操练、修整、适应、更新”,经过学习,我们“才能活得更美、更好”。陈医生说“生命本来就不是一个人的事”。20岁以前,需要家人、朋友的护养和培育,晚年更是如此,若身边有人陪伴,“生命的故事可以依旧美丽”。

老奶奶在《中外晚晴文学研究》出现,编者展示“依旧美丽”的意图昭然若揭。一边是付出,一边是收获,我们游走其中,维持对人性的信任,友情如此,亲情如此,细水长流的小努力是快乐源泉。

ADVERTISEMENT

點擊 可閱讀下一則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