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網
星洲網
星洲網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網 Newsletter 聯絡我們|星洲網 聯絡我們 登廣告|星洲網 登廣告 關於我們|星洲網 關於我們 活動|星洲網 活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星洲人

|

會員文

發佈: 12:14pm 05/11/2022 62点阅

建築

何凱晶

草稿築跡

趣味人生

建築

何凱晶

草稿築跡

趣味人生

草稿筑迹|南瓜爆红背后,濑户内海诸岛的艺术转型

濑户内海艺术祭与其他大型艺术节的不同之处,你必须翻山渡水才能去到它面前,它没有办法像多数艺术作品般巡回各个美术馆。艺术装置不再仅限于视觉,还包含空间。因此,感受这段路程也是艺术体验的一部分,并不止在你看到它那一刻,而在你寻找它的那一刻开始。

作者:(草稿杂志内容总编,槟城创意园区COEX空间管理员)

ADVERTISEMENT

草间弥生的黄色南瓜,孤独伫立于直岛的海岸码头。

“南瓜总是让我微笑,它们是蔬菜里最幽默的”,那颗红遍全球的南瓜雕塑艺术家草间弥生(Yayoi Kusama)在接受英国《卫报》专访如是说道。究竟哪里幽默了呢?当初我也只能对在各大媒体平台蹿红的黑色幽默感到不解,心里想或许有一天亲自去看看。

有一天我真的站在它的面前,犹记得那天赶上最早一班前往直岛(Naoshima)的船,抵达时没有想像中游客排队打卡的画面,我有幸目睹一颗孤独的南瓜,以大海为背景伫立在码头,黄底黑点,没有想像中的喧宾夺主,却意外与海蓝相衬,或许是目光锁住了某个定点,周遭的海也变得明亮清晰。

ADVERTISEMENT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发布: 7:00am 21/04/2025 492点阅
草稿筑迹/从柬埔寨蒙勒塞县出发,浅看当代建筑系学生与实时筑造的联系

实时筑造没有办法一瞬间为当代学生带来多少益处,但这是持之以恒的学习方式,通过实时的沟通,在地的了解,去看见不同的需求导向。实时筑造提供机会,让我们打破设计美好的幻想。技术革新、材料创新在现代设计中固然重要,但更难得的是让设计与社会形成平衡,筑造良好的生活质量,去看见,去了解便是学习的过程。 

草稿筑迹/从柬埔寨蒙勒塞县出发,浅看当代建筑系学生与实时筑造的联系
建筑全貌。

2024年6月, 我们与台湾实践大学及日本静冈科技学院合作,为Rakachhmol Elementary小学建设校区,这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地方,整个蒙勒塞县充斥着大小不一作用不同处境类似的“空间”,正是这一个个“空间”成就了蒙勒塞县当地居民的生活,搜索蒙勒塞县(Moung Ruessei),您会看到“这是柬埔寨马德望省下辖的一个县”仅有的描述,距离上一次人口普查,已经过去了26年。

Moung Ruessei是一个在暹粒与当地人提起,他们也需要费尽脑汁去回忆的地名,那Rakachhmol Elementary呢,这是一个离开时稍不留神都会忘记的拗口名字,可或许是太偏僻?或许是太安静?或许是过于充实,叫当代学生为自己手上所握的工具陷入迷思。

草稿筑迹/从柬埔寨蒙勒塞县出发,浅看当代建筑系学生与实时筑造的联系
村民志工的指导。
草稿筑迹/从柬埔寨蒙勒塞县出发,浅看当代建筑系学生与实时筑造的联系
标记木材。

实时筑造以人为本

实时在过去描述金融、天气、运势,直至成为建筑的前缀,那我们在实时什么呢?其实早在1975年,Charles M. Eastman教授已经通过BIM技术来阐述实时对建筑的重要,只是在2002年随着科技的进步,这项技术才开始被业界正视。

