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有一位男同學每次來幼兒園都大哭大鬧。他的母親好不容易把他拽進課室後,男同學還是會邊拼命哭邊拉扯著母親不願意放手,難分難捨。每一次看那男同學嘶吼大哭,我們這些當時幼小的心靈也很惶恐。
後來,那位母親為了安撫兒子,便一直站在課室的窗口以安撫好兒子上課,等他下課午休,再等放學。那男同學母親不用上班,就一直站在我們課室的窗戶外,也不知道站了多少個日子,男同學才在班裡情緒穩定地上課。
ADVERTISEMENT
那是我兒時印象非常深刻的一件事。在我成了母親後,偶爾想起都心頭一顫:我會不會也成為那個站在課室窗外的母親?
我和老吳是雙職業,小吳第一次換託兒所時約三歲多,處於懵懂的時期。我問老吳,如果孩子哭鬧不願意呆託兒所,我和他誰要去站在託兒所窗戶外看守?
作為第一代美國移民在異鄉舉目無親,家裡什麼事都得自己處理。孩子要是在學校哭、身體不適等,我們都需要用自己的年假來看顧孩子。就算假期充裕,但是職場競爭激烈、加上還得存著年假回馬來西亞看家人朋友啊。我們的年假和工作,都沒有本錢讓我們站在窗外陪孩子。
這時,有人就會說了:你只要平時多給孩子安全感,孩子就不會害怕……孩子哭就給他哭,孩子哭才會長大等言辭。我想來做點“事前準備”,避免送到學前班時,真的來一出難分難捨大哭鬧劇,我就頭疼了。
我想到了一個辦法——給孩子準備一個“療愈包”。
“療愈包”裡裝有一些她平時喜歡吃的軟糖零食、卡通貼紙、摺紙小手工、小玩具、畫筆、一包紙巾,還有一張和父母的合照,全部裝進小書包揹著去上學。我先和她預演一次換學校將會發生的事,包括心情上的不適。首先,她會見到新的老師和小朋友們,如果因為看不見舊朋友而難受或害怕了,那是很正常的事。真的難受了,就從“療愈包”裡選一個她喜歡吃的零食來吃。吃完了,就找小朋友玩,上課別人做什麼她也得跟著做什麼;中午吃飯的時候和別人坐一起,說自己的名字,如果再想哭,哭一下也沒關係,書包裡有擦眼淚的紙巾。然後,父母都和她在一起,我們都在書包內的照片裡,想爸爸媽媽就把照片拿出來看。吃了午餐後再玩一會兒,我們很快就來接她放學了。
演練了一次,送到校門口,介紹了老師給小吳,然後告訴她:“書包裡有爸爸媽媽、有零食玩具,一切就會如媽媽說的那般。爸爸媽媽要做好的事是去工作;寶寶,你要做好的工作是什麼呢?就是在學校和老師同學在一起,好嗎?”
一說完,擁抱,說:“你可以!”然後頭也不回地轉身就走。
轉身那刻,我自己也熱淚奪眶而出,覺得自己稍微狠心也不捨,也有說不清楚的滋味。但是,我不要當課室窗外的媽媽,我要孩子獨立、就得放手!就這麼堅定地告訴自己的。
熬過一天準點接放學,問小吳:“今天過得怎麼樣?”
小吳說:“就像媽媽說的那樣,吃了零食、哭了一下,然後吃午飯、玩了貼紙,就放學了。
哇,真是太棒了!我說:“明天你會越來越好的!”
真是感到很欣慰,孩子完全瞭解“療愈包”的操作法啊。每一次換學校我們都這樣辦,長大一些就放一本書,材料換一換,她去到新環境的“標準流程”也越來越熟悉,很快交新朋友、融入新環境。
讓孩子瞭解自己的情緒轉變
其實,這個辦法也是論證了英國兒童心理學家,溫尼科特(Donald Woods Winnicott)的研究,他說很多的嬰兒自小都有自己的“依戀物品”,如:軟被子或者玩具熊等。當母親不在時,嬰兒就會透過對這些柔軟物品摩擦和觸摸來安慰自己。這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創造性,自己完成對自體和客體的區分過程,這些“依戀品”並不會帶來任何傷害,而是情感轉移的過渡性物品。
每個孩子終究一天要成為獨立的自己,這過程有的會迷惘或者叛逆,父母除了要捨得放手,自小也要讓孩子意識到自己心情的轉變及掌握如何調適。在成長過程中多次演練,孩子一天要離開家上學或者工作,才不會突然無所適從。甚至,面對熟悉人事物的離去時,也不會備受打擊。
孩子是從認識陌生環境,瞭解自己的情緒轉變、調適自己情緒,從而慢慢培養出安全感和自我獨立的。孩子的安全感無法源自父母一輩子的陪伴。我們的愛和關懷可以在孩子心裡永遠駐守,但課室窗外的肯定是精彩的世界,不是站崗的父母。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