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TAMA“台马东协造音行动”发起了“台马造音站”,集结两地音乐人,以Podcast形式对话,身处于不同环境下的彼此交换对音乐的看法。事实上,他们曾制作以台湾音乐为内容的音乐节目,刻意而为之,让更多人接触台湾音乐,促进台湾和东南亚的音乐交流。奇怪了,若是交流,这道桥梁怎么看起来只有单向行驶,那么大马音乐有没有机会在各处遍地开花?
交流养成并非从阅读学习得来,内容还得看很多不同面向的东西。若向听众介绍港台音乐,听众或许兴致盎然;若提到“大马音乐”,一些人可能会排斥,觉得过分强调“本地创作”是在贩卖情怀,博取同情心,索取他人怜悯之心。坦白说,我觉得既然喜欢本地原创,就自然希望它得到更多的关注与重视,不要说听了10年、20年都没听过本地原创,只活在韩流日流美流台流的世界里。他们随口就讲“别盲目支持本地”,我就不希望这样。我认为挂着“本地创作”的招牌,是意识形态色彩,是价值的认可,而非情感勒索。音乐被地域标签并不是关键,问题在于如何在市场处于碎片状态展现自己的独特性和优势。
ADVERTISEMENT
我不确定有没有“交流”或只是“单向”的文化输出。我们极力汲取别人的优点,试图把那边的文化带过来,复制音乐生态,举办文青市集,标准化中文口音,连歌词语感都偏台等等,这些并没有不好,但千万别贬低自身文化,将其连根拔起,奴性成瘾。透过一连串的交流,希望可以学习他们的行销策略、录音美学、工业标准等。高喊“本地创作”不可耻,微言大义,我们该透过的思想文化,而非透过“空有表面形态而无实质”的内容表达自己,该利用时代的声音,把国粹艺术发扬,因为这个可能是我们最终有别于其他国家文化最重要的方向。
无论是“唱自己的歌”、“港乐不死”,或“本地创作”的口号,都是一种底气。这类型的交流值得推崇,但后期效应是什么?会不会只是说说话就结束了?被问到大马观众的印象是什么,永远都是热情。面对喜欢的歌手,能不热情吗?场面话罢了。换个角度想,除了热情,我们似乎没什么养分可提供了,不然就是我们没有为乐坛尽责,别人还看不到。
更多文章: 林佚/抒情歌的独特生命力——浅谈中文歌词创作(非情歌运动) Tom Phan/《ARE U OKAY?》一趟13分钟的飞行 林佚/取歌名的艺术 林佚/抒情歌走过的路(浅谈中文歌词创作) 林佚/购物之歌:逛宜家,去My菜 Tom Phan/庞克不只是给emo仔听的 林佚/歌照唱,演唱会照办 林佚/中秋节:诗与歌中的月亮意像 林佚/从爱国歌曲看人民的国家情感 Tom Phan/不做被流量绑架的音乐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