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為一家書店策劃了麵包烘焙工作坊。那是頗為忙碌的時期,市場重新開放,許多面向群眾的大小型活動也陸續展開。我從一開始知道這個工作坊的消息就很動心。朋友邀來主講的烘焙師熱衷研究天然酵母,她將在工作坊介紹酸種麵包;這恰好是我幾年前對烘焙滿懷熱誠時未能跨入的領域。
那時候,對烘焙越來越感興趣,特地買了烤箱,也收集了不少食譜。當我認真想做一件事,就會想要做到極致;我希望可以把興趣提升為專長。於是,下了班過後烤了不少麵包。我用即發酵母發酵麵糰,徒手把麵糰揉成光滑模樣;再將麵糰送進預熱的烤箱,觀望其膨脹及上色成金黃;最後,滿室瀰漫暖呼呼的香氣。“假若事業停擺,必須轉換跑道,或許可以從烘焙下手,靠著賣麵包營生。”我一邊抱著這樣的想像,一邊對抗著事業陷入瓶頸的苦悶。
ADVERTISEMENT
熬過低潮期之後,我慢慢地放下了烘焙,重新寄情於工作。時間總是不夠用,必須要有取捨。我察覺酸種麵包的風潮在那之後被一些人帶了起來。咖啡館、手衝咖啡、酸麵包、康普茶……按照往例,一種風潮被帶起之後,會風行一段時間,過後就沉寂下來;而能夠持續發展的,多半是因為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有了掛鉤。比如:喝咖啡成為一種習慣,有些人會定時購入咖啡豆或咖啡粉,無須仰賴咖啡館和專業咖啡師,自己想喝時就能在家燒水、磨豆、衝一杯。許多面包店和餐廳,開始打出售賣酸麵包的名堂。“健康”是上好的賣點,但製作酸麵包比起一般麵包需要耗費更多的時間,商家往往就將時間成本轉嫁到售價上。一時之間,酸麵包好像成了上等人才吃得起的麵包。
在短短几個小時的工作坊,老師給我們試吃她的作品,也讓我們見識她養的天然酵種如何在麵糰裡發揮作用。工作坊結束時,老師贈送我們每人一小份的酵母種,這是要我們帶回去繼續放養的。放養酵母,溼滑黏稠的白色麵糊捕捉了空氣中的益生菌;沒使用的時候,就放進冰箱冷藏,讓它沉睡;需要用到時,前一天晚上就要將它移到室溫,“餵食”新的麵粉和水分。如無意外,隔天就會見到罐子裡的酵種發酵長為三倍高;這時,我會再餵食一批新的麵粉和水分……幾個小時之後,大部分蓄勢待發的酵種倒入麵糰裡攪合,其中一小量的酵種則取出裝進乾淨的罐子,重新收回冰箱,留待下一次做麵包使用。
搓揉麵團心情會越來越和緩
真如其他酸種麵包愛好者說的,當你烤出、吃到自己烘製的酸麵包,你的口味偏好就不容易回到過去了。麵包烤得好,會有好的保溼度、口感溫順、微帶香氣,吃進口裡也會覺得比較實在;搭配一杯美式咖啡,就能吃出麵包的美味。
從前一天晚上喚醒酵種,到隔天傍晚烤得金黃色的麵包出爐,耗費將近一天的時間。間中除了漫長的等待,還得處理生麵糰和清洗器具;事實上,我便利用居家工作的“時間夾縫”完成這些事。當你凝定心神地量稱材料、搓揉麵團、觀察麵糰發酵的情形,心情也會跟著越來越和緩,就如同進行著一場講究“緩慢”的意志遊戲。麵糰總是有著包容的個性,只要你賦予它充分的時間、空氣和水,最終也會長成與烤成你心目中理想的模樣。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