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坐在地上,一邊喘氣,一邊看手機裡的視頻,回看自己剛剛的攀爬過程。這條橙色標記(難度4)的抱石路線,我一共試了4次才終於成功,前面幾次都在距離終點僅有一步之遙的地方失敗,尤其第一次攀爬時,更是在上面待了長達一分鐘,不斷在牆上尋找可能的支撐點。我想,如果牆壁會說話,它應該會抱怨:“你一直摸來摸去,摸來摸去,摸夠了沒有?再這樣我喊非禮了!”
正當我還沉浸在成功後的喜悅與疲勞時,一名年約10歲的小男孩,熟練地在雙手抹上防滑粉後,開始攀爬我剛完成的那條路線。只見他一鼓作氣而流暢的攀爬,僅用了一分鐘左右就摸頂了。此後10分鐘,在我這位“老人家”還在繼續休息的當兒,他接四連五的爬完了數條褐色標記(難度3)和橙色標記的抱石路線,沒有間斷和休息,且都是一次完成。抱石對他來說,就像爬樓梯一樣簡單,“咚咚咚”就上去了。
ADVERTISEMENT
後來和攀巖館老闆聊天,我稱讚起那位小男孩。“因為他的目標很簡單,就只是要上去、摸頂而已。”老闆說。仔細一想,這句話並沒有錯,從我自己和身邊人的抱石經驗來說,成人抱石之所以會失敗,有時候是敗在想太多。
有多少次我站在石塊上,艱難地在上面尋找平衡點時,腦海中其實已經開始在想下一步沒平衡好,掉下去怎麼辦;有多少次我聽到身邊的人對我說,自己“不能”攀巖,因為上肢力量不足。就連攀巖館老闆也說,他對於特定攀巖動作會有所顧慮,結果每次一旦要做出那個動作時,就已經開始在想萬一失敗怎麼辦。但正是往往怕什麼來什麼,最後還真失敗、掉下去了,於是就此陷入一個“會失敗—掉下去—失敗”的循環。
別說攀巖,我最近剛學舉重時,也曾被教練“教訓”——自己總是還沒開始,就已經在想著失敗。比起大人,小孩子的動機和目標就單純而明確許多。
透過那名小男孩,其實也能看出小孩子的手腳並用和行動能力比我們所想的強。我想起幾年前在古來的雨林樹屋工作時,雨林學校裡的孩子都能自己揹著小書包,爬上近300個階梯到設在半山坡上的禮堂上課,最小的甚至才4、5歲而已。要是遇上雨天,他們依然穿著拖鞋和雨衣,在其他大朋友和老師的帶領下,向上邁進。與之相較,反倒是到樹屋住宿的客人在問了一共有多少個階梯後,都會流露出“完了”的表情和語氣,也常要在途中不斷休息。
放鬆而目標明確
我還記得有一次下山,看到一名正牽著孩子下山的母親。她擔心孩子下山時跌到,但又因梯級不寬,因此全程從孩子身後牽著他的小手。這畫面乍看是父母疼愛和擔心孩子的溫馨,然而當時我看到的是艱辛——母親因手不夠長但又要牽著孩子,只得前傾上半身;孩子因為被後方的母親拉著,反而無法活動自如,雙方就這樣被彼此前後束縛著。
在那次攀巖的前幾天,我剛結束了10堂舉重課。總是給自己不必要的壓力,結果動作無法放開來做的我,還在思量著要不要繼續上課時,從那位攀巖小孩的身上看到了放鬆而目標明確,突然意識到只有放鬆才能更好地朝目標自由奔去,於是隔天我發了信息給教練:“我準備好繼續上課了。”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