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8日综合电)中国实行了近3年的严格防疫限制措施,近期中国可能放宽“动态清零”的传闻不断频传。美国《华尔街日报》引述知情人士透露,中国领导人正考虑转向重新开放,但进展缓慢,且暂无时间表。
报道指出,中国官员已愈来愈关切实行动态清零防疫政策的代价。动态清零导致城市乃至整个省份的封控,抑制商业活动,使得数以亿计的人闭门不出长达数周,有时甚至是数月。但他们正在这些情况与重新开放对公众健康及中共所获支持的潜在影响之间权衡。
ADVERTISEMENT
上述人士说,因此,尽管动态清零政策的影响日益加深,但中国官员仍在谨慎行事,这意味着要使活动接近冠病疫情暴发前的水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时间表将延伸到靠近明年年底的某个时候。
其中一名人士表示,中国的开放可能会以“一种有序的方式”进行,与西方国家的放宽方式不同。中国官方可能会依据地理区域逐步放宽相关限制,例如,可能率先在一些主要商业中心的城市“适当地放宽”一些防疫限制。
今年难制定更广泛放宽措施
但知情人士提到,中国领导层发现,今年内难以制定更广泛的放宽措施,原因是新的变种病毒、公共卫生系统的建设不足,以及即将到来的冬季,都可能造成染疫者入院和死亡的人数激增,进而导致社会动荡,并“威胁中国领导层的执政”。
报道还称,在放松对境外旅客的入境管制方面可能先取得进展。参与讨论的人士说,中国政府可能会在明年初进一步减少入境旅客的酒店隔离天数,从目前的7+3(7天集中隔离加3天居家健康监测),减少到总共7天。
中国冠病疫情持续延烧,过去一天通报新增本土病例7475宗,创5月1日以来新高,广东病例最多,新增2649宗感染,较上一日继续大幅攀升。广州仍是疫情重灾区,新增2377宗本土个案,海珠区占最多。
广州市卫健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张屹表示,海珠区仍是本轮疫情防控的主战场。区内新增感染人数持续走高,社区传播风险仍然较大。
当局宣布,海珠区原定午夜届满的严格控制人员流动措施,延长多4日,直至周五晚上12时。荔湾、越秀部分区域亦实施临时管控,人不出区,错峰取物,管控区内开展全员核酸检测。



ADVERTISEMENT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北京29日综合电)中国官媒在社交平台发文,声称如果美国将对中国加征对等关税,必将面对反制。
中国央视旗下新媒体“玉渊潭天”周五晚上在微博发文,美国特朗普政府将于下周三(4月2日)宣布要对中国加征对等关税。中方周三(3月26日)应约与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举行视频通话。
对于美方主动与中方通话,玉渊潭天认为,这通电话传递中方三大关切。
首先是关于4月2日的对等关税,如果美方执意损害中方利益,中方必将坚决反制。
其次,美方此前宣称,要评估与中国建立永久正常贸易关系的立法,并给出修改建议,也就是取消对中国的最惠国待遇,此事将在4月1日有结果。美方此举不会影响中国同世界合作共赢。
第三则是,不少美企过去几天表示,希望中美两国政府为两国企业营造稳定的预期。美方想要和中国谈合作,前提是要做到互相尊重。预期,是双方共同创造的。
新华社报道,中国副总理何立峰周三与格里尔的视频通话就双边经贸领域重要问题“坦诚、深入交换意见”。美方声明指出,格里尔表达了对中国贸易政策和做法的“严重关切”。双方认同未来保持沟通的重要性。
美国总统特朗普势将在4月2日宣布对主要贸易伙伴的广泛对等关税,此举也是中美这两个世界最大经济体的紧张关系不断加剧。特朗普此前已对中国输美商品累计加征20%关税。北京也因此对美国输华液化天然气和农产品加征高达15%关税。
彭博社报道,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周五会见国际工商界代表时呼吁,全球商业领袖共同抵制保护主义,尝试利用美国加征关税引发的日益不满,将中国塑造为可靠的合作伙伴。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