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14日訊)善人不留名,但留善事傳千里;好人不求名,但求好事暖人心。
在本地華人圈子中,相對其他赫赫有名的富豪,“黃永焮”此人可說是名不見經傳,大家不但難以從網上找到其資料,各大媒體同樣幾乎找不到相關報道。若非“黃永焮基金”的創立,人們或許還不知道,我國曾有這麼一位企業家,一直默默地在為華社和華教付出。
以父名義捐華研500萬
現年82歲的黃隆生,不久前以父親的名義捐出500萬令吉給華社研究中心(華研),讓“黃永焮”這個名字開始為人知曉。身為馬來亞銀行創辦人之一,同時是促進吉隆坡孟沙發展成繁華地帶的主要推手,黃永焮生前始終秉持低調作風,其言傳身教也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兒子黃隆生。
除了捐錢給華研做儲備基金,黃隆生亦曾捐出土地擴展華校校園,他做這一切不為名利,只為延續父親的血脈,幫助本地華社和華教發展。
此前不曾接受任何媒體專訪的他,被記者問到“怎麼辦?我們訪問你了後,你就不能保持低調了”時,只是哈哈一笑,看起來坦然自若,似乎笑罵皆由人,問心無愧便是真。
華研開銷高籌款不易
華研日前對外宣佈,顧問黃隆生認捐500萬令吉,成立以先父命名的“黃永焮基金”,作為該中心的儲備基金。在不得動用本金之下,有關數額悉數被存入銀行生息或作投資,期間所賺取的利息及利潤將用以支付經常開銷。
黃隆生接受星洲日報專訪時指出,華研是一個研究中心,開銷相當高,但在籌款方面卻遇到不少難題。
“有很多人說願意捐款,但多數都是捐給慈善機構或教育機構,談到研究中心就變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常常會有資金匱乏的情況出現。
“有鑑於此,我覺得需要一筆資金,讓他們至少能夠應付每月的開銷,所以我就想到成立一個基金,希望能夠給予他們部分輔助。”
他指出,華研扮演著保存本土華人歷史的角色,因此才會決定捐出這筆錢,而本身也會參與一部分的資金運作。
“我希望能夠成立一個委員會,在基金投資等方面進行研究,以便能夠得到較高和安全的回報。”
爺爺是秀才 種植業起家
黃家是以種植業起家,黃隆生的爺爺是從中國移居到馬來西亞的第一代華人,一開始落腳的地方就是吉隆坡。
在那個多數人不識字的年代,作為秀才的爺爺成為當地工人群體中的“香餑餑”,很多人都會找他寫家書。過後他從事種植業,從挑橡膠到購買自己的橡膠園,事業慢慢地有起色後,他就回國把妻子和9歲的兒子黃永焮接過來定居。
黃隆生娓娓道來祖父和父親的故事:“那個時候橡膠是剛起步的行業,尤其在1952年朝鮮戰爭時可以賣到很好的價錢。爺爺把妻兒接過來住後,我父親也開始在這邊接受教育,過後幫忙爺爺管理橡膠園。”
父涉足發展物業創辦馬銀行
隨著橡膠園越來越多,黃永焮與著名企業家丹斯里李延年一起涉足發展物業。而他本身也多了一層身分,那就是馬來亞銀行(Maybank)聯合創辦人之一。
黃永焮與馬來亞銀行主要創辦人丹斯里邱德拔是好友,當時後者在華僑銀行工作,有了創辦銀行的念頭後,就與7、8名好友商量合資,就這樣馬來亞銀行誕生了。
馬銀行發展快速各地設分行
馬來亞銀行創立後迅速發展,其經營概念與以往舊有的模式不同,很快就在馬來西亞嶄露頭角,同時帶動銀行分行的建設。
“比如說,以前的銀行是會把所有事務交給一個總部處理,而馬來亞銀行的概念就不同,它會在各地角落設立分行,可以說馬來亞銀行是發展到最快的銀行。”
不過後來,銀行資金方面出現問題,所有客戶怕銀行倒閉,紛紛從銀行取出存款。銀行沒辦法堅持下去,惟有讓政府介入,控制權就落在政府手上,變成政府的銀行。
發展孟沙成繁華地帶
在這期間,黃永焮買了吉隆坡孟沙的地皮,開始發展相關區域。1966年黃隆生從英國學成歸來,用專業工程知識把孟沙建設起來。
“大學畢業後,我第一份工作就是在孟沙。當時孟沙還是橡膠園,父親買了地皮後就開始砍樹開路,之後慢慢發展成現在的繁華模樣。”
校風影響中華文化傳承
小學時黃隆生是在國民學校就讀,中學就到檳城鍾靈就讀。在高一的時候,由於成績還算不錯,黃隆生獲得英國一所學院錄取,隨後就在英國展開漫漫求學路。
4年後,22歲的黃隆生畢業了,在英國當地工作一段日子後才修讀土木工程系,最後成功考取榮譽學士文憑。
儘管他在學校接觸的課本一般都是使用英文,但他認為“校風”才是影響一個人傳承中華文化思想的關鍵。
“我們目前面對一個很大的問題是,下一代大馬華人很多傾向於脫離中國的傳統。因此我覺得,不一定是要讀華文書才能保留中華文化傳統,最重要的還是校風。
“比如說,我在鍾靈讀的都是英文書,但校風還是維持中國傳統、華人思想。一所學校的校風是最主要的,它會影響一個人的思想,而非使用的語言。”
需保存完整華教體系
在這方面,黃隆生認為,我國需要保存完整的華教體系,如此中華文化才可以繼續傳揚下去。
“父親生前也有在做一些華教事業。社會上很多東西正被慢慢遺忘,我們覺得應該保留下來。“
捐地擴大坤成校園
黃隆生為此做出不少努力,比如在擔任坤成一校和二校董事時,捐出一塊土地擴大校園範圍,讓學生不必再在擁擠的地方上課。
“那時候2所學校加起來有2000、3000名學生,實在太擠了,我們一直想辦法去找另一塊土地,為此找過很多發展商,但發現這些土地只能供國民學校建立。”
於是,他就想到捐出父親留下的土地,給二校建立另一個校園,為發展華教事業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捐款不留名看重用途
根據華研官網介紹,1911年出生的黃永焮曾擔任馬來西亞黃氏登進家族會會長和馬來西亞永春聯合會理事等團體職務。然而事實上,他對參與華團並沒有太大興趣。
黃隆生說,父親覺得華團成立的宗旨是好的,但管理華團的人有時會讓他覺得反感,而他在捐錢時的原則,就要看管理的人是誰。
“很多時候,父親捐款時是沒有留名字的,而且也要看捐到哪裡、用到什麼地方、管理錢的人如何等,以確保錢是用在對的地方。”
黃永焮在捐錢方面的原則,深深地影響著黃隆生,因此他選擇捐出500萬令吉給華研,亦是深思熟慮後的結果。
“我認識華研的管理人,我對他們有一定的信任程度才會這樣做,這麼多年我看到他們都是相當負責任的人,跟很多社團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