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識卓如燕好久,細算應該快20年了。我們聯絡得不算勤,但卻合作了好多回,私下也聊得來(我是這麼認為啦)。得知她即將辦演出,我說,咱們來做個專訪吧,她反問我,你要問什麼啊?
ADVERTISEMENT
對啊,問什麼好呢?我對卓如燕一直有個不解之謎,她是國內知名聲樂家,知名得連背景都不需要介紹,什麼得獎無數都成了虛詞。對我而言,“卓如燕”三字本身就是一張名片,但她異常謙和,虛懷若谷。高傲如我,是難以理解這種修為的。
“我不敢造次,從來不敢,我覺得自己很渺小,真的。我在國外,看了老師的經歷和實力,就覺得自己非常渺小了。
“我曾當過小販,一條街一條街去賣水果,我也曾在髮廊裡工作,所以當老師開餐館的時候,我覺得自己可以明白她的心情,她需要生存。其實音樂家在國外也是不容易的,真正可以站在巔峰的,只有幾位,比例是很小的,在底下的許多人都只能掙扎求存。我真的不覺得自己有多好、有什麼了不起,唱得比我好的人太多太多了,我就只是一個愛唱歌的人。”
歸零後重新來過
卓如燕口中的老師,是她意大利的恩師Lorraine Marenzi。去意大利學聲樂那年,她32歲,本身已是一名聲樂老師。“意大利是聲樂的殿堂,去那裡學習,是我的夢想。”去到意大利,老師對她說的第一句話是:“可否把之前學過的都忘掉?”於是,卓如燕讓自己歸零,重新學習。
“我們唱很多中文歌,發音方法是不一樣的。既然跟了她,就必須相信她,而且她的方式讓我覺得很舒服。當時唯一不明白的是,為什麼一個母音要練幾個月那麼久,我現在才明白,如果不是這樣,我唱不到那麼老。”
她說,現在許多人學習都求快,但其實是很難走遠的。
卓如燕解釋,到了一定年齡,聲音會開始出現變化。“Lorraine Marenzi強調以最少的力量,來發最大的聲量。她把聲音形容成噴泉,最重要的是集中、乾淨,才會傳得遠。我老師今年八十多歲,動了兩次心臟手術,但還是可以唱,主要就是因為她的發聲方法是對的。”
Lorraine Marenzi教會了解自己很重要,要知道自己的侷限在哪裡,當然可以嘗試和挑戰,但重要是可以發揮自己的特質。
古典詩詞入歌
近年來,卓如燕只要辦演出,都一律命名為“如燕如歌”,是否有什麼特殊含義?
她哈哈大笑,然後解開謎底:“因為我很懶惰想題目呀。”說完,又是一陣笑。
“如燕是我名字;至於如歌,是因為我希望自己的人生,可以像一首歌那樣流傳下去。
“我二十多歲時有次受訪,記者問我想唱到什麼時候,當時年少輕狂,我答說會唱到死。長大以後,才發現其實不是什麼事情都能如自己想的那樣……”
我問她:“所以‘如歌’的意思是,像歌曲那樣雋永地傳唱下去麼?”
她連忙搖頭擺腦:“不是,我意思是希望家人會因為這把聲音而記得我。我的媽媽很會唱歌,我至今仍記得她的聲音,在我心中,我媽就是一首歌。”
2022年吉隆坡場的“如燕如歌”有兩大特色,一是以古典詩詞入歌,另一則是與北緯十度室內樂團的合作。
“今年6月在新山演出時,我請了年輕音樂藝術家浩子和北緯十度的雲翔替我伴奏。雲翔要替我籌辦12月的吉隆坡場演出,他問我想唱什麼,我就告訴他,古典詩詞,我一直覺得它很美。
“當然,唱詩詞是很不容易的,因此我只挑了五六首自己比較可以駕馭的唱半場,另外半場則選自己喜歡的歌,如〈永遠的吉打河〉、〈睡蓮〉等。隨著年齡和歷練的變化,我每次唱〈永遠的吉打河〉,感覺都會不同。至於〈睡蓮〉,它很美,很有法國味,我覺得自己必須多介紹本地的創作音樂。”
在舞臺上最自由
至於與伴奏樂團的合作,卓如燕說:“我很喜歡和年輕人合作,譬如浩子,他從很小就玩音樂,是個很有想法的人;北緯十度的雲翔是從中國回來的,他們對音樂又有不一樣的觀點與角度,我很願意接受他們的想法,我可以從中學到許多新東西。”
話鋒一轉,她說:“疫情那兩年,很多人叫我做線上音樂會,但我不喜歡這種形式,我覺得有隔閡。我喜歡現場演出,而且最好規模不要太大,彼此可以有交流,有眼神的接觸。”
卓如燕坦言,她曾想過放棄歌唱,“有時我真的很想退下來,尤其是生病時、進醫院時、丈夫生病時……,但是我沒有辦法。心靈深處有一把聲音,很微妙的聲音,告訴我必須要繼續往前走,走呀走的,音樂之路就這樣走了50年。”
“我唱歌的時候,感覺自己是自由的;我站在舞臺上時,覺得自己是幸福的。”
【演出資訊】
2022年“如燕如歌”吉隆坡演出
11月11日@8PM / 11月12日@3PM
地點:Dpac 白沙羅表演藝術中心
購票:http://www.dpac.com.my
詢問電話:03-406 5001/0002 (10AM至6PM)
更多文章: 在經典與古典旋律中共享音樂時光 吳偉才/風俗盡藏方寸間 西北孤鳥/當劇場崩壞時,藝術家正在幹嘛?──信馬由韁的單人劇 譚寶婷/跨界飆鼓──手集團國際鼓藝節第六屆萬花鼓宴“雷動” 郭碧容/4部短片直面自己──《苦瓜臭了》畢業巡迴影展 西北孤鳥/因厭倦而來的創意──《身體日記》的“單人”與“藝術” 八大看點慶花蹤──第16屆花蹤文學獎頒獎典禮 觀看的方式──2022年星洲日報花蹤文藝營 郭碧容/劇場新銳鍾雲凌──以戲劇《當夜來臨》探討精神疾病 西北孤鳥/“浮誇”與深沉──《甲蟲之夢》的箇中真意 郭碧容/李爾王:從故事脈絡呈獻經典劇本 吳偉才/五花八門說牆畫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