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实时数据采集和反馈系统能够帮助建筑设计师、工程师和社区规划者做出及时的决策。建筑系学生和专业建筑师可以通过在线平台实时协作,分享设计方案、接收反馈或与社区成员讨论,可以评价是实时数据创造了当代智能生活。

实时筑造,便是在线平台转换为现实平台,在现场与村民协作,与孩童嬉闹。清晰记得在筑造的第5天,关于屋顶斜梁的部分,村民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在那个时刻,建筑一词开始变得具象化,设计一词开始变得模糊,并不是我们为他们做了什么,而是由他们实现了可以提供更多孩子学习的空间,成就了建筑一词。“以人为本”一词中的“人”也拥有了身分。

草稿筑迹/从柬埔寨蒙勒塞县出发,浅看当代建筑系学生与实时筑造的联系
安装檩条。
草稿筑迹/从柬埔寨蒙勒塞县出发,浅看当代建筑系学生与实时筑造的联系
为山墙做结构。

去看见,去了解,才能解决核心问题

实时筑造没有办法一瞬间为当代学生带来多少益处,但这是持之以恒的学习方式,通过实时的沟通,在地的了解,去看见不同的需求导向,“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向来都是相辅相成的,服务一词对当代建筑学生好似越离越远,实时筑造提供机会,让我们打破设计美好的幻想。技术革新、材料创新在现代设计中固然重要,但更难得的是让设计与社会形成平衡,筑造良好的生活质量,去看见,去了解便是学习的过程。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过程,第一天时,3所学校的学生分成不同小组,去思辨和讨论设计方案,记得关于房子是落座于东边还是西边便出现了激烈的讨论,有小组认为背向东边可以阻挡白昼的高温,6点后可以坐在院子中欣赏夕阳,好惬意的场景,校长便说,强风从西边而来,伴着风沙,并且东侧地势低容易淹水,只是这个时候的我们已经沉浸在自我创造的夕阳之中,什么都听不进去。当然,最后房子落座在西侧,因为不论是在动线上还是可持续性上,这都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草稿筑迹/从柬埔寨蒙勒塞县出发,浅看当代建筑系学生与实时筑造的联系
学校走廊。
草稿筑迹/从柬埔寨蒙勒塞县出发,浅看当代建筑系学生与实时筑造的联系
即刻生成的设计。

当代建设仍需集思广益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这里便不辩证唯心主义对建筑政治的影响了,这是很宏观的课题,但是“心”对于每一个学生而言并不是宏观的概念,正如这古语想要表达的,心这个器官的作用是思考。  

记得有次问同行的人,为什么会选择来到这里,给到的回答很简单“因为需要持续看,持续做”,这让我想起林徽因与梁思成,坚守偏僻村落,研究古代建筑,成立营造学社,让古木造传承至今,若这只是靠个人学术并不能走得太远,集思广益,实时协作才可以保留建筑的价值。

正如柬埔寨2000年的历史,从战火纷飞到殖民统治再到一党制,到今天让世人看见柬埔寨,虽然城市现代化建筑的快速崛起让人瞩目,但传统建筑风格依然是柬埔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平衡建筑的发展与历史文化的保护、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仍旧会是柬埔寨建筑未来将要面临的重要挑战。当代建筑学生所缺少的一点,或许是各式各样的勇气,但无论如何,这都是长远的学习过程,望互勉。

草稿筑迹/从柬埔寨蒙勒塞县出发,浅看当代建筑系学生与实时筑造的联系
屋顶与地面的交接。
草稿筑迹/从柬埔寨蒙勒塞县出发,浅看当代建筑系学生与实时筑造的联系
村民志工在课室前休息。

延伸阅读:
草稿筑迹/日本木造建筑杰作——聴竹居
草稿筑迹/双溪大年二街:一条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街道
草稿筑迹/从公共安全到城市美学,纽约逃生梯的前世今生
草稿筑迹|不被定义的老宅:太平The Petrichor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