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的候鳥發現那裡有機遇,就飛向那裡。疫情是短暫的,商情是恆久的,面對全球化的升級版,這些經濟候鳥看到希望的曙光,照亮一度黯淡的全球化天空。
ADVERTISEMENT
快速移動的人群,決定了不移動的人的命運。這是全球化年代的金句,說出全球化的真諦,重視人才、資金與技術的自由流動,衝破了政治、經濟與心理的疆界。
但在疫情時代,快速移動的人群都突然被“急凍”起來,差不多三年,香港的機場都是空蕩蕩的。全球化的人潮熙攘成為了遙遠的記憶。儘管最近香港已經放寬為“零加三”,機場又再熱鬧起來,但中國大陸防疫還是要“七加三”,有些城市還要每天核酸檢測。
香港高度全球化的金融業都受不了,業界的精英都在咒罵,從香港到上海到北京,很多金融業人才都用腳來投票,他們奔向了新加坡,要在這個亞洲新興的金融中心揭開自己生命的新一頁。
他們成為疫情難民,走在牛車水和烏節路,他們感到無比的舒暢,不用被核酸檢測所困擾,不用到處都要戴口罩,他們開始熟悉獅城的一切,要習慣新加坡腔調的英文(Singlish),享受海南雞飯和肉骨茶等美食,吃異香撲鼻的榴槤,在萊佛士酒店喝下午茶,感受蕉風椰雨的溼潤氣候。
但他們也要面對快速變化的經濟氣候。疫情難民也是經濟的候鳥。如果香港全面恢復正常,如果中國大陸也全面解封,大灣區與中國大陸的經濟又在飆升,那麼更多的機遇又再向這些專業人才招手,又再吸納全球更多的熱錢進來,恢復2019年以前榮景,這些金融精英又會回到香港的中環和上海的外灘?
這也是全球化的呼喚,那裡有機遇,那裡就有人才、資金與技術的熱潮,融化種種的障礙。在金融世界,香港正在提升加密貨幣與元宇宙領域的發展,要在金融科技的世界加強自己的競爭力,爭取在最尖端的領域與新加坡較一日之長短。
即便在美國對華加強制裁之際,中國也出現了全球化的升級版,要內循環與外循環結合,也要加強與美國以外國家的合作,推動一帶一路的發展,用多邊主義與美國的單邊主義抗衡。這吸引歐洲企業加強在華的投資,德國總理肖爾茨率領龐大的企業家代表團訪問北京,德國的高新科技公司Elmos也要出售給中國,漢堡港也容許中國的中遠公司入股,儘管六個部委都對此反對,但德國總理還是力排眾議,爭取中國參與德國的港口建設。
這些都是重要的訊號。經濟候鳥嗅到中國在疫情下的經濟佈局,如何加強在基建的投入,創造更多的機遇。敏銳的企業家要深耕中國快速改變的市場,為中國在疫後強烈反彈的市場作出準備。
無論在新加坡還是在香港,經濟候鳥都面對一個全新的全球化格局。疫情是短暫的,但商情是恆久的,在核酸檢測與抗疫嚴苛的困擾下,要看到希望的曙光正在地平線上升起,照亮一度黯淡的全球化天空。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