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作者宮下洋一一樣,關於安樂死,尋常人等如我除非特意,很難真正瞭解。從對安樂死盲目支持,到因為一支記錄安樂死的視頻而引發了恐懼,這本書打破了我這一狀態。
ADVERTISEMENT
宮下洋一,是以巴塞羅那為採訪基地、掌握多種語言的記者。由於他的西班牙女友,他對安樂死產生了興趣,此書的取材便由此開展。
首先他到瑞士。由於瑞士只允許執行協助自殺(用醫生給的致死藥物,患者自身結束生命),為與主動安樂死(醫生投用藥物,使患者死亡)對比,遂又去了荷蘭。接著去到允許精神病患安樂死的比利時。為細究美國所謂“尊嚴死”與協助自殺的差異去了美國。再來是與他身為日本人氏相關的西班牙與日本(另,在此書成書前,這兩國安樂死皆不合法)。歷時一年多,宮下洋一採訪了醫生、選擇安樂死的患者、家屬,還親歷了安樂死現場,見證了死亡。去到6個國家,採訪各個不同的人,有各個不同的聲音,此書的“厚實”自不用多說。
而除了瞭解安樂死,書裡的故事亦很有知曉的價值——患有癌症的約萊爾·文努、確診老年痴呆的希浦·彼得斯瑪、為精神疾病痛苦的艾迪特和庫恩·德布里克……他們究竟怎麼了?他們究竟做過什麼?他們究竟曾經怎麼生活?
I am the master of my fate; I am the captain of my soul. 這一句威廉·歐內斯特·亨利的格言是《安樂死現場》裡希浦·彼得斯瑪所一直掛在嘴邊的——一生皆是如此。而他最終選擇了安樂死。是否就只有安樂死才能完成master of my fate、captain of my soul呢?固然不是如此。只不過對這位captain而言,這是自己生命將不能依照所冀望的方式繼續下去後的最好決意罷了。對他人來說全然有另一種可能。
自己究竟想要什麼,或許只有自己知道。但是答案絕非輕易即能浮現——需要感受自己的經歷,需要理清所想要的是否就是所想要的。而死亡,是所有人都將要經歷的。理想的死亡或許是所有人的願望,而什麼又是理想的死亡呢?
“本書介紹了各種安樂死的事例,還寫了我的感受。但是,我不想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讀者。”我想把做最終判斷的權利交給讀者。因為國家、文化和宗教等價值觀的不同,個人的想法也有差異。死亡方式與生存方式直接相關。
或許能說當討論死亡時不止討論了一個人之死,還討論了一個人之生。人的死亡方式,往往就是順應其生活而出的產物,是生活的延續。可以說,問怎麼死,便是問怎麼生。眾所周知的一句話:未經審視的人生是不值得過的。而這本書多少都能給我們幫助。
“假設您只能活一個月,您想讓家人看到您痛苦的樣子嗎?抑或是想根據自己的判斷,安詳地迎接死亡嗎?對您來說,有尊嚴的死亡方式是什麼呢?”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